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老师“守住”了什么

 小雨123 2022-04-11

近日,拜读了魏书生老师《守护传统常识》和《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颇有些感触。很难理解,在全国各处教育领域都在为博取眼球和掌声,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的时候,他却在一个劲儿地大喊“守住”,并且“守”得那样牢固,那样精彩,那样深刻。

魏书生老师到底守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一些好的有效的教育常识,也就是历史留下来关于教育的精华。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为主体等。如何守住呢?拿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守住,守住,再守住;坚持,坚持,再坚持;深入,深入,再深入。”针对一些教育常识,他曾说:“如果守住了,传承了这些过去需要,今天需要,未来还需要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不管人家怎么变,怎么折腾,自己就是不折腾。”

现在,我就以“学为主体”和“因材施教”两个传统的教育原则,来解读一下魏书生老师的“守住”。

先说“学为主体”吧。“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很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教育记忆中了。但它只是被当作教育的口号而已,并没有真正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里,没有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甚至有的教师竞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而魏老师竞如处在教育的“世外桃源”中,独享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独自开垦教育的乐园,耕耘着自己的教育梦想。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魏老师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很多事情都与学生商量,时时处处注重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他的班里,老师是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同学,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学生是学生,更是老师教学和管理的伙伴和帮手,所有学生都是“副班主任”。他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负其责,各显其能。从班长、副班长到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再到花长、炉长、桌凳管理员,都是学生自荐和评选结合产生的。教师充分放手,学生能干的组长不干,组长能干的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教师不干。在班里形成了深厚的民主管理氛围。教学上,学生都可以上台讲课。他经常在全国各地演讲、开会,而他的班级秩序井然,教学成绩依然突出。从学生犯错写多少字的说明书、心理病历、罚唱歌或做好事,到为了体育达标,学生每天练多少仰卧起坐或者俯卧撑;从让学生帮助老师制怒,到召开“记者招待会”;从学生写个人道德日记到办班级日报;从学生自己抄写每日格言到建立治病救人周,让学生自己找自己的病症为自己开“药方”;从学生每天日记中记下“三闲”(闲话、闲事、闲思)的数量,到坚持有利于学习,四厢情愿的基础上进行座位自愿组合等,无不彰显了魏老师班级管理的人性化,这也正是他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的体现。

再说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从孔子时代就提出来了。他的那么多学生,教育方式都不一样。齐国大臣田常作乱时,子路、子张、子石请求去解围,“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为什么只让子贡去呢?因为子贡能力强可当此任。同样,魏老师也是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断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在班级管理方面,他会充分利用每位学生的优势,让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都有事做。会编报纸的,编写班级日报,爱花的做花长,爱劳动,不辞辛苦的,让他当炉长。在教学上,他没有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他会设法在每位学生身上发现他的长处,作为闪光点,点燃学生的希望。无论学习多么差,来到他的班里,一段时间以后,都会重新赶上来,成为中等生,甚至优等生。

反观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实践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每节课下来,我们最好都认真反思一下:我们是否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进步?是否为每个学生布置了他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是否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果每节课我们都这样反思的话,恐怕没有几位教师能底气十足地说,自己的教学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了。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学生是具体的存在。教师应该承认每个学生身上的差异,切忌一刀切式地用统一的学习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一定要让学生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一节课能识10个字的,我们就要求他认识10个字;能识5个字的,我们就要求他认识5个字即可。绝不能强迫能力低的学生去完成大于他能力的学习任务。当然也不要让能力高的学生去做能力要求很低的事。根据能力分任务,使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因为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收获成功的喜悦。教师期待的是一个学生能做最好的他自己。这对学生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在教学中,我按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学习小组。A组为学习能力最强的小组,他们基本上不需要教师的指导,靠自觉就能解决问题;B组的学生能力也很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C组学生能力一般,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完成学习任务;D组学生能力较低,自信心不足,没有别人的帮助,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这四个小组是动态的,根据学生进步情况及时调整。一段时间后如果后面小组的学生能力有所提高,达到一定的水平,可以申请晋级到能力较高的小组。我在布置作业或其他任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差异,把作业也相应分成了有一定梯度的A、B、C、D四类。如布置学生写作文。A类要求最高,要求学生不仅语句通顺,用词得当,还能较好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主题显明;B类要求学生语句通顺,用词得当,能够运用一两种表达方式,较好地表现主题。C类要求学生语句通顺,用词恰当,能体现主题;D类作文,只要求学生语句通顺,把事说清楚,尽量减少错别字。这样,学生都能拿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作业,各尽其能,就能较好地完成。同时,学生对自己有了信心,收获了成功的快乐,进步也大了。

