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的榜样和骄傲——张革

 戈笛书屋 2022-11-08 发布于重庆

图片   

图片

    北京知青张革,他的先进事迹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曾传遍陕北沟壑、峡谷、平川、丘陵,他用青春年华书写了一名优秀知识青年共产党员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用自己的生命浇灌着这片荒芜、贫瘠、干涸的土地。

  张革,1952年5月16日出生在北京,1969年元月怀揣纯真的理想、希望、热情,带着满脸的稚嫩、懵懂和其他同学一起经过几天的跋涉,用五头毛驴驮着行李,爬过80里崎岖山路,终于来到陕西宜川县后峪沟插队锻炼。“后峪沟”村,在陕北地图板块上几乎找不到它的确切位置,全村10几户,100多口人,耕地面积大部分在山坡,只有少量河滩地和碱洼地,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北京知青的到来与这个小山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记述了四十多年这个小山村的变化,对非凡往昔的感怀,对知青自身的成长和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折射了时代的变迁,给后人留下了敬仰的文字。

图片

    张革,一个刚满16岁的中学生,在艰苦、坎坷的环境中,人生得到一次次历练和升华,当别的知青在为远离故土,难以忍受的贫穷和饥饿而抱怨、打架或萎靡不振而苦闷沉沦时,他却过早地成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心里早已为这个家开始担当、谋划做事了。他与这个普通的小山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将生命深深地根植在这里。

  陕北这片炙热的土地,承载了一部中国红色的历史,同样承载了中国的贫苦与饥饿,那里的农民以生命极限苦苦地挣扎在贫困线上,祖祖辈辈与天斗,与地斗,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张革在这里真正体察了中国的国情、民情,了解生活在这里最底层的农民、农村的真实生活状况。这里原始、闭塞、落后,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路,几乎与世隔绝深深触动了他。插队几年中,他跑遍了周围的大小山头,考察地质地貌、测量水系分布、规划人居村貌、策划果类种植、牲畜喂养、土壤密度等,为他心中的理想村庄建设定位而不懈地努力探索追求。

图片

    几年的农村生活,张革放弃了曾经的幻想和无奈,他只有一个想法:要生存就必须面对现实,改变现状,这是唯一选择的路。从那时起他虚心认真,踏踏实实地向老乡学习农活,不怕苦和累,用自己微薄的文化知识带领百姓和知青挖渠打坝、平整土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写山村的贫困历史,他善良又开朗,得到了乡亲们的喜欢和知青们的信任。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村民们就会端着饭碗凑在一起吃饭聊天、开会,张革就给大家讲山外发生的故事京城的古文化科学理念风俗习惯,教村民学文化,唱革命歌曲,节假日还表演节目。知青们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文明,村里的老人们看到有文化的知青,他们觉得活得有滋味、有意义,年轻人在知青的带动下也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美好的憧憬。

图片

    三年的农村生活,对张革来讲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他逐渐成熟了,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民。凭着自己出色的表现,他被推荐去外地工厂当了一名工人,临行时,乡亲们含着泪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他们舍不得让这个“领头人”离开。

  1972年12月,张革同其他知青一起被招工进了空军陕西武功5702工厂,这是座落在关中平原的军工企业。进了工厂他刻苦钻研技术,助人为乐,深受广大工友们的喜爱。不久,他入了团并担任车间团支部书记。虽说进了工厂,可他的心一直牵挂着农村,后峪沟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他思念那里,怀念自己曾洒下的心血和汗水,规划着如何尽早领着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在他心里,改变落后面貌,才是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工厂,张革经常利用空闲时间进书店购买科技书籍,跑西北农学院找教授、专家请教,搜集改良玉米、苹果、核桃优质品种和地质、气候等资料,寻找更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农作物,为返回第二故乡做着各方面的准备。

图片

    进厂不到一年的时间,经过深思熟虑,张革向厂领导提出辞职,并要求返回插队的地方。消息传出,全厂一片哗然,许多人不理解,认为他头脑发热、幼稚、别有用心,有人当他的面骂他并拿自己的前途命运赌搏。他耐心将自己的定位和理想向厂领导作了详细的汇报,他的举动和决心感动了领导和职工,为此厂里为他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并派专人护送他回到了陕北。

