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重义的李萍同学 ■作者:刘继鹏 李萍同学初一时,从上海来到721矿,在我班里就读。那时候她大眼睛白皮肤,是一个漂亮的上海姑娘,因为她从上海来,英语学得比同学们好,于是就让她当了外语课代表。 那时候,古城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莲塘学校高不少,家住一厂、山南和莲塘的学生都往古城跑。我下初中,从初一带起,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莲塘学校的教学质量,赶上古城,所以抓得很紧。矿山教学的弱项就是英语,现在来了一个英语较好的学生,当然就要充分发挥她的作用,因此每天的英语早读就交给了李萍。 李萍同学认真地负起了责任,每天早早来到教室,带领大家早读。别看她当时只是个初一的娇娇女生,但却像个小老师,带读非常认真,管理也非常严格。有同学读不好、背不出,她就严词命令他们重读重背,甚至于罚站。有一次,一位同学捣乱,她铁板着脸,把他的书包拎出来,往教室外一丢,命令他出去,其他同学都被惊到了。这位同学来我这里告状,我狠狠地批评了他,说李萍做得好,外语早读就得听她的。此后,我们班的早读就一帆风顺,进行得十分顺利。老师们听说了这件事,纷纷夸赞,说看不出李萍这小姑娘这么有魄力,外语老师对她更是赞不绝口,说自己得了一个好帮手。 李萍同学在班里不仅外语独领风骚,而且其他功课也学得很好,尤其是语文很出色,上课忽闪着大眼睛认真听,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而且口齿清楚,面带微笑,似乎挺自信。她的作文时常别出心裁,写得自然流畅、富有情感,水平高于一般同学,时常被我当作范文在班里朗读。她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参加班里的活动,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称赞和同学们的喜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后来她家也搬去了古城,不得不和同学们含泪告别,离开我们去了古城读书。李萍虽然只在我们班学习了一年时间,但她对这个班级充满了感情,时常回来看看,到好同学家串门聊天。 李萍初二到了古城学校,也进了那里的重点班,依旧努力读书学习。不料她班的语文老师对她的作文水平产生了怀疑,认为她的作文远远高出古城重点班大多数同学的水平,有点不可能。于是就把她叫到办公室询问,问她的作文是不是自己写的。李萍同学虽然做了肯定的回答,但那老师还是半信半疑,使得李萍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从此就对那个语文老师没有好感。那个语文老师认识我,他对我的学生水平不相信,我也挺生气,后来我去古城的时候就好好说了他一顿(老实说,那时候不管是谁,我都敢说。要论语文教学,除了古城学校的几位老教师和我的同辈周山东,其他的人真还不在我的眼里)。 生气归生气,可是李萍同学并不气馁,反而以此为动力,更加努力学习,高考时以优良的成绩考上了华东政法学院,重新回到了故乡上海。经过艰苦的努力奋斗,她如今已经成为上海滩小有名气的女律师,自己创办了律师事务所,事业很是顺利。 张广汉同学赞扬李萍有情有义,真是不错。尽管她在我班只有一年,在古城有4年,但是她对我们班却念念不忘,和张广汉、蔡中华、揭晓东、施红、安文星、陈洪始终保持着联系,和施红更是亲如姐妹。我们班举行了三次聚会,她每次都来,还和我们一起前往深圳,和那里的同学相聚叙谈。这一次去无锡参加毕业35周年聚会,李萍还亲自开车送我和郑老师前往,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返回上海,也是李萍把我们送回了家里。教到这样知恩图报的好学生,真是我的幸运。@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210期 照片说明:李萍(中)和张广汉、施红在无锡聚会上合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