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铁乘务员是怎样练成的?

 铁道之旅 2022-04-10

随着京津城际列车在2008年的一声鸣笛,中国铁路拉开了高铁时代的序幕。13年间,一支支形象靓丽高铁乘务员队伍活跃在列车之上,成为中国高铁列车服务的“金名片”,更以“润物细无声”般的优质服务陪伴旅客出行。

G1次列车乘务繁忙

G1次列车/北京铁路供图

5月4日早上8点40分,金色的阳光散落在北京南站站台上,即将开往上海虹桥的G1次列车已驶入站台,静候旅客到来。这时,列车长屠俊山紧张有序的行前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屠俊山:“因为我们这趟列车的车底进站台后,车站很快就会让旅客进站,所以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不超过10分钟。我们要提前在车下进行准备,把服务备品先准备好。列车进站之后,进行车内服务准备,补充消耗品和服务设备,进行设备检查等。”

行前准备结束后,大量旅客陆续进站,屠俊山回到站台上,引导他们快速上车。

旅 客:“您好,我从哪里上车?”

屠俊山:“我帮您查一下。您是14号车厢,往前走,拿好身份证。”

旅 客:“谢谢您!”

屠俊山:“客气了,您拿好行李。”

早上8点58分,G1次列车即将发车。屠俊山一路小跑上车,在登车前检查完毕后发出开车指令。

屠俊山:“G1次列车请关门……”

上午9点整,G1次列车缓缓驶离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站。列车刚开动,屠俊山又忙碌起来,开始进行第一次列车巡查工作。

屠俊山:“先生,您的口罩要戴好。”

旅 客:“好的,不好意思。”

屠俊山提示旅客戴好口罩/记者拍摄

屠俊山整理行李架/记者拍摄

正值“五一”假期出行高峰,列车上几乎满员。身材高大的屠俊山快步在车厢中穿行,眼睛上下打量,不时地向旅客发出提示。整列10多节车厢的巡视工作,往往要花费半个小时以上。

屠俊山:“一定要把行李摆放平稳,防止运行中行李掉落,砸伤旅客;针对取用热水的旅客,车内要做好防烫伤提示;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旅客的防疫提示。”

屠俊山检查灭火器/记者拍摄

今年28岁的屠俊山,从2014年起加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客运段津沪车队。2019年,他从乘务员成长为一名列车长。对于这份工作,屠俊山有着一份独特的情愫。

屠俊山:“我曾经服务过一名重点旅客,她是一位60多岁的大娘,刚做完手术,需要从上海回京。我内心是万分担心的,怕她乘车途中会有什么不舒适,一路上都提供了重点帮扶服务。到达北京南站前,我们联系好便捷出站服务。大娘握着我的手说,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好了!每当节假日,她都会给我发来节日的问候,令我很难忘。能够确保千千万万旅客平安回家,做再多都是值得的。”

静音车厢特色服务

作为京沪高铁的标杆,2020年12月24日起,G1次列车开始试点静音车厢,为旅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出行服务。

旅 客:“我想问一下这有没有插座?”

张方圆:“有,在您的座位底部。”

在G1次列车3号静音车厢内,乘务员张方圆正轻声细语地为旅客解答。静音车厢门上和车厢内都张贴着提示标志,广播音量也被调低。

张方圆:“开车之后,我会将静音车厢两侧的门调成自动开合状态,维护车厢内安静的乘车环境。静音车厢的广播音量比较小,我会为重点旅客进行到站提示服务,还包括接水、安放行李、提供咨询等服务。”

静音车厢提示标志/记者拍摄

张方圆服务儿童旅客/记者拍摄

在静音车厢遇到孩子吵闹等特殊情况,张方圆也早已备好“妙招”。

张方圆:“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小孩哭闹不止、有旅客接打电话等,我们在4号车厢准备了预留了几个席位,专门为需要换座位的旅客准备。”

张方圆检查静音车厢行李/记者拍摄

担任乘务员近6年来,张方圆见证了中国高铁的一次次提速和飞跃。

张方圆:“2018年,我开始值乘复兴号列车,就觉得发展得很迅速,心里很感叹。自己能成为复兴号的一员,非常幸运。我时常会把自己带入旅客的角色中去,感知他们的需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乘务服务“不简单”

李士平提示旅客放好水杯/记者拍摄

李士平检查车门/记者拍摄

在京沪高铁G1次列车上,乘务员各个精神饱满、形象靓丽,即使快步穿梭在高速移动的车厢内,他们也能如履平地,面戴微笑。乘务员李士平说,这要得益于上岗前夜以继日的刻苦练习。

李士平:“在上岗前,我们都会进行形体训练,像站姿、走姿、蹲姿都是经过培训的,确保我们在车上工作的时候有良好的状态。我们还在途中随时关注旅客动态,预判旅客需求,及时帮助旅客。”

李士平查看大件行李/记者拍摄

李士平是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工作5年来,她凭借流利的口语帮助了大量外籍旅客。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到来,李士平也做好了迎接各国旅客的准备。

李士平:“咱们这个车上,提供WiFi网络是服务亮点,我经常会告诉外籍旅客如何进行注册和登陆。在外籍旅客上车的时候,我会进行欢迎和问候,比如: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an, Welcome to take the train. 这样让外籍旅客感受到中国高铁乘务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热情。我很热爱这份工作,因为我可以帮助其他旅客,实现自我价值,很值得。”

打造中国高铁服务体系

京津城际首发列车长徐颖/北京铁路供图

中国高铁服务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2008年,随着中国首条高铁京津城际首发,高铁乘务员走上了服务舞台。京津城际首发列车长、现任天津客运段京津城际车队长徐颖感叹道,各项服务标准都在逐步提升。

徐颖:“我们当时的服务也是摸索着来进行,以前旅客就是能上车、有座位、能到站就可以了。现在需要乘务人员的服务紧跟上旅客需求,对于重点旅客要及时帮助。随着高铁线路不断开通,我们也在不断挖掘服务精髓。实际上,不见面的服务也很重要,在旅客上车之前,车厢的卫生环境就要整齐划一。”

13年来,中国高铁已打造出一套标准化服务流程和培训体系。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客运段担当180多对列车,所服务的线路已覆盖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年服务旅客量达7000多万人次。

1:1仿真训练车厢/记者拍摄

心肺服务训练/北京铁路供图

形体训练/北京铁路供图

针对乘务员培训,天津客运段的曹庄实训基地拥有1比1仿真列车、语言实训室、形体训练室等特色培训设施。天津客运段副段长周斌介绍,这些设施大幅提升了培训效率。

周斌:“原来,乘务员日常培训是老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听。现在直接上仿真车厢练习,这两个车厢都是按1比1的比例仿真制造的,功能齐全。列车员等于上车培训,包括培训应急演练、心肺复苏、服务礼仪等。这样来讲,大大缩短实习时间,提升了培训效率。”

13载春华秋实,13年攀登创新。伴随着中国高铁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铁客运服务也从青涩走向成熟。多年来,高铁乘务员的优质服务如丝丝细雨,源源不断的浸润旅客的心田。相信在未来,他们将继续为中国高铁服务发展续写新篇章。

记 者 | 孙 媛

编 辑 | 赵明聪

主 编 | 程 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