  宜川县委、公社和后峪沟的乡亲们敲锣打鼓为他组织欢迎大会,村里老汉后生们走了十几里,又将他接回了他日思夜想的村子。面对此情此景,张革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他要为这里撑起一片天,一片致富脱贫的天。当初一同来村里的知青们都走了,困难可想而知,他孤身一人又住进了知青的窑洞,孤独、寂寞、清贫,情感和生活上的困难对他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乡亲们却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戴和信任。 

图片

    他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张革回到了村里入了党,并自荐当上了村支书他组织乡亲们掀起了“农业学大寨”,发扬延安精神,打坝造田,改良土壤的活动,在原有的川地上开辟试验田,引进优良714号,延安15号进行小麦优良品种的试验,每天钻在试验棚里对比水肥、密度、土壤、温度经过几十天的努力,终于试验成功后,张革又把选出来的优良品种推广到其他自然村,进行大面积的种植,使原亩产100多斤变成亩产400-500斤左右。他又带领乡亲们试种矮杆丰、矮杆旱、陕农1号、延丰5号玉米,利用和推广玉米密植技术,改变间种和套种的老式耕作方法,使玉米单产150斤增加到亩产700-800多斤。张革还引进蔬菜品种,北京的“大白菜”、“心里美”萝卜山东的“黄瓜”、日本的“豆角”、法国的“西红柿”等。由于解放思想科学种田,粮食倍增,蔬菜丰收,村里百姓逐渐摆脱缺粮、缺菜的现状,人们的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喜悦和幸福。

图片

    在一次接待前来参观的外村乡亲们时,张革拿出自己精心绘制的农村规划“一览图”,为大家讲解自己的未来的设想,还领着大家环视周围的山势、河流、平川,充满希望地介绍说:

  “前面那座山已经种5000多株苹果树,后面山坡计划种植核桃、花椒树,过几年还要建发电厂、农机修配厂,还将村子从山坡上搬到平地上盖楼房,吃自来水……,到那时候你们再来看看,我们这个小山村就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率先富裕起来。”面对张革满脸的喜悦、动情的眼神,这个时候参观的人才真正清楚理解了他说的“心中的梦和理想”,真为他远大目标和行动而感动!

  张革的举动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无法理解,但是他和我们许多知识青年那种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不怕苦,敢于担当的献身精神是永远应该肯定的。我们努力了,我们奋斗了,我们的人生过程就是后人最好的教材,青年人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为国家、为民族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人生。  

图片

    张革的付出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为了后峪沟村尽快脱贫致富,1984年我在延安市经协委工作,他穿一身褪了色的黄军装,身背一个军用水壶和打了补丁的军用书包,风尘仆仆,马不停蹄,风餐露宿穿梭在延安-宜川-后峪沟,经常来我这里找政策、选项目,我为他做事沉稳、踏实、认真、执着,感到由衷的敬佩。

  记得那是1981年的一天,张革急急忙忙来到我的办公室高兴地告诉我,他的小发电站已经建成,周边几个自然村已经通电,当打开电门,哗哗的清水汹涌的流出时,乡亲们激动地欢呼、跳跃,淌下幸福的泪水。从此,他们再也不会为吃水发愁了。张革说:“我还准备筹集资金修村子通向外面的公路,将来山里的土特产可以拉出去换回自己急需的生活、生产物品,用不了几年,我插队的沟壑山峁就会变成花果山。”望着他那激动、坚毅、明亮的眼神,我又一次为面前的知青同乡感到骄傲自豪。

图片

    后来我才知道他带领村民在怎样的艰苦环境下,在两座山中修建引水渠而形成的农田灌溉系统。当年张革考察寿峰山水源就是为今天建小型水电站做准备,他请来了专家勘探、选址、设计,整个工程预算需资金50万元,才能结束没有电的历史。在当年,面对这个天文数字张革没有退缩,带着乡亲们的期望,拖着带病的身体,冒着严寒酷暑,往返在北京-西安-延安和四川,饿了啃几口干粮,困了就在车站的角落打个盹。他的真诚、执着和决心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他送来电机、电线、照明设施材料和一辆汽车和部分资金,解决了发电站施工的前期紧缺物资。为了引水,要打通一条300多米的隧道,张革每天自带干粮、咸菜和白水煮萝卜,几乎看不到一点油星他还组织青年突击队,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靠人力和不屈的精神,点炮开山打洞,凿石建渠。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让许多年轻人吃不消,撑不住,他得知后忍着病痛折磨,拄着拐杖爬到山上,跪在地上搬石铲土,并语重心长地说:“再坚持一下,不能停,后峪沟的电站就靠大伙了……”。乡亲们万分感动,纷纷围了过来,含泪扶起了张革,张革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把水电站建成。”1980年8月1日,整整用了5年时间建起一座15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光明给山村带来了希望。

