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保面包上演卡位战,桃李、达利美焙辰谁能抢占C位?

 食评方 2022-04-08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达2600.8亿元,2023年将达3069.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侧重于主食化与健康代餐特色的短保面包这几年搭上低温熟成技术、真空包装技术的“顺风车”,发展迅猛。

其中,桃李面包在国内面包行业市场占有率超过10%,稳坐国内短保烘焙市场的头把交椅。不过,2021半年报却显示,桃李面包延续一季度净利下滑颓势。另一方面,达利食品旗下的短保品牌美焙辰上半年营收却同比增长52.4%。


短保面包空间巨大

短保面包作为高成长、高壁垒的赛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赛道上看,短保面包新鲜、零添加或少添加,迎合消费升级趋势,有望进一步替代长保面包。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面包行业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其中长保和中保面包占比34%,短保面包占比大约66%,市场规模超过260亿。

此外,从消费场景来看,在生活节奏加快、西式饮食习惯渗透的背景下,短保面包便捷健康的特点符合消费者需求,因此主要的消费场景是早餐。2019年短保面包市场行业收入约170亿元,2012-2019年的复合增速为18.96%,显著高于面包行业的整体增速。未来短保在万亿早餐市场中的占比有望逐步提升,成长空间广阔。


 
桃李、达利正面“较量”

半年报显示,桃李面包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39亿元,同比增长7.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亿元,同比下降1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8亿元,同比下降13.69%。

对年报业绩,桃李面包在半年报中解释称,“去年同期受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影响,公司各项成本费用低于本期;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促销活动相对较少,返货率及折让率都低于本期”。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桃李面包业绩下滑趋势明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基地加市场的重资产模式对桃李面包净利润有一定侵蚀;另一方面商超渠道人流量有限、产品损耗大也影响其业绩增收。


与桃李面包的下滑颓势不同,达利食品的短保面包品牌美焙辰却表现亮眼:上半年实现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52.4%。事实上,达利是在2008年才切入短保赛道,依托达利食品在产能、渠道以及研发上的优势,站上风口的美焙辰,实现了快速发展,三年时间就成长为了一个营收超过10亿元的大单品。

对于桃李面包和达利食品在短保领域的短兵相接,朱丹蓬表示:“这两个品牌都属于共享渠道这样的一个模式。跟烘焙店不一样,基本上他们所有的销售都基于商超的一个销售。相对来说,桃李整个市场的面会更广一点,那整体来说两者的差异化并不大。从未来的一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短保是一个方向,它对于品牌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越是短保,它对于整个销售周期的这个要求就越高。”
 
赛道挑战者众多

事实上,桃李面包业绩颓势与其在部分南方子公司的亏损扩大不无关系,这也被业界认为桃李面包南下扩张或许会遇挫。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桃李面包主要控股参股的37家公司中,有17家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公司多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目前市场态势下,桃李面包的产品品类、产能以及渠道等,相对来说暂时尚不具备足够宽的“护城河”。公司以面包为主,另外有月饼、粽子等季节性产品作为辅助,产品结构虽然简单清晰,主力产品品类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短保烘焙行业里各路入局者,对桃李面包冲击不小:华北的全球知名品牌“宾堡”、华东的外资品牌“曼可顿”耕耘当地,以及华南地区扎根多年的香港品牌“嘉顿”,都是公司全国化扩张进程中的劲敌。除达利以外,三只松鼠、盼盼、良品铺子、盐津铺子都已经先后入局,短保面包市场“硝烟四起”。


不过,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展望下半年,桃李面包渠道反馈7月维持双位数增速,全年双位数增长可期。在利润端,下半年桃李面包计划通过精准配送,提升日配、一日两配的比例,降低返货率,同时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利润率有望继续改善。

如此看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桃李面包能否扭转颓势,保住市场份额、达利的美焙辰能否乘胜追击,一切都是未知数。
 


·END· 

 关注我,给你更多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