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筋经圈内的“网红”——黄氏易筋经(一)

 勇敢的芯2 2022-04-11

图片

图片

黄氏易筋经杂谈

图片
管理员

黄氏易筋经受到部分丹道界人士推崇,再加上与之相关的几位道家前人的“加持”,俨然已成为易筋经圈内的“网红”。

所谓的“黄氏易筋经”,大约是指由黄舆山人传下来的一支易筋经流派,主要流传于重庆一带。黄舆山人,姓名、生平不详,或说是明代人。

我最早知道黄氏易筋经,是在一九九〇年代中期,从《气功》杂志上看到一篇《〈真传易筋经〉介绍》的文章,作者是张义尚。张义尚所谓的“真传”易筋经,即黄氏易筋经。我当时对张义尚先生还不了解,对其所介绍的所谓“真传”易筋经也未在意。张义尚先生的那篇文章,把“真传”易筋经的功能说得太神奇了。我对这种被神话了的方法,一般没有什么兴趣。但那个时候是气功活动最为混乱,乃至疯狂的年代,所以这种“神话式”的赞誉,放在当时还是能理解的。后来由于学习的原因,对张义尚先生略有耳闻,但未对其所谓的“真传”易筋经进行详细的了解。

几年前,我与朋友去重庆,重庆的朋友告诉我们,黄氏易筋经的传人在当地有不少,而且大多身体不错并享有高寿。后来,因为一些朋友对黄氏易筋经很感兴趣,希望能对此多些了解,我才花了一定时间,对现在所流传的关于黄氏易筋经的内容进行了一番研究,以答朋友的之关切。

图片

关于黄氏易筋经来源的几种说法

黄氏易筋经,相传为黄舆山人所传。关于黄舆山人的具体生平及生卒年月,尚未见有资料详细介绍。现在外界流传之文字资料,记载黄舆山人传本《易筋经》的信息,最早应该来自题署“道光三年(按:即公元一八二三年)新刊”的市隐斋版《易筋经》。

市隐斋版《易筋经》,是现在发现最早的《易筋经》刻本,此前尚有十余种手写本或手抄本。市隐斋版本与以前手写本不同之处,主要是收录了“十二图式”,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易筋经十二图”,而此前的其他版则无此“十二图式”。市隐斋版正文题署有“济一子珊城傅金铨校正”。(傅金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人,卿希泰编著的《中国道教史》称其为“净明道”道士。生平不详,字鼎云,号济一子,江西金溪人。自称得吕祖符火不传之秘。著述颇丰,后世辑有《济一子证道秘书十七种》,尚有《顶批〈参同契〉》《四注〈悟真篇〉》《顶批〈金丹真传〉》及《试金石》等。济一子傅金铨的所谓“丹道著作”,有几处对后世影响很大。一是将房中的下乘采补之术引入所谓的“丹道”,受到了一些热衷于丹道“阴阳丹法”者之追捧,于是乎本来就与房中术、采补术纠缠不清的阴阳丹法,更是泥沙混杂。二是将《金丹节要》《采真机要》等房中采补之法,与张三丰丹诗,如《无根树道情》《青羊宫留题》等混于一处,并在前附《张三峰传》,命名为《三丰丹诀》,将三丰一派丹法也融入房中术、采补术的内容,造成后来研究三丰一派学术者及研究丹道者认知上的分歧。甚至有人直接认为,张三丰的丹法就是房中术或采补术,更出现“三丰”“三峰”混淆不清, “人三丰”“人三峰”与“术三峰”混为一谈的情况。这些均与傅金铨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三是推广了《金丹真传》一书及此派的思想,把一本明目张胆借丹道求财的“道书”——《金丹真传》推向了一个高度。这也使信奉《金丹真传》一派者,总是以向有钱人募捐道资的面目出现。借《金丹真传》之名而行中医学淘汰的急救方法之实的具有邪教性质的“三人丹法”,也因之而大行其道。陈撄宁先生曾称傅金铨为“阴阳丹法的应声虫”。)

