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杯2022全国第三届清明节笔会】大展:杨小沙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2-04-07

参赛点击标题:中华杯2022全国第三届清明节笔会海内外征稿

清明时节忆伯妈
  杨小沙
 
伯妈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个年头了,不知在那边还好不好?我常常思念她,梦见她,尤其清明、中元、冬至更是如此!我一直想写怀念文字,但我怕我文字表达能力太差,无法表达对其深深的思念。今天,尽管我文字表达能力依然很差,但再也抑制不住对其深深的思念,提笔给她写下这篇文章。
伯妈是个苦命的女人,更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于1914年生在湖南常德古城。
我家与常德有不解之缘。我妈死得早,是跟伯妈长大的。小时候常听伯妈说,我爷爷是四兄弟,老大老二过世得早,爷爷是老三,早年在常德长生药行做账房先生,老四则在老家江西有药都之称的樟树行医。爷爷共育四子女。老大老二与老三老四相差20岁左右,可能中间子女均夭折了。其时老大老二均在药房学徒,老三是我姑妈,生于1930年,因在常德出生,故起名杨常秀,意为杨家于常德出生的娟秀之女。我爸为老四,比姑妈小一岁,出生时奶奶却无奶可喂,只好吃老大伯妈的奶,因为当时伯妈之子与我爸年龄差不多。老大杨利民,长得英俊潇洒(小时候偷看了伯妈压在箱底的伯父之照),满腹文章,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常为常德城里铺面题匾写联,也许到现在尚有墨宝留传下来。伯妈傅琼英出生在常德一个富商家庭,其父吸食鸦片,家道中落,为了减轻负担,伯妈17岁时就嫁与大伯为妻。伯妈说,结婚时有漂亮的红木家具,没多久这些家俱就不见了,原来是租来的。可见那时家境不好。那时伯父在常德长生药行当学徒。抗战时期长生药行被鬼子飞机扔炸弹炸毁,只好跟随伯父来到我老家江西清江县(现为樟树市)洋湖乡武林村。颠沛流离中,伯父染上肺结核,那时此病为不治之症,不久伯父去世,她才满21岁,还留下一个遗腹子。她含辛茹苦将此子带至6岁,却又不幸染病身亡。自蓄辛酸,谁怜夭折!屋漏又逢连夜雨,船破偏遇打头风。老天对她是如此不公。这时许多好心人劝其改嫁,粗通文墨的她,却遵循“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古训,做裁缝走村串户养活自己。 
就这样,她自食其力地熬着,一熬就是二十一年!就在她51岁时,我家发生重大变故:1965年农历三月三上已节,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樟树武林村妇女迫于生计,结伴到赣江木排上剥树皮当柴。我母亲,26岁的湘女刘高平在帮同伴挑柴过木排上独木桥时,不幸滑入江中,或许成为了水神,尸骨无存!留下我兄弟俩,弟弟未满一 岁,我三岁。也许母入江成了水神,故有水处皆可祭奠。2015年清明节,我曾写悼诗在银城资水河边心祭:
无坟却有坟, 
清明来招魂。 
怒化精卫鸟, 
填平赣江堤!
当时,在长沙工作的父亲闻讯赶到后,沿赣江寻了七天七夜,始终未找到母亲的尸首。于是,父亲含悲忍痛把我交由奶奶带,还在襁褓中尚未断奶弟弟,亲友均担心带不活,无人敢接。这时伯妈毅然决然承担了带弟弟的任务。因此她安逸的生活被打乱了,一下子爆廋了十多斤。在其精心带养之下,我弟弟顺利成长。三年后,我奶奶去世,我也跟着伯妈生活。记得我小时非常调皮贪玩,经常将上学的书包臧在稻草堆里,然后上树掏鸟,下河摸虾,玩得个不亦乐乎。弟弟仗着伯妈宠爱,常常举报我,伯妈知道了也不打我,但做错了就要付出代价,于是叫我就着搓衣板跪在毛主席像前,向他老人家认错忏悔。弟弟比我聪明,小学一年级未读非要和我同班,一方面“监督”我,一方面不想与我这个玩伴分开,试读后居然成绩比我好。我知道,伯妈在弟弟身上付出的比我多得多,我不会与之争宠。多亏有弟弟监督,我将玩心渐渐收住,专注学习了。 
伯妈是个很有生存智慧的女人。那时物资很匮乏,伯妈尽力让我兄弟俩吃好穿好。她拿出裁缝的手艺,将旧布做出漂亮的衣帽鞋袜来。为了改善生活,让我们健康成长,她养鸡、鸭、鹅,在自留地里种芝麻、油菜和各式各样蔬菜。 
逢年过节,她会做汤圆、炒米糕、红薯片等香甜的点心给我们吃,别人有的我们也得有,别人没有的也变着法让我们有,尤其她拍的甜酒及甜酒冲蛋,现在想来尤余香满口。 
