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王之乱》之十四:李索乘乱据益州

 老夏说书 2022-04-07

当初,张鲁在汉中时,賨人(cong,古民族)李氏从巴西(今四川绵阳市涪城区)宕(dang)渠来依附他。魏武帝(曹操)攻克汉中,李氏带领五百多家归附他,官拜将军,迁移到略阳以北的土地上居住,号称“巴氐”。他的孙子李特、李庠(xiang)、李流都有才能而且勇武,善骑马射箭,行侠仗义,人大多依附他们。
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关中闹饥荒,略阳、天水等六郡的灾民流浪就食,入汉中的有数万家,道路上饥饿、疾病、贫困、乏力的人,常得到李特兄弟的赈济营救,由此很得人心。流民到了汉中,上书请求寄食巴、蜀,朝廷不准,派侍御史李苾(bi)持节慰劳,并监察他们,不准进入剑阁。李苾到了汉中,受流民的贿赂,上表说:“流民有十多万口,非汉中郡所能赈济;蜀有仓储,人民富足,应该让他们去就食。”朝廷批准了。于是流民就分散到梁州(陕西南部一带)、益州,禁止不了。李特到了剑阁,叹息说:“刘禅有这样好的地方,还反缚双手投降,岂不是庸才吗!”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十一月,赵王司马伦杀死贾后以后,下诏征益州刺史赵索入朝任大长秋,以成都内史中山人耿滕为益州刺史。赵索是贾后的姻亲,被征召,很害怕;并且认为晋室衰落混乱,暗中有占据蜀地的志向。于是,拿出仓库全部粮食,赈济流民,收买人心;又认为李特兄弟有才能而且勇武,其同党都是巴西人,与自己是同郡,就厚待他们,收为爪牙。李特等也依仗赵索的势力,聚众为盗,蜀人以此为患。耿滕多次秘密上表说:“流民刚强剽悍,蜀人怯懦软弱,主人不能控制客人,必定造成祸乱,应该将他们遣返回本土。若留在这里,恐怕秦(西晋设秦州,范围今甘肃、陕西、青海、四川交界,治所在天水)、雍的灾祸,就转移到梁(梁州,即今陕西汉中,三国时设立,治所南郑,即今汉中市)、益了。”赵索知道后,很狠他。

益州接到朝廷诏书,文武官员一千多人去迎接耿滕。当时成都郡治在少城,益州州治在太城,赵索还在太城,没有离去。耿滕要去太城,功曹陈恂(xun)劝他说:“如今州郡之间怨恨日益加深,入城必有大祸,不如暂留少城,以观太城的变化;先发文书到各县,令各村保防备巴氐,等待西夷校尉陈总来。不然,就退保犍为,西渡到江源,以防不测。”耿滕不听。当天,耿滕帅领众人入州城,赵索带兵迎击,在西门开战,耿滕战败身死。郡吏们都逃走了,只有陈恂反缚双手,去见赵索,请求收丧耿滕。赵索赞赏他的义气,同意了。

赵索又派兵迎击四夷校尉陈总。陈总到了江阳,就听说赵索有反心。主簿蜀郡人赵模说:“如今州郡不合,必生大变,应当赶紧过去。西夷校尉府掌握重兵,就是要助顺讨逆,谁敢乱动!”陈总却走走停停,等到南安鱼涪津时,遇到赵索的军队。赵模对陈总说:“快分发财物,招募勇士来抗拒敌人。若打败了赵索,益州可得;打不败,则顺流而退,也无大害。”陈总说:“赵益州和耿侯有仇,所以杀了他;和我又没有仇怨,何必这样!”赵模说:“今赵益州起事,必定要杀您树立军威,就是不和他开战,也得不到好处。”说得声泪俱下,陈总都不听从。双方一交战,陈总军队就自行溃散了。陈总逃进草丛中,赵模穿着陈总的衣服格杀,被赵索兵杀死。赵索兵见不是陈总,就四处搜索,抓到陈总,杀了他。

赵索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设置幕僚属吏,改换郡守县令,朝廷任命的官员被召见,没有敢不到的。李庠(xiang)帅妹婿李含,天水人任回、上官晶,扶风人李攀,始平人费他,氐人符成、隗伯等及所领四千多骑兵归附赵索。赵索任命李庠为威寇将军,封阳泉侯,委任为心腹助手,派他招募六郡壮丁勇士达一万多人,截断了北来的道路。
赵索轻轻松松就占据了益州,独霸一方,却把氐人李特兄弟当作隐患,欲除之而后快。要知李特兄弟能否逃过一劫,请看下集《李特报仇杀赵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