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介 | 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

 知耳尐爾後勇 2019-03-21

海龙屯位于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双龙村民组境内的龙岩山上,又被称为龙岩屯,距遵义市主城区28公里。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度的斜坡北段,雄踞在巍峨的大娄山东支的龙岩山上,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公里。屯上前后建有九关。屯前有六关,分别是: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建有三关,分别为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九关之间,各关有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别有一番气象。屯顶建有衙署和练兵场等建筑,规模宏大且壮观。

遵义古称播州,唐末时,由于唐王朝衰败,地方上藩镇割据,军阀林立,南昭国(今云南)侵占播州,山西太原人杨端在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领兵平叛,自此拉开了杨氏家族世袭统治播州长达725年的历史,直到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播之役宣告结束统治。

海龙屯这座古军事屯堡就是杨氏土司统治期间这段历史的见证。其蕴含和传承的文化源远流长。

2014年初,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贵州省播州海龙屯土司遗址、湖北省唐崖土司城遗址和湖南省永顺老司城遗址联合代表中国土司遗产,作为中国201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经过2年的保护和修缮,遗址的关键部分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部完成,文物本体的修缮和相关工作均已竣工,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也已编制完成。

20149月,世界文化遗产评估专家对海龙屯土司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验收评估,201574日在德国波恩宣布申遗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碾坊湾

铜柱关

铁柱关

铜柱关像一个身披铠甲的勇士,守卫着南面的入屯通道,它与北面的铁柱关形成犄角之势,紧锁着入屯的南北大门,关上有箭楼,城墙从铜柱关向左延伸到腰带岩悬崖,向右延伸到铁柱关,再由铁柱关笔直而上至三十六步天梯与飞虎关相连。

连接铜铁二关的城墙高数十米,探身下看,只觉头晕目眩,心惊肉跳,关隘成拱卷形,高约5米,整个关隘全用巨石砌成结构巧妙,造型美观,强度很高。

铜铁二关关名匾额在平播之役时遭受毁坏,连接两关中间的这一地带是播军的兵营所在地,平播之战时,这里又是播军的前沿军事指挥中心。由于城墙坚固,关隘紧锁,确似铜墙铁壁一般,铜铁二关因此而得名。

飞虎关

飞虎关,此关又名吊桥关,关隘建在悬崖峭壁上,关前有两丈多深,一丈来宽的壕沟,关下设有吊桥,吊桥与三十六步天梯连接。此关建在绝壁上,犹如猛虎跃涧之势,因此叫做飞虎关,进入关内,一条用人工开凿的古道呈现在我们面前,他就是龙虎大道,此道连接飞龙飞虎两关。全长四百七十四米,沿山开凿而成。道壁开有排水沟。道旁有城墙,可惜遭到战争的破坏,只留下最底层基石供游客们凭吊。

可想当时战争是多么的残酷:石壁上滴滴答答的流水,好似杨氏土司还在流着沮丧的眼泪。龙虎大道经过了四百年的风雨侵蚀,泥石流厚达两米余,九九年通过清挖,古道才重见天日,他是入屯的军事通道

三十六步天梯

从铜柱关至此平台,七十二步石梯盘曲而上,从平台至飞虎关下的吊桥,三十六步石梯呈四十五度斜直而上,每节石梯长约六尺余,宽约二尺五,高约两尺。两边各有两尺多高的锯形护栏。那么杨应龙为什么要修三十六步天梯呢?

原来杨应龙非常迷信易经学说,他是以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宿所建。天梯与吊桥,飞虎关连成一体,造型美观,气势磅礴,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军事设施。它高架于山梁绝壁,象征杨氏王权至高无上。他为什么要修这么高这么陡这么斜呢?

因为它是攻防体系的军事设施,这样的修砌主要有三大功能:一,天梯建立在裸露的山梁上,如果修成平行,山洪暴发,容易冲毁基脚,修成斜形可以排水,增强天梯的牢固性;二,能够缩短台阶的跨度,便于攀爬;三,增强滚木礌石的冲击力。

龙虎大道

连接飞虎关和飞虎关之间的重要军事通道,称龙虎大道,系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一条登屯通道,全长292米,宽1.5—4米,主要功能应是作为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藏兵之地。

大道外临悬崖,上筑有女墙,沿山逶迤,下临沟谷,倚崖凿壁而成;内侧凿有排水沟。既凿通了道路,又取得了筑墙和关隘所需石材,可谓一举两得。平播战役后被淹没于地下,1999年重见天日。通道岩壁现存当年修建通道时留下的钎眼遗迹,这些钎眼遗迹的发现,对研究明代时期播州生产力水平、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工程建设状况政治以及军事有较高科学价值和历史。

飞龙关

雄伟的飞龙关傲然挺立,它是入屯通道上最险要的一关。关高约十米,关门正中“飞龙关”三字完好无缺,每字二尺见方,是杨应龙亲笔手书。笔画刚劲有力,右边靠杀人沟的关隘石墙现已坍塌,传说是明万历二十八年六月初五日夜晚五更时分,明军对海龙屯发起总攻,对面炮台山上中军炮台虎炮怒吼,轰隆一声,一发炮弹击中飞龙关右侧石墙,石墙坍塌,遗留至今。

杀人沟

杀人沟地理上称为“叵立谷”。其最深处大约350米,由海龙囤接待站处斜坡向下连接白沙河。为何得名杀人沟?

