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在做图表,其实你根本不懂数据可视化

 昵称62029159 2022-04-09

在这数据爆炸的时代,人人都在说数字化转型,想着怎么从海量数据中获取价值。于是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开始火热。在一些大众传媒的科普中,似乎可视化就是用图像去展示数据这么简单。事实并非如此,那一起探究一下,什么才是可视化?

一、正确认识数据可视化

传统认知中,数据可视化就是用图像代替文字,进而更直观地去展示数据的一种方法。

这样的理解并没有错,但也只是停留在数据表达方式这一层面,数据可视化更重要的是如何传达出数据的潜在规律和价值,帮助人们进行合理决策

举个例子,现在要对一家公司上半年的利润额进行分析,如果只是用图表简单罗列每个月的利润额数据,老板可能只看到利润额逐月增长。

文章图片1

但是加上环比增长率指标后,可以发现利润额增速一直在放缓,这时候给老板的第一感觉是,企业效益后劲明显不足,肯定是经营过程中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找出原因。

文章图片2

所以数据可视化并不是将数据转成图像进行表达这么简单,展示出数据存在的问题和价值也是重要的。

二、如何做好数据可视化

其实不管是查找网络上的资料还是翻阅可视化相关的书籍,基本上还是理论居多,如果抛开数据场景实践,只谈理论是很难帮助分析师们形成完整的可视化方法体系的。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帆软官方的可视化指南(文末查看获取方式),这份指导手册由帆软多年的Demo实践经验积累而成,我们将真实案例中遇到的问题沉淀成方法论,旨在给分析师们提供丰富的可视化学习资源。

可视化指南中将做好数据可视化的方法总结成了16个字的设计流程,分别是:明确目的、选择图表、视觉设计、突出重点。

文章图片3

step1:明确目的

明确目的一句话概括就是:给什么人看什么指标。

在分析之前,我们要搞清楚受众是谁,他们有什么问题要解决,需要制定哪些指标传递出什么价值。

同样是进行财务分析,如果是给投资人看,要着重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而给老板看,要着重利润、成本、现金流动等要素。

所以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根据用户角色和场景,规划好相关指标,确保你做出来的是对象想看的。

想要了解更多“数据分析目的”,请到文末查看

文章图片4

step2:选择图表

图表是展示数据指标的工具,一个合适的图表能让报表使用者快速发现数据中的问题,反之选错图表会让使用者对数据产生困惑和疑虑。

那么什么才叫合适呢?打个比方,就像穿衣服一样,同样一套衣服,可能给瘦的人穿可要比胖一点的人穿效果要好很多。

选择图表也是这个道理,不同的图表有各自适用的指标类型,甚至对数据量也会有所要求。所以在实际数据分析场景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最合适的那一个。

想要了解更多“如何选择图表”,请到文末查看

文章图片5

step3:视觉设计

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内容时,会先动用部分脑力来理解它所包含的信息,然后再决定是否深入了解。

视觉要素正是大脑优先进行处理的信息,所以一份具备吸引力和良好阅读体验的数据报表一定要“有料”。

通过添加和优化视觉元素,让数据表达更加生动有趣,让报表受众从枯燥的海量数据中得到释放。

举个例子,同样是用饼图去展示膳食营养结构,下面两张图表您会选择哪个?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右边那个吧。

经过视觉优化的图表不仅美观更可以加深用户的记忆,实际数据分析场景中,我们需要考虑布局、配色等多个影响视觉感受的因素。

想要了解更多“页面布局怎么做”,请到文末查看

文章图片6

step4:突出重点

实际项目中,大部分客户的想法是页面展示的信息越多越好,当你直译客户的这种需求时,页面设计出来就是什么信息都有,但客户想要的重点信息却不能有突出显示。

相比复杂的数据展示,用户往往更期待让人一目了然的简单设计,所以实际设计场景中,需要考虑如何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关键信息。

当然设计从简并不是简单的删除信息,而是要用清晰的逻辑去除非必要的干扰信息,突出重点部分,使用户产生更好的体验。

举个例子,折线图存在多系列数据,且每个系列颜色不同,这个时候建议高亮重要数据,其他数据默认置灰,达到突出重点信息的效果。

想要了解更多“如何降低认知负荷”,请到文末查看

文章图片7

以上就是本期精耕细作可视化的所有内容了,希望看完本文能让您对数据可视化设计流程有大致的了解,更多可视化内容可前往可视化指南获取哦。

下期内容预告:培养数据思维,选好数据指标

评论并私信回复“可视化指南”,即可获取完整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