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分、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

 中医陈孝和 2022-04-07

                                             

继续往下来讲。

食物进到小肠内,在胆汁和胰液的作用下,最终被彻底分解为能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的吸收也同样是在小肠里完成。

在《素问.灵兰秘典论》里提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里主要是强调小肠的消化功能,而不知道吸收也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

《医学入门》里提到:[小肠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传化,下达膀胱,泌别其清浊宣通。]这里提到小肠上接胃口是没错的;下达膀胱这明显是错的,小肠跟膀胱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水被小肠吸收然后进入到血液,血液循环在肾脏里过滤出来的水,储存到膀胱里才是尿液。这里认为小肠里的水,能直接进入到膀胱里去,就是如此荒谬的理论,竟然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中医教科书里。

回到正题,食物在小肠里运动的很慢,大概需要3-8个小时才能进入到结肠当中。这跟食物中的营养多少和小肠的蠕动快慢有关。如果小肠需要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那么食物在小肠里停留的时间就长;如果经常吃粗粮和素食,能被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少,这个时候小肠收缩蠕动的张力和频率就会越快,残渣就更快排到结肠当中。这也是为这也是为什么便秘人群要多吃粗粮和蔬果的原因。

如果咱们不慎食用了有毒食物,小肠识别出来这些毒素,也会快速的收缩蠕动,把这些毒素尽快排到体外,表现出来就是腹泻。

小肠总长度有六米,直径大概3公分,但如果把小肠全部展开,大约有300平方,比咱们住的房子都大。

北京人爱吃卤煮,这就是用猪的小肠做的。把猪的小肠翻过来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褶皱和突起。正是因为有这些褶皱和突起的存在,食物在小肠里才能经过充分吸收。

那么营养是怎么被吸收的呢?首先所有的营养物质、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都会被小肠的上皮黏膜细胞吸收,然后通过静脉血管和淋巴管输送到肝脏,肝脏把这些营养物质处理干净,比如一些有毒物质。然后,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至各个器官。

肝脏不但是人体的解毒器官,也是物质和能量代谢的中转站。以葡萄糖为例,当人体大量消耗能量的时候,肝脏就会把葡萄糖释放到血液当中;当消耗能量少的时候,肝脏再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收回来,以维持血液中糖分水平的稳定。

当肝脏本身有病变的时候,储存和回收糖原的能力下降,当血液中的葡萄糖过多的时候,也收不回来,因为肝脏没地方储存葡萄糖了,那么表现出来就血糖过高。所以说糖尿病的本质与肝脏病变是有密切关系的。

再来看水的吸收。咱们有一个固有印象,就是喝水多了老是爱上厕所,是不是水分不吸收呢?并不是。

咱们喝的水、食物中水,其实在胃只能吸收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水都是在小肠中吸收的,小肠粘膜细胞把水吸收到体内以后,也是通过淋巴管和静脉进入到血液循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这也是为什么去化验血糖的时候,都要强调空腹、不要喝水,因为一喝水,血液里的水分就多了,把血糖就稀释了。

从小肠出来的食物残渣,里面也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会在结肠里进行二次吸收。

小肠整个内环境而言,是很少有细菌存在的。小肠上接胃,胃里有强酸,胃酸会把绝大多数细菌都杀灭掉。咱们进到胃里的食物其实就含有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进入到胃里就会被杀死,当然也有少部分细菌能在胃里生存,比如恼人的幽门螺旋杆菌,这个咱们之后会细讲。

正是因为胃里有强酸,保证了进入小肠的食物也是无菌的,即使有少数细菌能侥幸通过结肠进入小肠,也不必担心,小肠每天会分泌三升肠液来冲刷清理肠道,食物从小肠排出以后,小肠里面会冲刷的很干净。

正是因为小肠里的无菌环境,才能保证机体能抵御大部分的肠道病菌感染,不至于让这些病菌突破小肠粘膜通过血液和淋巴管侵入到机体内部。

咱们进食之后,大概有五六个小时,才能彻底把营养吸收,小肠排空。所以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再吃东西了。因为一旦进食就会开始新一轮的消化吸收,肠道都没时间清理和休息,肠道就疲惫不堪,一些有害的细菌来不及清除杀灭,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就开始紊乱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