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讲于2021年4月2日) 点击上方按钮 敬请收听收看
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 若非和颜悦色,不能称之为孝(一) 《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讲的是,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子女能做到经常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很难。有了事情,年轻人替他们去做,有了酒食,让长辈首先享用,难道这就可认为是孝了吗?” 本章继续论述孝道,同样说的是孝要注重内涵,而不应停留在表面。上章讲的是敬,敬应体现在态度上。若言自己能尊敬老人,有劳作的事情也能替父母去做,有好吃好喝的先让父母用,但是说出来的话、表现出来的神情却让人难于接受,这不能算孝。可见做一个孝子也像做学问一样,是没有止境的。 孔子对弟子的教导是有针对性的。子夏性格耿直,有正义感,但对待父母乃至长辈缺乏温和的态度,本章是根据他的缺点进行启发的。在实际生活中,有这方面不足的人都该反省一下。 《礼记》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见,对父母和颜悦色乃是基于对父母深深的敬爱。当知,说起来对父母和颜悦色并不难,但要做到却非常不易。一时做到也不难,难的是能一直做下去。有的人对父母的“孝”做的不错,但“顺”做得不够。对父母生活上关心做的不错,但在和颜悦色上做得不够,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 自己对父母是什么态度,不可能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这是一种家风传承。我见过一些做子女的,对待父母那可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父母说话那可真是和蔼可亲。我对这样的人不仅高看一眼,而且对他的前途也非常看好。反思我在对待父母上,虽从没有顶撞过,但在和颜悦色方面也有不小的差距,想起来很是遗憾。 子不语,怪力乱神 ![]() ![]() ![]() 微信编辑:杨国清 王 跃 视频编辑:洪 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