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里的味道,地道的老北京卤煮火烧,只有宣武南横街这家最讲究

 whhbjh 2022-04-10

在咱北京,卤煮店遍布大街小巷,味道不同,人气各异,地道像样儿的卤煮店,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大部分都名不副实,也就北京土著口中的卤煮店都还不错,那么怎么才算得上是一碗正宗的京味儿卤煮呢?就拿小肠陈来举例,他家的卤煮在老北京人口中,口碑一直都很不错

想鉴定一碗卤煮地不地道,并不复杂,老北京人手把手教您,首先头一个要说的是火烧,打小儿在北京土生土长,打小儿咱就知道,正宗的火烧应该是死面儿的,切完了以后照样光滑,但外面卖的火烧,北京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里边儿加了酵母,上面全都是小眼儿

加了酵母以后,让它变成半发面儿,因为半发面儿火烧好熟,而且还省火,所以不少坑人的火烧店都用这个方法,地道的火烧应该是死面儿的,越嚼越筋道,像外面卖的那种半发面儿的,没煮一会儿,自个儿就烂了,此外,火烧还要透而不黏,吃进嘴里讲究不能粘牙

可冒牌火烧还没等北京人吃呢,它自个儿就已经粘到一块了,其次咬开以后,里面不能有白心儿,也就说所说的硬心儿,这样的话,只能说明您没煮透,正宗卤煮用死面火烧,久煮不烂有嚼头儿,透而不黏,不能有白心儿

二:豆腐不能没有眼儿

如今北京卖的卤煮火烧,里边的豆泡儿都不是自个儿炸的,全都是那种半成品,因为豆腐里边应该有小眼儿,证明炸得特别充分,没有小眼儿意味着汤汁儿没渗进去,只有充满小眼儿,才能吸饱汤汁儿

三:汤色

看汤的颜色,地道的卤煮火烧,汤色应该是浑厚,但它还不是发黑,而是有一点儿泛红,吃卤煮说白了,最重要的就是汤头,外面卖的很明显有种酱油汤的感觉,稀汤寡水儿,看起来一点食欲都没有,像样儿的卤煮汤头,虽然看起来浮层的油很厚,但汤头特别厚实,所以卤煮汤应该醇厚,颜色微微泛红

四:小肠儿太油,肺头太黑

老北京的卤煮火烧,肠儿应该是肥而不烂,但外边儿卖的卤煮,不光肠儿粘刀,油也偏多,油都浮上来了,光看就感觉腻口,一看就是投洗的时候不是很干净,而且上面都带了肺叶之间的那层油,煮完了以后,肺头本应该是粉红色或者红色,可他们做出来的肺头不是黑色就是褐色,肠儿和肺的颜色,不能发黑,这是规矩,而应颜色泛红

当然了,卤煮里细致的讲究还有更多,比方说小肠儿壁不能太薄,切得不能太碎,不能连刀等等

而老北京小肠陈卤煮可谓讲究至极,号称京城卤煮第一家,乾隆年间就名震京城,确实是一家地道的老字号,当年不少梨园行的名角儿,比方说梅兰芳等人,都会演出结束以后,来小肠陈这儿来上一碗卤煮当宵夜

2001年的时候,位于宣武区南横街的小肠陈面临拆迁,不少老街坊都纷纷不舍,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南横街,毕竟北京城像样儿的馆子吃一家少一家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时隔13年后,2014年,南横街小肠陈,在原址附近,又重新回到了北京人的身边儿

过去老北京那会儿,卤煮火烧,一直都被视为只有穷人才会吃的一种吃食,事实上,它起源于宫廷,乾隆爷一直都是个重口味,御膳房投其所好,使五花肉加上数十种香料,精心烹饪出一道新菜,名为'苏造肉’后来流传到北京胡同,这才慢慢变成了卤煮火烧

要说小肠陈家的卤煮味道如何,还真就没有第二家能与之媲美,甭管您多会儿去,都是坐无缺席,中午一点多的时候,店里的买卖依旧火爆,一进门儿就能闻着卤煮的香味儿,一时半会儿想吃上这口儿,真不容易

味儿好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小肠陈当着您面操作,一点都不糊弄北京人,您在店内也好,店外也罢,都能通过玻璃窗儿看到卤煮整个制作流程,这也是为什么大伙儿都说北京小吃在宣武的真正原因,谁都不可否认,宣武区的北京小吃,一直都京味美食中的天花板,既地道又规矩,这么多年过来,口碑从未翻车过

北京人大老远儿到南横街吃口传统卤煮火烧,不光是为了解馋,还能看到老北京传统卤煮的制作方法,除了传统卤煮外,还有卤煮什锦大火锅等等,北京小吃跟家常菜也很不错,卖的都是北京人见天儿吃的一些吃食

北京人之所以这么看重小肠陈,除了他自身的优点以外,更重要的是一份情怀,要知道,南横街是所有宣武人对家的记忆,来这儿要上一碗卤煮火烧,火烧切井字儿刀,豆腐切三角儿,小肠儿,肺头,一块儿是一块儿

舀上一勺老汤,往碗里这么一浇,您再来点儿蒜泥儿,辣椒油,韭菜花,热气腾腾的一口咬下去,甭提多讲究了,这才是正宗的老北京卤煮火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