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

 创艺园文旅设计 2022-04-11

乡村是城市现代化的起源,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如今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 乡村的功能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历史背景下对乡村的定义也有所区别。即 使不同学科对乡村的理解角度也有所区别,但是乡村本质上是不同于城市的,从 此角度作为正确理解和研究的出发点。所以,乡村是指非城市化地区,严格地讲 是指城镇(包括直辖市、建制市和建制镇) 规划区以外的人类居住地区(泛指人 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是一个空间地域和社会的综合体。

美丽乡村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依靠农村空间形态、坚持城乡一体发 展、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的一个历史过程

汪彩琼在《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探讨》 中认为: “把凸显浙江农 村田园自然风光特质、绿色生态环境优势和农村宁静美丽的自然特质作为浙江美 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新方向。充分挖掘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发挥乡村多方面 优势,让人们感受其生态之美和人文魅力,将浙江美丽乡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 宜游’的家园”。

村容整洁,景色优美,使村民生活在良好的乡村环境中,精神状态充盈是实 现美丽中国的最终目标 。其次,“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还体现在村民的物质 生活上,乡村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合理的产业布局,使村民富裕,能够过上物 质丰富,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美丽乡村”以生态、文化、经济和幸福生 活为美。

“美丽”、 “乡村”、 “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分别承担着目标、主 体和实现方式,三者高度整合的表达就是对美丽乡村建设最好的诠释。“乡村” 作为“主体”, 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作为某个乡村的个体,是美丽乡村具 体工作的承担者; 二是作为某个县域的群体,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动者。“建 设”作为美丽乡村的实现方式,通过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经济推 进、生态文化培育、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

姜锴、徐兆云在《融合文化元素,建设 “美丽乡村”》 一文中提出,美丽乡 村建设应把保护和弘扬地域特色文化放在首位,将建设与文化紧密融合,准确把 握好乡村文化脉络,以“历史文化立景,乡土文化立牌,科技文化立足,道德文 化立规,产业文化立业”为基本建设原则,实现建设活力的“美丽乡村”。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才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只有不断加强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不 断满足农民内心感受,实现农民内心期许,让农民在农村有幸福感,就是美丽乡 村建设最美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