图片

    张革为了让村里人喝上干净的水,请来了县水电局的工程技术人员,找寻到距村子3公里外有一眼泉水,清爽甘甜,能供全村人饮用。他扛着锄头,钻山爬沟,组织大家架起1500多米的钢管,将泉水引进村子,并在村里用水泥修了一个蓄水池,又用塑料水管把水引入村前村后,解决了全村的生活饮水问题,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张革没有停止脚步,又购回地面接收设备和电视机。从此,贫瘠、闭塞的小山坳有了欢乐,有了笑声,因为他们通过电视了解了五彩缤纷的外面世界。  

图片

    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张革多次受到国家、省、地县的表彰,并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并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邓小平、胡锦涛等的接见。

  1981年张革被有关部门推荐到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系学习,可他放不下村里的事,虽然人在课堂上,心早已飞回到村里。还没有完成学业,他就在农大教授的指导下在村山坡上栽种400多亩优质苹果树和2000多亩核桃树,从1982年开始用了10年时间在黄土高原的贫困山村安装了第一台电视差转机。他在这片土地上干出了成绩,1995年春节,村里人在他住过的土窑洞门上贴了一幅对联:“看灯看电视看录像莫忘知青,吃泉水吃苹果核桃惦念知青”,横批是:“张革京城佳节愉快”,以表达对张革这样一位普通知青的想念和感激之情。 

图片

    张革经常对身边的人讲:“虽然我回到了北京,可梦里经常梦到那里的山水、人情,回首往事,我无法选择,不后悔,不抱怨。因为我为那片土地曾付出过、拼搏过、成功过,我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张革1990年开始运作、洽谈,到1994年筹集资金与同村的知青姚立军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公司”,1996年这个公司筹建并计划投资70万元为村里修一所现代化希望小学和铺架70公里的线路。张革要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文明理念,为让第二故乡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台阶而积极努力,不幸他溘然病重。

  1998年2月17日,一个从黄土地走出来的英雄被传颂,一位普通的北京知青张革,在古老的大地上被歌颂。他因体力和健康长期劳累、透支,突然因脑溢血不幸在北京病故,年仅46岁而英年早逝。

  临终,他向身边的亲人表达了生前的意愿:“将自己的骨灰安葬在他忠爱的第二故乡宜川县寿峰公社后峪沟村”。 

图片

    当这个疆耗传到宜川后峪沟村,乡亲们无法相信,全村人撕心裂肺地哭成一片,延安北京知青也为失去一位能吃苦、奉献、担当的挚友叹息、哭泣,深深的追念着他。从他渴望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命的眷恋,对第二故乡的留恋,对未完成的理想而感到遗憾。

  1998年8月30日,是一个特殊、难忘的日子,唢呐凄婉的哀乐声,在群山、峡谷上空悲怆地回荡,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数千名乡亲和干部,一起哀悼自己的英雄,那堆积如山的花圈和缕缕漂浮的青烟,都述说着对张革的无限哀思。村里大伯大娘一遍遍喊着张革的名字:“咱娃,是为全村人累死的,用你年轻的生命换回我们的幸福生活。娃,你不孤独,我们会陪着你……”悼念的人全部“三鞠躬”后下跪,用最古老的方式为他送行。

  张革,黄土地的儿子,你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感动了中国,你是知青的榜样和骄傲,你承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生和勤奋、执着,无私奉献的“知青精神”,为后人留下的是人生深刻的哲理,留下的是一部永远读不完、有着无限韵味的篇章。你不会因岁月的推移而改变,更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你的精神如日月星辰般永存。   

图片

    (作者延梅,1967年毕业于北京古城中学,1969年1月在陕西省延安黄龙县圪台公社插队。本文原标题为《陕北农民的好儿子——张革》,来源于《中国梦知青情》公众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