她是个能掐会算的人,不知她那里学的这个本事。邻里丢了东西,都来问她到哪里可找到,她闭着眼睛念念有词,然后睁开眼对来人说,在那儿可找到,一找就个准。只见找她的人络绎不绝。尽管耗费了她大量时间,但她仍乐此不疲。一旦邻居有困难,她会毫不犹疑相帮。
她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女人。我兄弟俩经常听她讲故事唱歌。如发生在她老家常德“刘海砍樵”传奇、“八仙过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耳旁至今还回响她给我们唱的儿歌“功课完了太阳西,收取书包回家去,见了爹娘心欢喜,爹娘对我笑嘻嘻。”她对《曾广贤文》到背如流,常常对我们讲述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八零年她来到长沙带我二弟和妹妹,一直到八六年去世。那时我已工作了三年,一直认为还有很多时间好好陪她,可谁知,孝是不能等的,等我们有空陪她时,她却撒手而去,把我们带大了,却没享过我们的福。真是吾欲养而她不待!如果时间能够到流,我们一定会好好陪伴她,再也不会留下终身遗憾!
1986年我与父亲及弟弟小波护送伯妈骨灰盒归葬故乡樟树市洋湖乡武林村巴茅山。2013年12月因樟树市城区扩建需迁坟,我与弟弟小波一家及二弟南南又赴老家,将伯妈及爷爷奶奶、老爷爷、四奶奶之坟迁到樟树市市店下镇周家一处丘林之中。2019年11月住在樟树永太镇石岗村九十岁的姑妈杨常秀因病去世,作为姑妈娘家人我和小波匆匆赶去奔丧,哀痛之余,便在姑妈后人陪同下,备办祭品专程去店下周家拜祭伯妈及其他先人。时届冬至前后,家乡风俗冬至挂山,只见祖先坟前留下了四奶奶后人挂山痕迹,心中颇为感动。感谢老家亲人替千里之外的我们年年尽孝!
忆其生前: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德则甘霖不足喻其善。邻里都称贤惠,远近咸仰惠德!孰料天不假年,七十二岁就驾鹤西归!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连天衰草,岂独蒹葭?匝地悲声,无非蟋蟀!露苔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离合兮烟云,空蒙兮雾雨。尘霾敛兮星高,溪山丽兮日午。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吾乃欷歔怅望,泣涕彷徨。人语兮寂历,天籁兮筼筜。鸟惊散而飞,鱼唼喋以响。座座孤坟,淹滞青磷。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飒飒,蓬艾萧萧,隔雾圹以啼鸦,绕烟塍而泣鬼!汉文泪血,斑斑洒向西风;小沙余衷,黙默诉凭冷月!乃仿苏轼词曰:
江城子·梦伯妈
改苏轼词

卅年生死两茫茫,常思量,永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
夜来清梦忽还乡。收油菜,正受伤。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周家冈。

杨小沙,男,汉族。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武林村人。现已经从国网湖南益阳供电公司退休。湖南省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高级经济师,国家电网公司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综合评标专家库、湖南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原国家、湖南省电监办供用电检查专家,国网益阳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专家.先后在《现代节能》、《中国能源》、《中国电业》《供用电》、《地方电力管理》、《电业政策研究》、《华北电业》、《大众用电》、《电力技术经济》、《华中电业》发表长篇通讯及论文十几篇。在《三湘文学》、《今古传奇》、《西部散文》发表过散文。在《文史博览》、《城市报》发表过文史文章,在红网和省、市公司内部网站职工文苑发表了不少诗文。
    微信呢称:闲云野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