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淳康回忆录5:开源节流抓效益 同舟共济度难关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开源节流抓效益  同舟共济度难关 

■作者:洪淳康

  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我看了当年在721矿工作期间的部分录像,当看到1989年矿召开第七届职工代表大会录像中,我在大会上发言“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共度难关”时,不由自主的我脑海里就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矿内的情景。

  八十年代后期,721矿的状况可归纳为“一大三多”:721矿矿区范围面积大,近400平方公里。矿区铀矿储量丰富,但矿点多、规模小、埋藏浅、品位低、成本高。由于矿点分布很散,在职职工与离退休职工多,人员达万人。矿区职工大部分是单职工,职工家属多达三、四千人,部分职工家属只能在矿区运输矿石的公路上做清扫工、在生活区做清洁工、在货物运输站做装卸工,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职工家庭生活困难。另外,是待业青年多,达三千多人,待业青年待业时间最长超过八年,个别家庭待业青年最多有六人,部分职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721矿虽属国家特大型企业,但产品单一,人均产值仅几千元,职工收入只有几十元到近百元。

  为此,矿党委采取了几大措施——

一、军品开源节流

  为了确保军品生产计划,在合理利用国家资源的前提下、矿里釆取缩短战线,择优生产,限制或终止经济效益不高的矿点。生产布局形成东部云际、沙洲矿点和西部湖港矿点两翼收缩,以邹家山、山南为主格局。为确保计划金属量,从矿区外围收购高品位矿石,以降低军品生产成本。

  矿里在对下属单位调研的基础上,在确保军品生产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费用指标,节约开支。

  为调动生产一线的职工积极性,对生产一线单位专门设立优质生产奖、技术革新成果奖等奖励。并专门向部局申请每年釆矿、地质勘探的科技项目经费,以填补采矿、地质勘探费用的不足。

二、富余人员安置

  一是民品开发。民品开发按照“就地就近转民为主、大中小项目并举”原则:其中水冶厂开发仲钨酸铵项目、萤石加工厂、轻质碳酸钙生产线,湖港分矿开发建筑陶瓷厂,邹家山分矿开发耐腐蚀泵厂等项目,为矿内生产产品不再单一化闯出一条新路。

  二是劳务输出。依托本矿技术、设备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其中有地勘队堵漏材料、新技术输出,矿基建处成立华鹰公司承包鹰潭市混凝土路面浇筑工程,运输大队承接矿外运输及汽车修理,二厂(机械修理厂)承接外加工设备零件及汽车修理。

  核电的老大哥单位——大亚湾核电厂,也专程派人来洽谈人事调动及劳务输出,给矿劳务输出带来了“雪中送炭”的好势头。

三、待业青年安置

      721矿有一大批老职工,他们为了中国的原子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宝贵青春,八十年代中后期,他们的子女就业成为严重的老大难问题。据矿劳动服务公司统计,矿每年初、高中毕业生就有近1000名,除了每年升学和当兵以外,每年新增800多名待业青年。由于矿里无法安置,这些待业青年不仅给每个家庭带来了严重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待业青年经常因为一些纠纷吵架、打架。导致待业青年在社会上打架斗殴等事件层出不穷,甚至于出现因打架斗殴致死事件。

      为了给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环境,为了解决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部局领导在有限招工指标中将150名名额分配我矿,当时部局有关单位对分配招工指标有些意见,但当看到我们的招工方案后也就没多大看法。因为我们的招工方案规定:家中有4位待业青年的近30家,经考试每家录取一个指标顶替在职老工人;家中有2位待业青年家庭200多家,经考试每家录取一个指标顶替在职老工人。顶替录取指标后,录取家庭中的在职老工人要退休。

  部局陆局长来矿调研时,听取了我矿情况汇报后,由我陪同陆局长走访了山南分矿的两个家庭,第一位老工人是井下管工。走进老工人家,家里很简陋,但很整洁,床与桌子都是自己加工而成,放衣服只是木板钉的箱子,墙上挂了毛主席像及老工人年轻时的当兵照。陆局长问起老工人的家庭情况,老工人说:家中有4位待业青年,这次考上一个招工指标,自己马上退休了,生活有了改善。现在生活可以说比上不足还是比下有余。另一位老工人是抗美援朝老兵,因身体体弱多病,分矿照顾他在山南分矿福利室的洗衣房工作。老工人家中两个待业青年,这次招工录取了一个。老工人的老伴生病多年瘫痪在床上,老工人在房前屋后的小块土地上种了些蔬菜,贴补家中生活开支。老工人说:假如老伴不生病,生活还是可以的。

