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屯里南井的故事

 新用户82177594 2022-04-08

在金山新村南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志愿者都是齐心协力,牢牢把关,出入人员必须亮两码和核算检测报告,否则不得进出。忙的时候大家一起上,检查的检查,办证的办证,对不履行手续的人员单独进行劝导,对要求回外省的人员请求公安部门协助,妥善处理好疫情期间百姓衣食住行。

闲暇的时候,大家也会聊聊天,谈谈家乡风貌,说说徐州的名胜古迹。

一位家住路窝村的救援队队员问我知不知道屯里南井,我就讲了一段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往事,当时要不是屯里村书记马相山为了这口古井四下奔走,这口古井早就被埋在了三环路下。

屯里古井

1992年6月份,徐州市三环路总指挥部的李相海带了一个人来到办公室,介绍身边的这位是奎山乡屯里村书记马相山,我赶紧倒了两杯水,让两位坐下来慢慢说。

马书记讲,村里有口老井亟待保护,因为这口井是村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目前被划在三环路道路红线里面了,面临填埋,这口井要是没了村民吃水是个大问题,能不能把这口老井保留下来?

三环路建设本身就是造福于民的,不能因为修建三环路让一个村庄的百姓没有水吃。然而,三环路道路红线定桩工作已经完成,保留这口井无疑是要修改三环路施工图纸,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我当时感觉把这件小事直接给领导汇报不太合适,就让马书记找郊区政府,让郊区政府打报告给三环路总指挥部,由市领导来批示,谁知李相海早就想好了点子,让我在办公会上汇报为好,并说,行就行,不行就算。

第二天上午开办公会,实际上那天就是一个碰头会,三环路工程紧迫,从上到下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坐下来开会的时间都没有,大家都是站着给领导汇报工作,有事说事,没事点个头,办公效率极高。我趁机就把这件“小事”汇报给了李仁副市长,李市长说:“你去找宋寿林,如果增加的工程量不大,就把这口古井保留,如果增加的工程量大了,考虑另外给屯里村打一口井。”李市长讲话干脆利落,对这口古井是否保留做了指示。

随后,我就找到宋处长,他当时是三环路施工处处长,没想到他一口就回绝了,他说:三环路的图纸谁敢变动啊?我是不敢。再说那个地方是个山坡,往南移的话,估计要增加工程量,沛县施工队资金紧张啊。

三环路施工留下的开山痕迹

接着我就把宋处长的意见给李相海讲了,李相海和宋处长都是交通局的,两人是上下级关系,因此他又去了宋处长办公室,不大一会,李相海面带笑容回来了,让我给马书记开一个介绍信,让他去规划局落实图纸变更。

之后,马书记来来回回跑了一个多月,得到的信息是沛县施工处的负责人马贤相预算了一下工程量,有增加但增加不多,于是图纸变更的要求得到落实,三环路道路红线在屯里村南侧往南滚动5米,于是这口古井才得以保留下来。

屯里古井记

一件事遇到三个人,三个人名字当中都带相,马相山、李相海、马贤相,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不积极地对待这件事情,这口古井都保留不下来,真是无巧不成书。
当然,没有李市长最初的指示这口古井也肯定保留不下来。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徐州屯里古井记》没有记载李仁副市长的指示,也没有记载马相山书记的功劳,内容确实不全面,留下了一点遗憾。

原屯里鱼塘

故事可以到此为一个段落,但是还有两件事情让我难以忘记。

古井保留下来以后,马书记出于感谢,送给个别人一些鱼票,一张鱼票可以钓20斤鱼。屯里村在奎山乡23个自然村中是一个比较穷的地方,有点副业也就是这几个鱼塘。钓鱼的地方就在云龙湖玉带路南侧,以前这里是一个连着一个的长方形鱼塘,现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大水塘。

由于我不会钓鱼,也没有鱼竿,所以就婉言拒绝了。后来看报纸,有个人钓鱼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鱼线甩到高压线上,导致当场身亡。所以对这儿的鱼塘印象特别深刻。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难忘,是后来去南三环看工程进度来到屯里村,村里的一位老人告诉我的,说的是马相山书记有个叔叔,人高马大,会摔跤,他听说日本人在泉山窝里摆摔跤擂台,就去打擂。日本人自以为摔跤厉害,对外讲谁要是赢了就给一碗米。马相山的叔叔当真了,第一个回合把日本人重重的摔到地上,第二个回合摔得日本人差点没爬起来。他哪里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日本人赢了才给一碗米。谁知等日本人爬起来后,端着刺刀就冲马相山的叔叔奔了过来,马相山的叔叔那是没命的跑啊,脚底下抹油——一溜烟就无影无踪了。日本人出尔反尔,背信弃义。说起此事,老人眯着眼睛的笑容让人感觉到非常解气,摔的好。







谢谢收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