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检发现胆结石,到底要不要手术?京城名中医陈德货主任权威解答

 文香阁 2022-04-1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都养成了每年例行体检的习惯。

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后,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异常,比如常见疾病「胆结石」。

图片

接下来,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过分担忧,寝食不安,网上一顿乱搜,一不留神就陷进了小广告的误区。

那么,究竟什么是胆结石?要不要手术切除呢?

1

什么是胆结石?

胆结石,也叫胆石症,是在胆道系统内形成的结石。

根据结石生长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其中胆囊结石最为多见。

图片

胆结石初起多无症状,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体检查出来的。

但随着结石增大、增多,就会引起右上腹疼痛(胆绞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症状。

如果放任不管,甚至可能会出现急性胆囊炎、黄疸、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

2

胆结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复杂,但其形成的原因与胆汁郁滞、排泄不畅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胆为中清之腑,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胆汁,以促进食物的消化。

图片

而胆汁能否正常分泌排泄,多受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的影响。比如——

喜欢吃油腻、甜腻的食物

会增加脾胃负担,妨碍正常运化。据统计肥胖人群比正常体重同龄人,胆结石发病风险高了3倍。

经常生气或情绪低落

会造成肝气郁结,使胆汁疏泄不利,聚而成石

3

胆结石必须做手术吗?

不一定!虽然手术切除胆囊之后,胆囊就不会再长结石了,但胆囊切成术不是治疗胆结石的唯一选择

而且手术治疗耗伤人体元气,也需要经过专业的评估,明确的手术指征。比如胆囊壁是否明显增厚、胆囊收缩功能是否达标、有无恶变可能等。

图片

那么,中医药可以治疗胆结石吗?

当然可以!京城名中医「陈德货」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针对胆囊多发性结石问题,总结出了多种治疗方法...

下面分享一则陈德货主任中药治疗胆囊多发性结石的案例——

患者女,41岁,因「饭后出现右胁肋隐痛闷胀,伴呕吐,呕吐后疼痛减轻」症状,次日在医院进行彩超检查。

显示:胆囊内米粒样结石数枚,其中一个长约16mm(见下图)

图片

自诉:右胁肋部隐痛闷胀,牵涉及背部,伴呕吐,呕吐后疼痛减轻,口干,不思饮食。无发热、低热、盗汗,无黄疸,大便正常。

触诊:全腹平软,右中上腹压痛,未及肌紧张和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未扪及包块,肝脾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舌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中医诊断:脾虚肝郁,痰湿蕴结,日久成石。

西医诊断:胆石症。

治法:使用疏肝健脾,化痰除湿消石法。

方剂:逍遥散合三金汤加减化裁。

疗效:患者服药三个月,于2022年3月14日,到医院做肝胆脾胰超声检查,肾脏输尿管超声检查,超声显像提示:胆囊结石较前明显缩小。脾胰双肾等未见异常(见下图)

图片

遂嘱咐患者继续服药,可将结石完全化掉。

4

不吃早饭容易得胆结石吗?

不一定,但有可能。

严格来说,应该是长期不吃早饭,同时又饮食不规律的人,确实有更高的患结石症的风险。

研究发现,前一天晚餐和第二天早饭间隔超过12小时的人群,胆结石发病率高于间隔小于12小时的人群。

因为两餐间隔比较长会刺激胆囊,储存在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者胆盐沉淀,有更多机会形成胆结石。

图片

在另一项针对中国人的分析中,也表明规律吃早饭可以降低胆结石的风险。

虽然以上研究都是基于事实的推论,而不是严格的对照实验。

但总的来说,三餐规律、膳食均衡,肯定是最健康的选择。

5

胆结石会恶变吗?

虽然查出有胆结石,但有些人长期无症状,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感知,这种情况需要治疗吗?

是的,需要治疗!

这是个值得用提前防范的思维去衡量的问题。根据临床大数据统计,约有2%的胆结石会诱发成胆囊癌。

胆囊癌是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所以一旦查出胆结石,最好是及时治疗,以防恶变。

图片

陈德货主任,4月12日出诊

如果您有相关疑问

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