傅金铨是清代较有名气的道门人士,跟他有关的作品,自然更容易受到关注。傅金铨在市隐斋版《易筋经》的后序中曾有这么几句话:“是书无刻本,传写甚讹,兹得黄舆山人秘本,用较鲁鱼。因付梓以公同志。道光三年岁次癸未花朝日济一道人傅金铨题于合阳丹室。”这几句话是应该是迄今为止,最早关于黄舆山人所传《易筋经》的文字记载。但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市隐斋刊本明确标示“道光三年新刊”,这个“新刊”具体何指?是重新刊刻《易筋经》,还是最新刊刻之《易筋经》?一般理论上应该是指“新刊”对应“旧刊”,但从“道光三年新刊”与“道光三年岁次癸未花朝日济一道人傅金铨题于合阳丹室”结合观之,似乎又不存在别有刊本之迹象。

二是唐豪所见市隐斋本《易筋经》无十二图式,而此刊本有十二图式,究竟是唐豪的误记,还是市隐斋尚有其他刊本流传?

三是傅金铨明言“兹得黄舆山人秘本,用较鲁鱼”,可知黄舆山人秘本,与其他流传之抄本,是存在鲁鱼之误,而并未有明显的内容上的差别。至少从傅金铨的《后序》文字中,无法明确看出黄舆山人秘本在内容上有异于其他版本者。至于黄舆山人秘本,则未睹真容,无法评论。

一九五四年,《新中医药》杂志四月号曾刊登了一篇曾义宇的文章《新中国医疗体育之又一形式——静坐疗法》。文章记载:“据黄炳南同志的传授,静坐疗法是明代远祖黄舆山人(原注:撰易筋经序的人)流传下来的。……现在重庆市民族形式武术工作组所创办的呼吸运动班的节目,是易筋法中摘出来的。”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提出黄舆山人为明代人,是黄炳南先生的远祖;二是黄舆山人是为《易筋经》撰写序文的人。

一九八三年,肖旭贵曾写过一篇《黄氏易筋经简介》的文章。文中称:“易筋经究竟始于人,有待同仁的继续探讨。因为《易筋经注释》的作者是黄舆公山人,故后世学者都称它为'黄氏易筋经’。”这里也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易筋经注释》;二是“黄舆公山人”。《易筋经注释》大约是黄氏门内秘本,是对世传《易筋经》的注释,或者是对秘本《易筋经》的注释。但没有相关的资料,姑略备一格,以待查证。“黄舆公山人”与“黄舆山人”,虽只一字之差,但意义可能有所不同。“黄舆”加上一个“公”字,很可能是后人对其之敬称,那说明“黄舆”可能是人名。而“黄舆山人”则明显是“号”,不一定是本名。但傅金铨、曾义宇的文章中,均用的是“黄舆山人”四字。

一九九五年,张义尚发表过一篇题为《〈真传易筋经〉介绍——兼论修道从何下手》的文章,文章称:“蜀中真传易筋经,是我在一九三八至一九四〇年间读书于北碚复旦大学(原注:抗日西迁于北碚)时蜀东涪陵人黄克刚老师所传授。由当时经济系主住卫挺生教授支持,我利用整整一个寒假,在卫教授的北碚天生桥的家中,和黄师两人,把全部功法整理记录下来。黄师所传为其家世传舆公山人之遗意,比传世《古本易筋经》(原注:清末著名道家济一子傅金铨交由重庆善成堂木刻印行,后来上海千顷堂铅字重印)精简扼要得多。”“黄舆山人”在这篇文章中又被称为“舆公山人”。而张义尚也明确指出,黄克刚所传易筋经,是“舆公山人之遗意”。也就是说,黄克刚所传的易筋经,未必是黄舆山人原来的样子,只是取其“遗意”而已。张义尚更认为,黄克刚所传易筋经,比“传世《古本易筋经》”要精简扼要。张义尚所谓的“古本易筋经”,即济一子傅金铨校正本《易筋经》。但是,张义尚的描述可能是有错误的。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傅金铨市隐斋本《易筋经》是“道光三年新刊”,道光三年也就是一八二三年,而善成堂本《易筋经》为“光绪甲午刻”,光绪甲午也就是一八九四年。济一子傅金铨主要活动时间为嘉庆、道光年间,“清末著名道家济一子傅金铨交由重庆善成堂木刻印行”恐怕缺乏依据。

