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雪枫三进淮上始末,为新四军赢得“天下文明第一军”美誉

 兰州家长 2022-04-07

文/崔再军

文章图片1

彭雪枫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他投身革命20年,领导革命武装三次进军淮上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淮上地区指的是淮河以北,津浦铁路以西,宿蒙公路以东,浍河以南广袤的平原地区。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正是以此为依托,一步步发展为豫皖苏边界五十余县的广阔区域。淮上抗日根据地是豫皖苏边区重要组成部分,是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建立80周年之际,回顾彭雪枫将军三次进军淮上的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进淮上,首播威名

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华中地区的形势不容乐观。毛泽东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作出“我应向豫皖苏鲁四省敌后发展”的指示。时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接到了周恩来、叶剑英发来的电报,要求彭雪枫把工作重心移向豫东,速去豫东开创豫皖苏边区新局面。在接到周恩来、叶剑英电的第二天,彭雪枫不畏艰难欣然受命,并复电向中央报告了豫东地区的基本情况。豫东,是苏鲁豫皖四省的结合部,开辟豫东、皖北对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彼此联系与相互支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38年9月底,彭雪枫和张震开始对部队组编,正式成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同月誓师东征。支队仅有长短枪153支、373人,部队的经费、粮食无着,可见条件的艰苦。彭雪枫并没有悲观,反而对革命充满了信心。他在游击支队的机关报《拂晓报》创刊词中写道:“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来的意思。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彭雪枫率领游击支队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在西华县杜岗与先遣部队会师,进一步壮大了队伍。经过四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1939年1月进入安徽境内。次月,游击支队在豫皖边界永城书案店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他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明确提出建立豫皖苏边区根据地的战略任务。游击支队到达书案店时,正值春荒,青黄不接,一无饷源,二无后方援助,部队生活遇到很大困难。在严重困难面前,他不搞特殊,同广大指战员同甘共苦,把自己的战马卖出以换取部队需要的物资。他要求部队救济一些无粮断炊的群众,解决一些群众无钱买春播种子的问题。彭雪枫爱民济困的高尚品德赢得群众的称赞,也体现出共产党人崇高精神风范。

文章图片2

◆彭雪枫视察部队。

“书案店会议”后,彭雪枫率游击支队主力(第2、3团和直属队)继续东征,向淮上地区进军。6月3日,游击支队第2团进宿县以南湖沟集一带。宿县日伪军400余人,在坦克、火炮的配合下,向第2团进攻。彭雪枫沉着冷静命令第2团“歼灭敌寇,继续前进”。此战击毙日伪军20余人,击毁汽车3辆,其余日军慌忙逃窜,取得了进军淮上以来首次胜利。6月中旬游击支队进入怀远耿村集地区。6月20日,第2团主动出击,夜袭怀远县城,击溃守军一个中队,毙伤日伪军六七十余名。25日,第3团再袭怀远县城,歼灭日伪五十余人。随后,游击支队又第三次、第四次袭击怀远县城,奔袭县城西上桥日伪据点,伏击支湖日伪军。游击支队主力到达怀远后,主动出击,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新四军军部对游击支队取得的胜利大为赞许,军长叶挺、参谋长张云逸致电彭雪枫表示对游击支队的慰问。

东征淮上期间,彭雪枫领导游击支队在坚持对敌作战的同时,还广泛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他在怀远县耿村集礼堂发表了抗日演说,团结了一批信教群众。彭雪枫与钮玉书、李耀庭等当地士绅广泛接触,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给群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李耀庭之侄新婚时,彭雪枫买来红纸,送上亲笔书写的对联以示祝贺,事后李耀庭复送他书法以表敬意。新四军干部与地方士绅的友好交往在当地传为佳话。怀远县的清末秀才李绪成目睹新四军军纪严明,与人民群众秋毫无犯,亲书“新四军者天下文明第一军也!”标语。“天下文明第一军”深深地印记在淮上地区老百姓的心间。

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自1939年6月首次进军淮上,至当年8月底回师涡阳县曹市集。游击支队在淮上地区坚持战斗,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游击支队人数扩充1800余人,在怀远地区重要商业口岸缉私征税,短短3个月时间内就实现了“打仗、扩军、筹资”三大任务,扩大了共产党和新四军在淮上地区的影响。

二进淮上,开辟根据地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将其反共重心转移至华中地区。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中原局确定华中新四军“向西防御,向东发展”的战略方针。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接连在皖东、皖东北和苏北地区制造摩擦事件。面对这种情况,根据毛泽东给彭雪枫“使八路军、新四军打成一片”的指示,6月下旬,黄克诚率八路军2纵5个团先后南下,在涡阳县新兴集与新四军第6支队(游击支队于1940年2月改称第6支队)会师,中央军委电令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

八路军第4纵队成立后,黄克诚率部分武装开赴皖东北地区与张爱萍部合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继续执行向东发展的任务。7月间,彭雪枫率4纵主力及大批党政军干部兵分三路,进军淮上地区。9月初,他率纵队司令部及特务团进驻怀远龙亢。与此同时,中共淮上地委和淮上办事处成立,统一领导淮上地区的党政工作。