有教师反映,自己班里捣乱的学生较多。据了解,他们多是因为没有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不同的“材”,当然也不可能因“材”定“教”,致使个别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接受不了,听不进去,时间长了,这些学生由一般生落后成了差生。学习是一件复杂的脑力劳动。这部分学生没有能力进行这种脑力劳动时,他们无所事事,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就会捣乱。但我们教师对他们应该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他们布置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使他们能力所及。只要他们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教师就要为他们鼓掌喝彩。

魏老师正是很好地坚持了以上两个看起来不算多么新鲜的教育原则,才使他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水平达到了很高程度。他之所以坚守教育的传统常识,就是因为这些常识能够解决教育的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他的心中就有方向,教学就有针对性,就有实效性。说到这里,这并不是否定“创新”。真正的创新,是在优秀传统思想的前提下的创新,是对传统常识的发展和深入,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什么教育模式,也不是为了树立什么“品牌”,更不是搞花架子和作秀,而是扎扎实实地对传统精华的传承和改善,使之符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否则,就只能是瞎折腾。

目前,在对待传统常识方面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不要传统常识。有的人追求所谓的“新”或者“时髦”,以赢得得领导的夸奖,可以“立项”,甚至也可以出“政绩”。于是,今天,你搞出个“三二二模式”,明天我就来个“一三八七四步教学法”;今天学这个理论,明天学那个模式。老师们还未弄明白怎么回事,新的理论又出现了,又改学其他,搞得老师们晕头转向,真像猴子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疲于应付,收效甚微。某些人鼓捣的这些东西,是“无必要、无条件、无实效、无结果” ,甚至比“三无”产品更有危害。有些人视“传统”为洪水猛兽,片面认为传统的旧东西,都应该抛弃。似乎他不“创造”点什么新的东西,就像没作为似的,无法向领导交待。殊不知,传统的一些东西,正因为它的价值,才能在历史的大浪淘洗下,保留下来。如“责任心、爱国爱家之心、抗挫折能力”等,这样的精华,也被某些人像泼洗脚水一样,给“泼”掉了。结果,造成了社会、家长、学校、老师教育价值观的畸形——追求高分数,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忽视了“人”的教育。学生的思想荒芜了。有各种心理障碍的学生多了,心理健康的学生少了;对社会他人冷酷无情的学生多了,有爱心、责任感的学生少了;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多了,懂得沟通,善于交际的学生少了。学生大学毕业后,轻者,毕业即“失业”,变成“啃老族”;重的,可能出现离家出走等极端的行为。

对待传统常识的另一种倾向是“伪坚守”。他们高呼“守住传统”,嘴上“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口号不断,喊声也很大,但实际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以生为本”,他们何曾倾听过学生的心声?“以生为本”,他们什么时候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过?“学为主体”,学生在学习上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的权利吗?还不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接受吗?这种现象什么时候能改变呢?

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这很好。但我要说,魏老师的教育真谛就是坚守传统,坚守常识,做得真实,做得扎实。真的希望不要再把魏老师的班级管理和教学思想仅仅当作一种模式吧。

本文于20141月发表于《山东教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