  陆局长调研后,在721矿党委行政会议上,讲到矿老工人在这困难时期识大体,顾大局,勤奋工作,他很感动。他要求作为基层领导,一定要多想办法,尽快稳妥安置待业青年,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之后,经过全矿上下努力工作,721矿待业青年安置取得极大进展并取得很大成绩。当时矿办企业和劳动服务公司兴办有轮胎厂、芙蓉化工厂、手套厂、钉子厂等集体企业,产品有轮胎、浸塑手套、胶雨衣、井下风筒、工作服、圆钉、劳保手套等。

  矿所属单位通过各种劳务输出及小型加工企业(如沙洲手套加工企业产品推销到广东、深圳等地),劳动服务公司通过省内外走访,联系送往九江毛纺厂,九江化纤厂等企业安排就业,在上海矿山机械厂为待业青年安排输出劳务,运输大队在上海东海农场进行汽车修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通过部内有关劳动服务部门安排,劳动服务公司积极联系在深圳、珠海等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几年中安置了待业青年近六成,极大缓解了721矿就业难的问题。

四、省军区领导的关心

  记得在一个夏天的下午,烈日当空,天气非常炎热,省军区司令由抚州地区专员陪同到乐安县721矿视察调研,下午直接进水冶厂参观,晚上在矿招待所开会。当时721矿招待所没有空调,会议室很闷热,省军区来的领导只能在吊扇下听取我矿汇报。

  当年在矿内有待业青年的职工家庭中,招兵对其家庭待业青年是曲线就业的好路径,军区司令非常同情我矿的困难,当场拍板在原有招兵指标的额度上再增加一半。军区领导能及时解决我矿的燃眉之急,我矿党政班子当场表态,非常感谢省军区领导的关怀和照顾。

  部局办公厅高主任通过渠道设法联系,解决矿职工子弟进安徽芜湖某大学读书,为矿职工子弟培养人才开拓出新路子。

五、矿子弟学校教育

  六十年代初期,为适应矿山发展,矿里先后从全国有名的高等师范院校调进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其中有来自北京师大、华东师大、江西师大、福州大学、合肥艺术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河南师院、贵州大学、华中师大、上饶师专、井岗山共大、抚州师范学校、南昌师范学校等的毕业生,之后又从分配到矿的中科大、衡阳工学院毕业生中临时抽调一些人到学校任教多年。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强大的正规院校科班出身的教师队伍在子弟学校任教,加上一批分配来矿知青中的优秀青年(通过自己勤奋好学被分配当老师),他们共同任劳任怨、尽责尽力。1977恢复高考后,古城学校、莲塘学校先后为北大、清华、复旦、厦大、同济、军医大、科大等全国知名大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每年的升学率都排在乐安县的前列。最多的一年,全矿共输送大中专技校学生87人,当年在抚州地区和乐安县都名声大振。家长们深有感悟地说,知识改变命运。因为原本文化不高的职工其子女考入了大学,毕业后出类拔萃,走出了大山,成就了一番事业,让父母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每每谈及此事,他们无不感谢721矿老师对孩子的精心培养和教育。

  721矿在最困难的时期,提取技术改造计划中的资金,修建起了古城教学大楼,添置了现代的电化语音教室,完善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修建了学校围墙、运动场、教工宿舍、学生食堂。学校日常教学秩序正常,资金有保障。办学条件成熟,环境良好,所有职工子女都能在矿区就近入学,因此在矿冶局系统子弟学校督导评估中给予古城学校高度评价,其办学成果得到了肯定。

  矿职工子女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了走出大山升入大学的希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安定了职工队伍,缓解了子女就业的压力。

  为了解决矿山急需的管理干部,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矿教育中心领导做了大量工作,721矿开办了电大,开办了职工成人中专。在职职工的再教育解决了当时矿里急需的采矿、水冶、土建、会计、经济、文史等人才,也为干部素质的提升、技术人员和教师的职务评审奠定了基础,甚至在军转民、外调应聘中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国民经济转型,整个军工企业出现十分困难局面的情况下,721矿全体职工上下团结一致,识大体、顾大局,开源节流、同舟共济。虽然不能彻底改变面貌(这是由总体决策、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决定的),但这精神面貌值得留念。

  附注:本文是“打开记忆的闸门”(刊登在《721矿游子》第245期)的续篇,为使文章相互衔接,有些段落重复。本文突出全矿同舟共济,在安置待业青年及子弟教育、职工在职就学做出努力。待业青年安置的内容由王辰武副矿长提供,子弟教育的内容由古城学校周作池校长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26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