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然山铭|揭开千年汉军燕然山战役,匈奴西行罗马崩溃之始陈秋禾

 历史探奇 2022-04-07


2017年盛夏,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杭爱山一处红色石壁上,发现了一幅摩崖石刻,苍古斑驳,字迹模糊不清。经学者仔细辨认后,确定这就是东汉大破北匈奴后的“燕然山铭”。
《封燕然山铭》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的摩崖石刻,记录了东汉年间大破匈奴之功。石刻流传千年,具体位置一直成谜。
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窦宪远征抗击北匈奴,率领三万大军一直打到燕然山,也就是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终结了中原王朝与匈奴长达几百年的战争。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随军的班固受命写下《封燕然山铭》,以记大破匈奴之功,刻在一处石崖上面。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后汉书·窦融列传》无数书传中清晰记载“燕然勒碑”,然而石刻的具体位置在哪儿,千余年来却一直无人知晓。
这块碑文,对罗马也很重要。正是因为这一仗结束了汉与匈奴两百年的拉锯战,使北匈奴一路西走,牵引了中亚草原民族西迁的连锁运动。
两个多世纪后,匈人、东哥特、西哥特一波又一波地突破了罗马边防,瓦解了西罗马帝国。
中国史家喜欢说匈人就是匈奴,西方史家却不认可。虽然从人种上来说,匈人未必就是匈奴,但引发中亚草原民族大规模西迁的主因肯定是匈奴。

图片来自网络

匈奴为什么要西迁?
2013年,美国古气候专家Edward R.Cook采集了中国青海的植物年轮数据,结合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历史,提出匈奴的西行与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 。
原来,在公元二三世纪 ,蒙古高原和中亚草原经历了长达100多年的严重旱灾,游牧族群无法生存,要么南下中国,要么西行去欧洲。
匈奴首选南下,但与两汉打了两三百年后仍无法得手,只能西行。西行的匈奴与中亚草原上同样为旱灾所困的游牧民族一起,冲向另一个繁荣的文明中心——罗马。
正好赶上了罗马的“三世纪”,摇摇欲坠的奴隶制大庄园生产被游牧民族 “踏上最后一只脚 ”,西罗马就此崩溃,再没有统一过。

图片来自网络

假如两汉没有抵抗住北匈奴的南下,东亚史与世界史都将重写。
气候成了草原民族的不可抗力 ,草原民族又成了农耕文明的巨大考验。
秦汉罗马相隔万里,都同样面临不可抗力的考验。
两汉经受住了考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