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美在山水间

 zzm1008图书馆 2022-04-07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确是这样,桂林美山美水,风景秀丽,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到此一游。可我还是特别喜欢古声古色的原生态村落,去走走看看。那里人少安静,有着上百年沉寂的历史和实物,因此特别有魅力。桂林阳朔县大石寨村就是这样一个特别吸引游客游玩的地方。

  靓丽的群山山雾缭绕,山脚下,玉龙河宛如清澈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远处一座座徽派造型的小白楼嵩立在村庄,一副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景象。


  村民的耕地在村外,村民在自己的耕地上种植稻谷和蔬菜。望着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土地,蔬菜长势喜人。由于昨天下了一天的大雨,地面总是湿漉漉的,还积了不少的水,村民脚踩湿泥在地里劳动,这是他们正在为即将插秧做着准备工作。


  这位村民种植的蔬菜我还叫不上名字,但他说这些新鲜的蔬菜是用来喂猪的,这么新鲜的蔬菜喂猪,让我非常意外,也很惊讶,可它就是用来喂猪的。可见这里的蔬菜有好多,想必猪吃了这新鲜蔬菜,那它的肉也一定好吃吧。


  水塘里,青蛙鸣声一片,声音大大的,树上的画眉鸟在不停地歌唱,整个村子都是静悄悄的,只有这些小精灵们在歌唱。我站在村外的草地上,聆听这美妙动听的歌唱,心里美滋滋的。可不是吗,一辈子生活在城里,整天面对的都是汽车的轰鸣与尾气,面对的都是人们的叫卖声的嘈杂,哪享受过这么幽静的环境,真是感觉是在做梦一样,不,是在仙境,那叫一个美!


  远远望去,一座座新盖好的楼房坐落在山脚下,墙面白白的,似徽派建筑,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在大山的绿色植被映衬下,显得怪好看的。这里的村民在玉龙河岸边洗衣洗菜,还保持着不变的生活习俗。


  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压把井,压把井的水只用于做饭及饮用。如果洗衣服他们还是喜欢去河边。这几天由于经常下雨,河水猛涨,水质有些混浊,也看不见漂竹筏了。

       村民习惯在河里洗衣服,慢慢地这里也就成为了村民聚集地,大伙扯东扯西,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




  村口垒起的墙面上写有大石寨三个大字,刚劲有力。村子非常漂亮,干净整洁,一条铺好的路直通村子里面。整个村子非常宁静,成年人不知道为何那么少,兴许外出打工去了,留在村子里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如果不是有大的活动或集体劳动,白天在村子里很少见到村民。


  在家没事的村民,闲时就散散步遛遛狗,悠哉悠哉的很。


  看看这个小村庄外景是不是非常美丽,依山傍水,山村秀丽,犹如世外桃源。这样自然风光好看的风景,在城里是非常难见到的。



  村民们盖起的新楼房,白白的墙面上还画上了漂亮的大丰收宣传画,既起到了宣传新农村的作用,又与村子里的面貌整体效果非常协调,给人感觉耳目一新。


  墙上画的秀美山村,非常漂亮,引人注目。





  村子里的这个楼好像是农家乐或者饭店,我没有去探个究竟,当然,如果是就会大大方便了游客食宿。





  这棵大树,树干很粗,树上钉的牌牌字迹已经脱落,树龄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但我估计应该至少有上百年了吧。


  老房子还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新老房子和谐共处。老房子都是用土坯砖建的,似乎土砖没有进窑烧过,用手轻轻一捻,就往下掉渣,这些老房子现在大多数作为厨房使用。


  看看这些老房子吧,土坯砖在北方就是用木板做成砖的大小尺寸模子,和好稀泥,加一些麦秆,然后将活好的稀泥放进模具里固定结实倒出来晾干,成为土坯砖。南方的土坯砖是否也是如此建成的?这还不得而知。而这些老房子就是历史,它见证了几百年间小村庄的盛衰史。