文章图片3

◆1937年12月,从左至右:左权、彭德怀、朱德、彭雪枫、萧克、邓小平。

开辟淮上抗日根据地后,为巩固和发展淮上根据地,彭雪枫指挥纵队和日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4纵在怀远地区主动出击日伪军20余次。在北部,4纵协助淮上行署创建鲍集抗日政权,把活动游击区域扩展到津浦铁路沿线,直逼皖北重镇蚌埠。1940年11月16日,日军驻徐州第十二独立混成旅团以及驻蚌埠、宿县的日伪军共5000余人,附汽车70余辆,坦克20余辆,在空中掩护下,分路西犯蒙城、涡阳等地。彭雪枫分析了局势,作出了日伪军必攻板桥集的判断。果然,17日,日军500余人,伪军1000余人合击蒙城县板桥集。彭雪枫命令4纵第5旅反击来犯之敌,第5旅英勇顽强作战,击退了敌人数次进攻。此战,第4纵队击毁汽车坦克十余辆,击落敌轻型轰炸机1架,收复了蒙城等地,扩大了根据地的范围。首创华中地区击落日军飞机的战例,彭雪枫对此战极感欣慰。

彭雪枫认识到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他积极配合淮上地委和淮上办事处,大力支持根据地各项工作。王慕尧一伙是怀远当地臭名昭著的恶霸土匪,广大群众深受其害,彭雪枫倾听百姓呼声,派出一个营剿灭了这股土匪。他亲自兼任淮上联合中学校长,时常去学校作时政报告,关心学生们的学习,为根据地培养了一批人才,更使众多的淮上热血青年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加强根据地的税收工作,彭雪枫多次与当地的商界知名人士座谈,改进税收办法,听取商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他严于律己、对党忠诚,本着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了“耿吴刘叛变”事件,表示自责,主动要求处分。彭雪枫创办的《拂晓报》成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的前沿阵地,他经常在《拂晓报》上撰写文章,在根据地产生广泛影响。

三进淮上,出师未捷身先死

彭雪枫率部二次进军淮上后,使得津浦铁路两侧八路军武装成相互声援之势。1940年10月1日,是他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两周年纪念日,《拂晓报》出了纪念特刊,这时的豫皖苏边区包括淮上抗日根据地已进入全盛时期。豫皖苏边区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日伪和国民党政府的不安,日本帝国主义则增调兵力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更为频繁、残酷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则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以14万重兵对豫皖苏边区大举进攻。为了反击国民党的反动行径,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的命令。次月,中央军委命令八路军第4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3月1日,彭雪枫等在怀远县龙亢宣誓就职。此后,他率领新四军4师投入到保卫淮上根据地,反击顽军和日伪军夹击的艰苦战斗中。

文章图片4

◆彭雪枫(前左三)和《拂晓报》报社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1941年2月至5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4师和淮上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按照战略部署,为保卫华中根据地,巩固路东根据地,抗击了国民党汤恩伯部9个师顽军大举进攻及日伪顽的夹击,进行了三个月的艰苦卓绝反顽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新四军4师主力不得不放弃淮上抗日根据地,向津浦铁路东转移。彭雪枫忍痛告别自己亲手创建的豫皖苏边区向津浦铁路东转移,面对前来送别的不舍群众,他无限深情的说:“我们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的!”

彭雪枫率第4师东移转战洪泽湖畔,战斗在淮北苏皖边区。1942年11月中旬,日伪军集中6000余兵力,骑兵600余,汽车120余辆,对淮北边区进行“扫荡”,企图一举歼灭第4师主力及淮北苏皖边区党政机关于洪泽湖沿岸。彭雪枫分析判断敌情认为:敌人此次“扫荡”规模将是全面的,时间将是长期的。15日,日伪军对苏皖边区的“扫荡”开始,由睢宁南下。16日,日伪军1000余人进犯盱眙,第4师特务团分别予以袭击,歼其30余人。日伪军第一阶段的“扫荡”失败后,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扫荡”,依据既定的方针,彭雪枫指挥部队采取袭击战、伏击战、破击战,先后发动屠园圩战斗、马公店战斗、朱家岗战斗,粉碎了敌人的进攻。1944年春,在他和邓子恢的指挥下,新四军4师在淮北苏皖战场对日伪军发动了春季攻势,取得丰硕的战果,泗县地区全部恢复,10余万群众获得解放。侵华日军为挽回失败命运,决定发动豫中战役,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国民党军仓皇放弃郑州等,使河南大片土地沦陷。西进的时机正在到来,8月,彭雪枫率4师主力开始越过津浦铁路西征恢复豫皖苏边区,揭开了战斗的新篇章,是为彭雪枫三进淮上。

文章图片5

◆彭雪枫(右)和新四军游击支队驻亳县联络站站长任泊生。

新四军4师西进后,首战萧县小朱庄,歼灭了顽军王传绶部3个团,首战告捷,为西进扫清了第一个障碍。为扩大立足根基,彭雪枫与张震、吴芝圃商议决定发起夏邑八里庄战斗,歼灭地方土顽李光明部。战斗打响后,新四军势如破竹,李光明部被歼灭了大部。9月11日,正当全军上下准备迎接胜利时,彭雪枫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后,新四军4师挥师南下,取得了节节胜利。10月,韦国清、张震率4师一部进军淮上,直抵涡河边。11月在宿怀两县交界处全歼顽军韩金山部,淮上地区涡河北岸基本恢复。同时,中共宿怀县委、宿怀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怀远杨集成立,彭雪枫未竟的事业:恢复淮北津浦铁路以西抗日根据地的任务基本完成。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