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老师说诗词:元日

 昵称4X6owk9e 2022-04-10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元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还被称作新正、正旦、元辰、端日。元、新和端都是开始的意思,元日的意思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记得有一次考试,问“元日”是哪一天,答案给出是除夕,其实是不准确的。而答春节的,也不准确。因为我国的历法经历过多次变革,从汉代开始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是春天从此开始了。这个规定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才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规定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也就是说在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元日并不是春节。

不管怎么说,这首诗成了描写“过年”最贴切的诗。而写诗的王安石,此时已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这一年春节,诗人看到的“元日”除了新年的喜庆之外,还有抑制不住的踌躇满志。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告别过往。《神异经》记载:“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人则病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熚烞有声,而山臊惊惮。”我们的祖先在火药尚未发明的时候,就用火燃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用来吓阻瘟神,故称“爆竹”。我在乡下烧柴火的时候,先用易燃烧的竹子引火,竹子确实劈啪作响。在除夕夜新旧年交替之时燃放鞭炮,一来祛除邪祟,二则表示喜庆。值得注意的是,“除”不是表示去除,而是表示变易。除夕实际上就是新旧年的变易。新的一年,诗人也处在变易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了。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直面现在。屠苏是一种药酒,用屠苏、肉桂、山椒、白术等药浸泡而成。初一全家合饮屠苏酒,以驱邪避瘟,求得长寿。“入”字让春风有了生命,有了主动的意识,使诗句更加灵动。春风送暖其实不确,但诗人有意借自然界的春风来表达心情的畅意。喝了屠苏酒,诗人更有信心面对未知的一切了。

三四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展望将来。“曈曈”是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新桃和旧符是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就是新旧桃符。桃符最开始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说桃木是可以辟邪的。开始是在上面书写“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描绘其图像,用来镇邪驱鬼。后来唐朝又有尉迟恭跟秦叔宝取而代之。自五代之后,又逐渐演变为成书写春联。等到日出,千家万户明亮起来,把旧桃符换下,把新桃符换上。在诗人的心头眼底,诗酒年华即将到来,崭新的时代呼之欲出。

这首诗写得明白如话。我们看到的是北宋的喜庆民俗,而诗人看到的是那个即将变革的时代。诗人把内心的欣喜与期待写进诗里,他改变了那个时代,我们如今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谁又能写出这样的诗,谁又能改变时代呢?

小贴士:

一般认为屠苏即指屠苏酒,还有另一种说法。辞书上说,屠苏还有个解释是“房屋”,如《宋书》:“(拓跋)焘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按这样的理解,春风送暖实际是送进屋里,这才有了“千门万户瞳瞳日”。

学术界一直认为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而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却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副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比孟昶的题联早240年。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