黄氏易筋经之来源,曰“秘本”,曰“撰序”,曰“注释”,曰“遗意”,四种说法不一致,故当年黄舆山人与黄氏易筋经的关系,恐怕只有所谓的“秘传”或“秘本”。毕竟黄舆山人所处年代已经久远,所以我们今日了解、研究黄氏易筋经,只需要注重其内容即可。

图片

黄氏易筋经大要诸家说

现在关于黄氏易筋经的文字资料:一是曾义宇的《新中国医疗体育之又一形式——静坐疗法》,根据曾义宇的介绍,这种方法来自黄炳南之传授,是从易筋经中摘出来的;二是肖旭贵的《黄氏易筋经简介》,未提传授者,内容以运动为主;三是黄克刚(即黄炳南)传授、张义尚整理的《真传易筋经》,分为外壮九步、内壮歌释、九转呼吸法等。三种文字资料,虽均为黄氏易筋经,但也各有侧重。

曾义宇介绍:“据黄炳南同志的传授,静坐疗法是明代远祖黄舆山人(原注:撰《易筋经》序的人)流传下来了的。它谈医疗体育的学习,有六个字。基本的,单练皮、骨、肉,例如拳术及按摩等;高级的,专练精、气、神,例如洗髓法的静坐疗法等。现在重庆市民族形式武术工作组创办的呼吸运动班的节目,是易筋法中摘要出来的,它是内部着重呼吸和神经的练习来培养精、气、神,而外部又有按摩活动来发展皮、骨、肉的,是内外兼顾的医疗体育方法之一,适用于多数的广大群众。”可知,曾义宇介绍的内容,仅是黄氏易筋经中的静坐呼吸法门,但也约略指出黄氏易筋经的一些主旨,即通过呼吸与神经的练习来培养精、气、神,通过按摩来锻炼皮、骨、肉。当然,内炼精、气、神,外炼皮、骨、肉(俗称“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也是很多武术或养生运动的共同主旨。

肖旭贵则言:“易筋经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仿效舂谷、载运、进仓、收屯和珍惜谷物等各种农活姿势而演化成的一套象形的锻炼动作,在效用上能灵活四肢关节,畅通周身血脉,增加肌肉力量。”又言:“黄氏易筋经是一种内壮气功,又称凹腹气功,是易筋经流派的一个体系。它除了具备各派易筋经和一般气功的刚柔相济、动静兼修、意守丹田、神形合一等特点外,又和各家气功有不同之点:腹壁(原注:肌)收缩、膈式呼吸、鹤式吐纳、肌群缩紧。它在呼吸方面又根据独特动作的自然需要而变化较多,这些都是黄氏易筋经独有的特点。”这里明确指出黄氏易筋经的特点,即既含其他养生方法共有的特点,同时也有腹腔收缩、膈式呼吸、鹤式吐纳、肌群紧缩及呼吸与独特动作相配合等。至于这种方法的适合群体,肖旭贵说:“它的动作各具独立性,不同的学者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来选练。它能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不但适合中老年人延年益寿、治病强身之用,而武术爱好者、专业运动员又可根据练功原理作为锻炼体质、提高技术的基本功。青年人又可把它作为美姿运动,使自己的体态匀称、曲线优美,关节灵活、柔韧结实,肌肉丰满有力,皮肤细腻红润,延缓衰老,永葆青春。若能坚持不懈,常练此功,即使到了老年,亦能头不昏,眼不花,耳不聋,腰不弯,背不驼,肌肉不萎缩,皮肤不生皱纹或少生皱纹,可谓老而不衰。”

