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川黔行之海龙屯

 hbandy 2022-04-10

贵州 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上开发过晚,建省也是在明初的事了,更多的旅游资源是自然风景,人文文化景区很少,海龙屯绝对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景观了,加上2015年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更是 贵州 游的必到之处了。
8月3日从 贵阳 返京,途经 遵义 ,正好来看看海龙囤。车停好,却要走好远的路才到售票处,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强迫游客去逛各种商业店铺,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大多数店铺都是大门紧闭,为数不多的开门营业的也是门可罗雀。

烈日之下走了好远才到游客服务中心,买票入内,门票倒是不太贵,加上摆渡车才100元,可以接受。坐上二节车厢的摆渡车,直奔景点,车上只有4名游客,看来到这个地方来的游客真的是不多。车到山脚,开始爬山。海龙屯的地势与 抱犊寨 有些类似,都是山势陡峭,顶部相对平坦,易守难攻,这也是当时播州土司杨氏把最后的大本营设在此处的原因吧。
正赶上这几天高温,烈日当空,空气湿热,不一会儿就汗流满面了,而且山脚到山顶的相对高差有400多米,在这样的天气里爬山还确实有些挑战。不过当看到了公元1600明朝的军队攻破海龙囤后就一直保持原样的古迹的时候,心里还是激动异常,仿佛眼前出现了明军冒着枪林弹雨往上强攻,上面的土司兵勇利用地形优势竭力保卫的情景。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要通过铜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每个关隘都是关墙耸立,铜墙铁壁一般,特别是飞虎关前的36步台阶,每级台阶都高半米以上,用巨石砌成,平常人爬上去都有困难,更别说是从下往上进攻了,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事实上当时明军在此往上攻时,死伤无数也没有攻破飞虎关,最后没办法才设计从后山往上攻破的。

从飞虎关往上是一段被称为龙虎大道的相对平缓的路段,连接下面的飞虎关及上面的飞龙关。现在飞龙大道上有木板保护,但在播州之役后,此地被泥土掩埋,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被清理出来。在有台阶的地方可以看出台阶不是另外用石头铺就的,而是从石崖上直接凿下去而后打磨的,不得不感叹当时所费的人力物力之大。

经过陡峭高耸的飞龙关,就算正式进入了山顶的生活区,飞龙关其实就是生活区的城门之一。之后还要经过保存最完好的朝天关及飞凤关。山顶生活区大部分已被稠密的林木所覆盖,但可以相像,当时山顶生活区内至少生活着上万人的部队,就应该是一片繁忙景象。顺着林间的小道走到了新王宫,就是当时杨应龙生活的王宫,现在地面建筑荡然无存,但地基及格局清晰,部分地区还有高出地面的墙壁。可以看出,当时这里应该是守卫森严,金碧辉煌的所在,可惜当明军攻破此处时,杨应龙也带着二个小妾在其中的一个房间里自杀而亡。

看完山顶建筑,本应前往后三关,即明军突破土司防线的地方,但去完后还要原路返回,太费时间了,就带着些许遗憾下了山。按计划,今天还要赶到 四川 达州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