分享

四平大血战时,城内守军不是杂牌就是刚重建,为何能坚守17昼夜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2-04-07

编辑搜图

▲冬季攻势形势图

经过1947年6月的夏季反攻后,东北民主联军连续攻占松花江南岸数十座中小城市,使得偌大一个吉林省仅剩省会长春和吉林、四平3市。为了进一步孤立长春、吉林的国民党守军,东北民主联军集中17个师、4个炮兵团共十余万人,从西、南、北三面合围,准备首先夺取交通枢纽——四平城。

当时驻守四平的国民党军主力第71军所属两个师都是刚刚被歼灭后重建的,战斗力不强,而且总兵力不足2万;另外15000余人都是宪兵团、铁道守备队、辽北保安司令部、警务处、团管区兵站等杂牌武装,因此东北民主联军最初颇为轻敌,估计5天就能结束战斗。

编辑搜图

▲陈明仁

但打起来才发现,敌守军虽然草包了一些,但守军司令、第71军军长陈明仁却是少有的悍将。战斗一开始,他就严令各防区部队“独立死守,不求援,不待援,打光为止”;还组织督战队对“后退者一律射杀”。为了增加兵力,陈明仁还将城内的教师、公职人员等全部锁入碉堡,逼迫其向东北民主联军射击。

加上国民党军占领四平城已经年余,城内外到处修满了大大小小的碉堡和铁丝网、陷阱、地雷、壕沟等障碍物;城区还划分为5个守备区,以第71军军部为核心阵地,周边各部为支撑点,层层设防、步步机关,纵横交错的火力网和密如蛛网的交通壕,复杂得连守军自己都阵阵犯晕。

编辑搜图

▲四平工事林立

陈明仁亲临一线指挥,只要发现哪一处阵地失守,立即命令炮兵进行火力覆盖,同时采取火攻战术,将草木屋舍等全部付之一炬,最大限度杀伤进攻部队。同时,他还四处给部下打气:共军装备低劣,一无飞机,二少大炮,对铜墙铁壁的四平,必将是一筹莫展。”“我们有钢铁般的核心阵地和外围工事,四平的保卫万无一失。

由于陈明仁率部拼死抵抗,这四平之战又是东北民主联军组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缺乏大兵团作战和攻坚战经验,又不熟悉集中使用火炮和步炮协同战术,因此越到最后阶段,攻击就愈发艰难,血战17个昼夜后虽然占领了四平大部分城区,并取得了毙敌万余人、俘虏6000余人的战果,但自身也付出了伤亡13000人的惨重代价。

编辑搜图

▲攻打碉堡

就在双方长期相持不下的时候,蒋介石从长春、沈阳和关内抽调的10个师援军,分南北两路同时杀到。眼看四平守军一时难以全歼,而两路援军又过于密集,稳扎稳打、齐头并进,根本无隙可乘,遂于7月1日主动撤出战斗,结束了这一轮攻势作战。

编辑搜图

▲四战四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