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天,重磅大咖云集诸暨!绿水青山间品茶论道!

 cxag 2022-04-10

Image

貌似西施秀美,质似王冕清高

烘炒璧玉结合,别出一格其窍

你知道这是在夸什么吗?

来看一组数据

诸暨全市种植面积10.2万亩

2021年产值突破4.4亿元

到底是“绿叶子”还是“金叶子”?

没错

今天的“主角”就是——茶叶!

▼▼▼

Image

据史料记载,诸暨种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

唐代陆羽著《茶经》记载:“浙东,以越州上…… 诸暨古属越州,唐时列入全国八大茶区的浙东茶区,所产称越州茶。

南宋《会稽志》:“会稽山之花山茶、兰亭之花坞茶、诸暨之石笕茶。” 南宋文人高似孙著的《剡录》盛赞诸暨产茶叶“越产之擅名者”。

明《隆庆诸暨县志》载:“茶产东白山者佳,今充贡,明朝岁进新芽肆斤。”明时诸暨茶叶就成为贡品进献朝廷。

清雍正《浙江通志》载:“诸暨各地所产茗叶,质厚味重而对乳最良,每年采办入京,岁销最盛。”

Image

1958年8月,前苏联伊万诺娃等三位茶叶专家考察原诸暨县山口茶厂。



1984年,诸暨石笕茶被评为首批14个“浙江名茶”之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首席评茶专家俞寿康先生还赋诗一首:“貌似西施秀美(外形),质似王冕清高(内质),烘炒璧玉结合(工艺),别出一格其窍(特色)”,将“石笕茶”的千年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首诗中。


Image

千年茶文化,昔日今朝共传扬。

近年来,诸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茶叶作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富民增收的“主引擎”,围绕弘扬茶文化、提升茶科技,做大茶产业,已形成“六茶共舞”,“三产融合”、“全价利用”的茶产业发展局面。

2021年,全市茶园面积10.2万亩,名优茶的产量大约是1800吨,产值达4.4亿元。可以说,茶叶这片小小的“绿叶子”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Image

Image

Image

漫步于这样的茶园,置身于绿水青山之间,感觉是不是很棒?大美诸暨,山美水美人更美!

Image

“西施石笕”LOGO

今年,我市把石笕茶与西施IP结合,打造了“西施石笕”这一茶叶公用品牌,加快推动诸暨茶叶区域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诸暨茶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到2025年,“西施石笕”品牌价值达3亿元以上。

怎么样?

是不是非常振奋?

Image

诸暨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对茶产业的发展有何意义?今后的发展之路又该怎么走?如何将“西施石笕”打造成为长三角生态区域茶叶公用品牌的典范?作为传统的产茶大市,在茶叶科技成果的转化上,又该如何去做?

明天上午9点,“越州茗品 西施石笕”——2022中国(浙江·诸暨)三茶统筹发展大会暨首届西施石笕茶文化活动将通过“云直播”的模式举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姜仁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等领导、嘉宾和专家,将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此次茶文化活动中来,与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沈志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昆仑一起, “品茶论道”,为我市茶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