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其中原由为何,谁知?

 华民 2022-04-10

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阅红楼,女不见西厢。相信不少朋友都听到过这句话,可是一问这其中的原由是什么,大多数人都表示,只听说过,但具体原因还真不了解。

有人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就是:水浒一书有“强盗说”之称,少不看水浒,因为水浒教人造反,里面的人物多是打打杀杀,意气用事, 少年人血气方刚、易于冲动,怕年轻人学坏。

而老不读三国,是因为三国时代的权谋相争勾心斗角,对于一个阅历毕生的老者来说,会增加谋略智慧,也就是说老人会越来越坏。所以才有这种说法。

虽然不知道这到底靠不靠谱,但是一位孩子的话却让我开始思考,这其中的原由了。

上周末到朋友家做客,看见朋友家的孩子正拿着一本经典名著《水浒传》,我一时兴起,就向他提了几个问题,我问他读了《水浒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可以简单的谈一谈吗?他一本正经的反问我:武松为什么要打死老虎,老虎不应该是保护动物吗?为什么梁山好汉路途中杀了这么多人,还要称他们为英雄好汉?武松杀死潘金莲,掏心挖肝,血真的溅满鸳鸯楼了吗?这会不会太残忍了。我哑口无言,他的回答确实让我大吃一惊。一时我也没办法回答,我想这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失败。

不过回来之后,我也开始认真的思考,到底该不该让孩子读名著。我想这是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老师在网上发出“不让孩子读四大名著”的呼声,呼声一出,就引发的社会争议,不少人都怀疑这种说法,但是真的毫无道理可言吗?我想在听了孩子这要的反问后,我们都应该认真的想一想,孩子到底该不该读名著了。难倒教育说我们要倡导孩子学经典,读名著,家长们就一股脑的让孩子读吗?但这样所谓的经典名著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好吗?

别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被我们所谓的经典,蒙上一成黑纱。别再让孩子承受名著带来的阴影了。

来看看不让孩子读名著的四大原因:

原因之一:名著以刻画人性深刻著称,其中不乏许多对残酷人性的描写,对心理尚未成熟的孩子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以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为例,这通常也是中国家长最爱给孩子选购的名著之一。一位妈妈就吐槽过,孩子要求她讲水浒故事,她思考很久,发出这样的疑问“我要如何跟她讲这些梁山好汉把过路的客人杀死,抢走车子财物?要如何跟她讲李逵杀死了扈三娘全庄,强把她嫁给矮脚虎?我更是要如何跟她讲武松杀嫂,血溅鸳鸯楼?”

原因之二:名著往往格局庞大,涵盖面广,叙事宏大,没有针对处于少年儿童阶段的孩子阅读和心理需要,毕竟名著不是童话,而是写给大人看的。

就拿《红楼梦》说吧,《红楼梦》以宝黛钗三人感情线展开,加以磅礴的叙事背景,出场人物高达721人。成人都没办法弄清这复杂的结构,更何况是孩子呢。外国名著如《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等,同样也是叙事宏大,故事背景复杂的巨作。年龄幼小的孩子很难去理解这些人物盘根错杂的关系,也难以搞清楚故事脉络,这不但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让孩子难以收获很好的阅读效果。

原因之三:名著通常是“大部头”作品,篇幅宏大,心性未定的儿童缺乏耐心,阅读往往虎头蛇尾。

一本厚厚的名著,孩子难以做到走哪儿带哪儿,也不可能随时阅读,而名著往往不是一两天就能读完的,这需要每日的坚持,这对于要上学还得上各种特长班的孩子来说,非常困难。如果买删减版本,这样名著中想表达的一些深刻的内涵就无法体现,读了也相当于白读,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原因之四:文白夹杂,超出范围,难以理解。

中国的古典名著由文言文或文白相间的语言撰写而成,外国名著翻译也遵从他国语言叙事风格,往往是成人化的,这些都使孩子独立阅读具有困难。在一些对市井生活描写较多的名著中,甚至包含很多粗鄙用语,这对孩子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你也可以举出要让孩子读名著的四大理由。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希望的是在孩子宝贵的童年、少年时代,为孩子选择最合适的读物,而不是忽视孩子真正的阅读需要,选择未经挑选的名著,来迎合所谓的经典教育,这才是家长真正爱孩子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