  村民家的厨房,不像北方农村那样垒起一个大锅灶,他们是在地上架起几块砖,将锅放在上面,底下烧火就可以做饭了。虽然厨具不多,有些也很陈旧,但是非常干净,码放的整整齐齐,这让我印象深刻。




  村子里的治安状况非常好,村民下地干活,都是不锁门的,大多数人家也不用狗狗看门。许多家里都养了鸡鸭,就是那种散养,在家门口附近经常看见公鸡、母鸡还有小鸡在觅食。偶尔会听见看门狗的吼声。




  这种鸭子的眼和鼻子红色部分特别漂亮,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知道是什么品种。



  这是一间太老的房子了,由于已经不住人了,房子似乎要坍塌。


  这位大爷,正在家里取木材烧火做饭,因为今天是谷雨节气,按照习俗应该吃粽子,锅里煮的正是粽子。此地村民包的粽子与北方不同,北方人喜爱黏米红枣或黏米豆馅的甜粽子,是不是南方人则偏爱肉馅粽子,大爷家里鍋上煮的粽子就是肉馅的。



  大爷正在查看锅里热气腾腾,飘香四溢的粽子是否熟了。大爷包的是肉粽子,因此,煮起来时间或许要长一些。


  包粽子所用的材料有肉,并且是咸粽子,这点同北方不同,北方人大部分人爱吃甜馅的粽子。


  这些都是老房子,坐落在有山、有水、有树、有绿色的环境中,风景优美,犹如仙境。




  傍晚,村民从地里回来,干了一天活,已经累了,要回家休息了。


  大妈站着看电视节目,从大妈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大妈看的津津有味,已经入戏了。


  鸡鸭也归窝了,它们在享受主人赐予的食物。


  村民开始忙乎晚饭,只有晚上一家人才有时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村民都有自己的赚钱之道,这位大爷正在自己家里编鱼篓。南方多雨水,到处都是溪水鱼塘,这种鱼篓北方不多见,似乎也用不上。而在南方则用处多多,靠它抓鱼就是了。


这是抓上来的鱼,还真不少。


  晚上又有好吃的了,村民在野生的桑仁树上采摘野生桑仁,已经有半盆了。这种桑仁一定要采黑颜色的,这样的才是熟的甜的。而红的则发酸,未熟透。


  谷雨节气过后的第一天,村民们开始种植水稻插秧,这是第一季插秧。插秧前,村民们兴高采烈,开始唱山歌,载歌载舞,欢庆未来将要获取的大丰收。



  听村民讲,也可弯腰插秧,也可站着抛秧。看看今天村民的辛苦,不由得想起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相信大多数人甚至孩子都会背诵的,可是又有多少人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尤其是孩子们,他们知道粮食是怎么种植出来的吗?看了村民的辛苦劳动,我们就应该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辛苦苦劳动换来的,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珍惜粮食。





  看这么多人集中在一块地里插秧劳动,似乎又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生产队集体出工就是如此。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那么遇到插秧这样的活,就像今天那样,今天你们家帮我家,明天我家帮你们家,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努力致富。说实话,我生活在北方的大城市里,从未看过农村村民的插秧,今天还是第一次看到插秧,既稀奇又亲切,因为我懂得,春种一粒,秋收万颗,这正是我要的生活。




  秀美的群山和小溪,清澈的玉龙河,绿色的田野,村民脸上的笑容与勤奋,这就是桂林农村人们的起居生活。虽然它只是其中一撇,但这也足够让我羡慕不已了。有山、有水、有河流,茂密的树林,特别新鲜的空气,远离嘈杂的城市生活,有的是蛙鸣阵阵,鸟儿欢唱,村子里的袅袅炊烟,伴随着太阳缓缓升起,一天的乡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乡村,美在山水间。



谢谢欣赏

来自话题

文字记录旅行中的美
2.3万篇内容 36.5万人互动
订阅
发布于 2021-04-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