张义尚谈黄氏易筋经时则谓:“世传易筋经,一般都认为是佛家入门修身,为日后修习明心见性奠定基础之功夫,乃出自印度高僧、东土禅宗第一代达摩祖师。不特武术界习之,即使文人也有练之以资健身者。但内容却非一致,或则繁杂而寡要,或则简略而失真。盖以师授虽一,悟解有别;目的不同,取舍自异。也犹书法临摹,母帖虽一,所习成品绝无完全相肖,故不足为奇。”又言:“真传易筋经功法,有外壮、内壮、动功、静功、炼形、炼气、炼意等不同。若就浅深层次而论,大抵初功多是外壮炼形之动功,次则是内壮外静内动之呼吸吐纳等练法,最后方是锻炼意念,此中又有识神、元神、先天、后天,及先天之先天等层次,到了最后,则外形是静,但已是静中有动、动仍是静、动静无分、归于自然大道矣。”并称:“真传易筋经就黄师所授的内容中有吐浊纳清、九转呼吸、外壮内壮、存神洗髓和藏文字母观想等而论,明显与藏密中九节风、宝瓶气、拙火定等有一定联系。”张义尚还有一个评论,有必要注意:“《真传易筋经》中《内壮玄功歌》'黄庭中有真主人,玉关紧锁无漏遗;无自无他无分别,青娥经术御无敌’,明显透露了无上瑜伽双运道。不过实际操作,书中未予发挥,仍须师授。并且此等功夫乃是已达般若绝顶、转毒成智、火里栽莲的欲乐大定。若非自身通灵,能如鸠摩罗什能吞针出针者,切忌轻易妄为。否则狮子跳处驴亦跃,未有不丧身失命者,慎之慎之!”

曾义宇的文章,写在一九五〇年代,当时的养生方法多以气功疗法为名。曾义宇选择的也只是以重庆市民族形式武术工作组创办的呼吸运动班中的内容,是由黄炳南教授、选自黄氏易筋经中静坐方法。由于时代的因素,这篇文章中的方法,主要以“疗法”为主,兼及养生与健身。由于主谈静坐法,故与其他两位介绍黄氏易筋经者相比较,效用的神奇性描述还是薄弱了一些。

肖旭贵的文章,写在一九八〇年代初期,那个时候正是气功运动的复苏时期,养生方法的科学性、医疗效果等,更受人关注。肖旭贵所介绍的是以特定运动与特殊呼吸方式相结合的锻炼法,并着眼于这种运动方式的强大效用,与当时气功运动的流行趋势较为相符,又引入了一些医学、科学方面的名词,相对而言,更容易让人接受。

张义尚披露的黄氏易筋经,内容太丰富,除了外壮、内壮、呼吸等外,还将之与藏传密宗中一些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提到其中与密宗欲乐大定的关系等,让黄氏易筋经的内容更为复杂。这与其认为的古本《易筋经》没有黄氏易筋经精简扼要之说似不相符。黄氏易筋经传自明代之黄舆山人,藏密的方法是否在明代已与黄氏易筋经相结合,这个值得思考。或者,这些方法与藏密方法相近,只是张义尚先生认为其与藏地密宗有关,也未可知。

张义尚介绍黄氏易筋经的文章写在一九九〇年代中期,那个时代是气功运动极为狂躁的时代。张义尚的文章,是否受到了当时氛围的影响,也是需要注意的。实际上,张义尚早期在评价养生方法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定论。比如其评价徐海印的鼻外虚空一支,称其为“超等天元丹法”。事实上,仅从徐海印公开的资料来看,他的方法不过是当时较为流行的看香头、佛家观鼻端白、观息法等演化而来的一种方法,与上述这些方法都有一定联系,如何来认定其为“超等”呢?又如,其将明代颇为流行的进气法所冒称的所谓“龙虎三家'丹法’”誉之为“此实为中国文化最堪珍视之瑰宝,环顾全球,无有匹敌之学术”,也是毫无根据的。所以,张义尚的评论,有时候还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图片

(未完待续)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八日

农历庚子年八月初二日

蒲团子于玄玄居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