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写我村/我的第二故乡——林里堡

 成安文学 2022-04-07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2年第36期)

我的第二故乡——林里堡

李同

20224.7

我的第二故乡——林里堡

 /李同

序言:在县作协举行的一次文学活动中,周志鹏主席发出倡仪:每个作协会员都可以拿起笔写写成安县的村村落落。这使我首先想到应该动笔写一写我的第二故乡林里堡村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出生于成安县城内北街,在此度过了我快乐的童年。一九六三年的一场水灾,使我一家迁至城西三华里外的林里堡村。这一迁居,前后就是三十多年。尽管文革十年迫使我一家迁回原籍沧州吴桥,我的心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林里堡村。记得回到故乡两年后的一九六八年三月,我先后收到林里堡村里张素玲和高双云两位学姐的来信,发现信封上的邮寄地址,由原来的林里堡大队变换成东方红大队,两位姐姐在信中告诉我: 从现在起,咱们村已改名东方红大队了,原林里堡公社也改为东方红公社了。我回到成安后的一九八二年三月,东方红大队恢复原名林里堡村,东方红公社改为林里堡乡文革十年给这个小村留下时代印记。    

我清楚的记得,回到成安第一次去林里堡村看望几位房东叔叔,我的两位学姐分别拉着我的手,争着让我去她们家吃晚饭。这是一副多么温馨的场面!十年前的那个下午,在剧烈的地震发生那一时刻,两位学姐就是这样拉着我手,从教室跑向操场。这一场景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

林里堡村不大,全村有一千多口人。一条东西大街贯穿全村。街中心有一条南北宽道直通北鱼口村,形成一个丁字街。这条宽过道曹姓人家居多,村民称为 “曹家过道”位于丁字街路北的是一座公共建筑机磨房,村民习惯的称“钢磨”。据说这里原是一座古庙,不知何时拆除并重建为 “钢磨”。这里地处全村中心,门前是一高地,自然成为村里开会活动的聚集地,村里来了说书唱小戏的以此为舞台,此地也成为小剧场。

 村子周围有三面是大坑,分别是东坑、西坑和南坑。六三年闹水灾时,村外大坑的水岸就紧挨村边的住房。几个大坑的一侧分别有一条通向外村的小路。六十年代,村子距成峰路还有一段距离。东坑南边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小路,要经过一条水渠,过去水渠便是一片坟地,路边有一块倒地的石碑,有两座坟墓高达三四米,小孩子经过这里都有点恐怖,文革初期的 “破四旧,立四新” 运动,将大墓拆除,用古砖作为建设学校的材料,我们小学生参加了这一项劳动。

南大坑有两处,分别位于北鱼口路两侧。文革初期西侧的大坑曾建为会场,四周筑起围墙,多次在此召开全社万人大会,有时会场上锣鼓喧天,红旗招展,鞭炮齐鸣,歌声嘹亮,热闹异常。六六年地震发生期间,我们小学生曾在此作为露天教室上课。东侧的南大坑最深,也是消失最晚的。现在已基本夷为平地,北边建起了村委大院,东边的小广场也成为村民停驻轿车的场地。

西大坑的北岸是一个高台,据说过去也曾有一座古庙,不知何时拆除,六十年代以前有迷信的百姓时常来这里烧香拜神。坑南岸是一条通往东彭留村的小路,两村群众来往,那时是不绕成峰路的。小时候晚上去东彭留村看电影,总要跟在大人后面,因为听到许多有关西神庙的传说,小孩子是不敢在夜间单独通行的。这几条出村的小路,都曾留下我儿时的印迹。

林里堡村历经沧桑巨变。从五十年代开始,一直作为乡 (公社) 所在地。乡直机关如粮站、卫生院、供销社等当初都曾驻扎于村里。公社大院在大街路南,卫生院在对过路北,粮站在公社东面的过道里,供销社在村东大坑北岸。记得一九六五年春天,我家从村西头翟叔家迁至卫生院里两间东屋居住,出大门路南便是公社大门。每到中午开饭时,公社门前悬挂的那只钢牌子,就被炊事员老赵大伯敲响了。只见他头裹白毛巾,腰扎红围裙,左手夹着烟卷,右手持钢锤,用力而有节奏敲起来,全村人都能听得见。小孩子们听到便立刻围拢过来看个热闹。有时赵伯发现我在场,便停止敲钟,递给我一个瓶子,再从口袋掏出一毛钱塞给我,催我快去村东供销社打醋。七分钱打一瓶醋,还剩三分钱作为对我的奖励,我庆幸这一美差,使身边的几个小伙伴羡慕不已。