民间有两种说法,其一:杨应龙修建海龙囤心切,制定了要求民工“明天食米一升,鞋坏一双”的督促政策,加大了民工的工作强度,如果不达标就处死抛尸杀人沟。其二:1600年明军攻破海龙囤,共斩杨应龙土司兵22617人,这些人被抛尸于杀人沟。400年岁月流逝,真相还待继续解密。

朝天关

朝天关是屯前六大关隘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道关隘,关名、落款清晰可见,它建在屯前峡谷上,为海龙屯平添了几分杀气,又给杨氏土司增加了几分威严。

再看关隘,巨石砌成,石块重达几百甚至数千斤。石与石之间的粘合物是采用山上猕猴桃的根茎捣烂后加清水浸水形成一种粘液,加上生石灰,糯米面,桐油搅拌而成。结构紧密,强度很高。历经战乱和四百年来的风雨侵蚀,仍巍然耸立,不减当年雄姿。

飞凤关

飞凤关是一组建筑群,它不同于前面的所有关隘,他的关顶上有箭楼,下设厅堂。厅堂前面有两道门,靠右面的一道是从飞凤关通向朝天关的箭楼上,再有朝天关的箭楼通向转山上的阁楼。左边的一道门顺着阶梯而下,穿越朝天关,再到飞龙关。

飞凤关内有杨应龙亲笔书写的严禁碑一口,全称是“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囤严禁碑”全碑387字,颜体楷书。飞凤关是进入海龙屯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稽查防奸的最后一道屏障。平播之役时,又是播军的前沿军事指挥中心。


新王宫,传为由明代播州土司杨应龙建造,但根据海龙屯文物考古队领队、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考古学博士李飞的考古手记“新王公出土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万历年制”等铭款的青花瓷器,表明新王宫确应为明代建筑群。可以肯定,这里正是杨应龙最后的居所,但其未必为应龙之首创。如此庞大的建筑群,要在杨应龙主播的20余年间完成,是不可想象的。从宣德到万历,间隔了100多年。宣德瓷器的出土,表明新王宫可能在宣德年间(1426-1435)便已具规模,历经数代播州土司的修整,方有杨应龙时的规模,亦即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新王宫的考古发掘,也被评为2012年全国十考古新发现。

新王宫是土司在战争时期的政治中心,具有衙署的功能,其格局也与同一时期的衙署比较相似,同时兼具休闲、憩息、生活等功能,有殿宇、宫室、厅堂、亭、阁、池、仓库、营房等,在飞凤关中看到的“严禁碑”上所说的“总管厅”就位于此,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

建筑群以东面进口多级垂带踏道为中轴线,呈两翼展布,由下至上,五重平台,天井贯通。现保存的殿宇石基台宏大坚固,最大的面阔50米,石柱基础直径达0.5米,主要建筑室内陆平铺40厘米见方素面青砖,天井以石板铺砌,做工非常精美。

明代建筑群遗址主人的“宝榻”在正对面的海潮寺内。

不过,海潮寺并非杨氏遗迹, 而是在平播战争结束后,1600—1603年(万历二十八年-万历三十一年)由时任遵义兵备道副使的傅光宅主持修建。根据出土碑文,明末、清乾隆年间、民国时期曾进行过修复,现存者为民国时期建筑,建筑样式为“一口井”(四合院),即由上殿、下殿、左右厢房四面围合,中有天井,庙里的菩萨用木头雕成,活灵活现,小孩一般不敢去。1960年“四清运动”时,海朝寺的左右厢房和下殿被拆除。2014年,因申遗工作需要,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现场全称指导下,对海潮寺作了按照“以旧补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进行了修葺,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工期、技术、效果等方面在全国具有典型代表性。

万安关

万安关建于屯西面,是屯后防御工事的三关之一。坐东北向西南,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带吊桥的石结构城门,残高5.58米,面阔9.65米,进深5.88米。关前残存石踏步三级,壕沟堆积淤土。墙体鼓胀严重,左侧垮塌。关存墁地砖一方及部分压面石。万安关匾额仅存“安关”两字依稀可见,此关设有吊桥,为吊桥关。

西关

西关位于后关东侧,坐东南面西北,为海龙屯西面第二道关口,与后关一并形成土城。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券顶门洞,在门道中部两侧各有一券顶耳室,为吊桥关。现残高约6、洞口宽约2.1、面阔约22、进深约8.4米。现城门一侧城墙部分坍塌,拱顶有坍塌形成的空洞;木构箭楼已毁,尚存石柱础7个。

后关

后关位于海龙屯西端,是西路第一道关口。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坐东北向西南,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残高4、面阔13.2、进深2.25米。其上有木构连廊建筑用于连接两侧的土质城墙。现城门单薄,有坍塌现象,两侧土质城墙仅存残段。

绣花楼

绣花楼遗址,位于屯南城墙外山口下方,是一座秀丽的小山,山顶为平地,占地约40余平方米,下临百丈悬崖, 悬崖上,杜鹃林木郁郁葱葱,春来时,繁花似锦,风过处,落叶缤纷。当地人传说为杨应龙二小姐阁楼。绣花楼面杜鹃簇拥,古树遮掩,一面下临深谷,风景幽幽。

传说杨应龙的二公主杨真瑞是播州有名的美人,生得貌若天仙,情赛西施,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但她地位显赫,锁在深闺,每天只能在丫环的陪伴下流连于绣花楼。播州青年闻说都纷纷慕名而来,在绣花楼对面的山上想一睹公主的芳容。但峡涧相隔,远远的能看得见人、听得见声就是走不拢,只能山歌传情。

久而久之,来和扬二公主对歌的青年们把对面山腰上踩出了一块约有二、三十平方米大小的平地,这块至今还十分醒目的平地人们给它取名“望仙台”。

海龙屯全景

更多内容请前往海龙屯

微信号历史推送消息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