六十年代中期,林里堡公社由村里搬迁至村东新址。稍后几年,粮站和卫生院也分别迁往村后成峰路南和村东南公社新会场南侧。进入七十年代,村后还成立一座农机站,购置两台50型拖拉机等多种农业机械。大力发展村办副业,使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同时,随着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兴起,为响应号召,大队在村后建起一个拥有十多亩地,上百间房屋的知青安置点,成为全县知青安置工作搞得好的先进典型。知青大多来自邯郸市内的纺织、商业、交通等系统单位。八十年代初,知青回城后,为感谢林里堡大队对知青生活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地区交通局支援林里堡村一辆五吨解放牌汽车,为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前的长期岁月里,由于生产条件落后等诸多因素,致使全村发展不平衡八个生产队自西向东排列,群众生活状况差距很大颇有赵树理先生小说里“模范不模范,从东往西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之意。但这里却是“东头吃烙饼,西头喝稀饭”。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增长,增收效益最好的三队和八队,每个工值分别达到2.5元和2.8元,成为全公社最高的工值。特别是一九八年取得棉花大丰收,使大队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九八二年大队购买了一台大屏幕彩电,每天晚上在大队部院里播放,供全村群众观看。至今我还记得一九八三年春节前除夕之夜,全村群众在大院里观看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的情景,全村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整个村庄的正气弘扬起来,多年来村里未发生过一起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甚至打架斗殴事件。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表现党的富民政策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一九八三年冬天,村里在南大坑搭起戏台,从河南请来豫剧团,连续十天唱大戏,全村人及周边十里八乡的农民群众前来观看,南大坑成了热闹的戏场,喜获丰收后的人们扬眉吐气,尽赏一场场戏剧文化大餐。一九八四年春节期间,村干部为群众购买许多烟花爆竹和飞花礼炮,每天晚上在钢磨前小广场集中燃放,村民男女老少前来观赏,使群众红红火火过大年,快快乐乐迎新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历来是一件大事。八十年代之前,林里堡全村群众就近于村中老井取水作为生活用水,既费时不便,又无卫生保障。七十年代后期,邮电部门地下光缆指挥部即 “五五” 工程部落户于林里堡村东南方,院内深井自来水,为村民提供了取水便利条件每天下午至傍晚,东半个村的男女青年成群结队的前往 “五五” 大院担水,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八十年代初期,村里在外读书后就业于北京中国科学院的史荣为家乡投资两万元,村干部组织人力在街中心打出一眼深井并进行机电配套,每天早晨开井放水,群众前往担水,暂时解决了吃水问题。一九八四年春天,全村埋地下管道,通往各家各户,按时供水,从而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

教育问题历来是村里头等大事。由于农村条件落后,我的母校林里堡小学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也经历了数次迁移。一九六四年秋天,我刚入小学时,村里借用大街路北一曹姓人家的大院作为校园,当时学生数量不足百人,校名叫“耕读小学”。第二年,学校迁至村南一大户人家的院落作为校园,在原有两座高大客厅作教室的基础上,又建起一排南朝北的平房作教室。当时学生人数增至三百多,也有了五、六年级,成为完全小学。但由于条件所限,实行复式教学,一、三年级和二、四年级分别同处一室,教师在一节课时内轮换授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直到七十年代初,村里在原校址以南,建起了一处比较规范的完整的小学校园,使村里义务教育走向正规化。八十年代初,学校开始招收初中。除本村学生外,还有附近村的学生就读。我二弟八年师范毕业,回到林里堡村任教初中。有幸的是我代了几天初中地理课,受到学生的欢迎,也算为母校付出点努力,今天忆起倍感欣慰!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林里堡村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并安装了路灯。村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并有漂亮阔气的楼房矗立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村里村外都有购物超市,家家户户都有了不同档次的轿车。做饭取暖都用上了天然气。村庄周边都建起了居民小区。村东的有所为,村西的顺康新居,村后的鑫盛源小区,都为村民提供了住房方便。村后的县委、政府机关大院以及周围的许多服务机构如工行、农行、信用社等更为群众提供了方便村子的西面和南面建起了平安大街和南外环,并有两所小学为村里学龄儿童提供入学方便。林里堡真正成了“城中村”。

林里堡村民风淳朴,百姓热情好客,善良厚道。我不会忘记是村里的张叔、曹叔和两位史叔冒雨涉水从县城北街把我们娘儿四个背到林里堡村的。我不会忘记文革开始后,两位房东翟叔和张叔拉着装满行李的排子车送我们一家到邯郸火车站送别回故乡。我不会忘记张润亭大伯一家人待我们亲如一家,提供生产生活用品,并给予多方悉心照。我不会忘记地震发生时,张禄叔把刚结婚后新房让我们居住。这村里有我的骨肉亲情,姐姐从故乡回到林里堡村40多年从未离开而病终于此。我的母亲不住城内儿子家,坚持住女儿家不离林里堡村而终其一生。村里有我的珍贵的友情,有我的母校和诸多同窗共读的学兄、学姐。还有我儿时的玩伴、发小。村里有父亲为我们建造的两座 “新房” 和温馨小院。在这里我收获了爱情,结婚生子,一对儿女从这里走出读小学、中学、大学及研究生。我应该感谢村民对我一家的关爱和照顾,林里堡永远是我可爱的家乡!

行文至此,我已被这一件件往事,一幕幕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可爱的第二故乡,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历届村委干部带领下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此,我感到由衷地自豪和骄傲! 衷心祝愿我的第二故乡明天更加美好!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同,笔名: 小木。祖籍: 河北沧州吴桥县,成长于邯郸市成安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曾为中学教师。热爱文学创作,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多篇作品选入《名家散文集》《作家精品文选》《逐梦新时代》《首都文学》《湖南写作》《邯郸晚报》等书刊、媒体。

————————————————————————————————

————————————————————————————————

成安文学编辑团队

总编:周志鹏

主编:冀凌云

 编委:武学福  张俊德  吴  霞  姚瑞红

      胡贺宇  齐明明  王志彬   纪 蕾   

      靳志刚   张耀富

 统筹制作:冀凌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