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边关升腾的烟火气

 冬歌文苑 2022-04-12

边关升腾的烟火气

我曾经和战友们守卫的帕米尔高原在祖国的最西端,那里,高寒缺氧,遥远偏僻,那些年,受限于环境条件,社会依托单薄,自身生活管理、服务保障尤显重要。

还是在山下部队时,营部的管理员刘美华,带领我们在菜地整地播种,在播种的地里,他边走边用脚划拉出一条线,依照这条线,他左一锹右一锹翻土,左一下右一下拍打,给我们做出了开沟打埂的示范。我们按照他的做法筑垅修沟,播种后的菜地埂子行沟拍打得横平竖直,与打了模子拉了线一样精致、直溜。他给我们讲解当地土质的特点,不同蔬菜播种的要求,点种栽种注意事项。记得特别清楚的是,他告诉我们点了种子的小坑,回填时必须覆盖沙子,如果直接用土回填掩埋浇过水后土壤板结,形成坚硬的壳盖,小苗顶不出来。

间、补苗,浇水、拔草、追肥、松土……田间管理中的每个环节,刘管理员都给我们教方法、做示范,说得明明白白,做得利利落落。听着熟悉,领会轻松,做起来自然,来自农村农民家庭,对农活并不陌生的我,经过刘管理员严格的规范训导,两三年积极参加种菜的经历,对于大田水浇地蔬菜种植方法、管理要求已然明确,掌握自如。那时,部队种菜都是利用教育学习、军事训练之后的时间实施。业余时间,无心之中学会了蔬菜种植,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多了一份收获。

那时,一有时间就往炊事班里跑,帮着择葱剥蒜打下手,喜欢看炊事班长挥动锅铲炒菜的姿势;打听到哪天哪顿吃包子,必定要到场学习、练手,节假日安排帮厨时,总是跃跃欲试上灶掌勺操练一下。

尽管没有谁要求每一个兵都学习做饭,但自己常想,一日三餐,人人要吃,学学做饭一定有用。一路走来,切身感到,不管是谁,是否从事炊事工作或组织管理伙食,熟悉一些炊事知识,学会炒菜、煮饭带来的方便都是建设性的。

任排长值守前哨班时,因道路、运输原因,常常缺水、断菜。砸冰背雪化水,豆腐乳、罐头肉拌上米饭做馅,包饺子、蒸包子;剁碎大头菜、榨菜,连续多日下饭……观察执勤,驰而不息。

军队靠“胃”打仗,边防部队官兵巡逻执勤吃饱、吃好精神才好。边防连队副食供应品种少、花样有限,调剂安排非常关键。任连干后,坚持定期收集、听取有关伙食方面的意见建议。连队就那么多人,训练、执勤都在一起,知道大家的心事,便经常与炊事人员一起研究伙食,出主意、想办法,千方百计改善伙食,荤素搭配,片、丝、丁,一菜多做,变换做法,翻新花样,开饭时观察官兵吃相情绪,及时调整改进。早餐必须要有现熬的粥,中、晚餐也必须要有热汤。组织指导要求做好饭菜让战友们吃饱吃好。

值得一说的是,当时连队燃煤供应标准低,夏季和取暖季没有问题,采暖期前后,官兵晚上热水烫脚是一个困难问题。连队组织官兵,漫山遍野拾回枯死的骆驼刺(毛毛柴),到了傍晚安排专人为大家烧好洗脚水,保证每人都有烫脚用水。立足实情,一切为了战友们有强健的体魄,保持高昂的激情来完成边防执勤任务。

天底下没有一样技能是白学的。在团直分队任连长时,我自己就像当年带领我们种菜的刘管理员一样,种植连队那几亩菜地轻车熟路,种植方法、要求了然于心,显示了极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性。给大家做示范,挥洒自如,种植技术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某些方面甚至还有创新发挥。精心规划,高标准操作,达到了“精耕细作”的程度。根据连队人员少剩饭剩菜少的实际,小量多批次养猪,避免要长大都一同长大。与兄弟连队商量杀猪时间。一个连队一个月宰一头猪,明确谁上旬、谁中旬、谁下旬宰,做到一个连队宰猪多个连队吃肉,隔三差五有新鲜肉吃,保持了连队伙食的质量水平。引得一些机关人员常来连队蹭饭。

因为连队驻在机关办公楼前,每当开饭时就会看到一线分队来机关办事的官兵,犹犹豫豫不知到哪里去,走向哪里,每当这时,都会走近他们,热情相邀,多少次让双眉不展的战友脸上露出笑容。那几年连队多次被评为“农副业生产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连队司务长被上级表彰为后勤管理的红管家。

也许是连队伙食组织管理的好、会种植还是有其它方面的缘由。那年,我接兵返回后调入机关工作。在机关工作期间,大灶(机关灶)的伙食管理是职责份内之事。机关食堂的伙食管理,饭菜花色品种少质量不高,问题似乎由来已久,机关干部意见大,不满意,曾经出现一到饭时就餐人员拿着碗到处找饭吃的现象。

克服困难种菜养猪。机关人员各自忙于业务,平时看不见,吃饭一大片。吃饭的人多,干活的人少。十来亩菜地,因为水源有限,用水紧张,人手少浇水成了问题,沿水渠一线每个分水口必须严密把守,需要的人多,人少了,一人要看多个口子,必须来回奔跑,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反复动员,有时还得说好话,求人帮忙。

关心保障人员的成长进步,培养提高炊事员技术水平。精心研究改善伙食方式方法。咸菜切成一定的形状,加上葱、蒜浇上烧开清油,其它菜品达到色香味营养,主食花样变换……机关食堂的伙食有了改变,到其它食堂找饭吃的人少了,就餐人员的满意率渐渐上升。同时机关食堂还担负起了一线分队来机关办事人员的就餐保障任务,解决了困扰多年,一直存在的一线分队过往人员就餐的老大难问题。

那几年,司政机关的种植养殖走在了部队的前列,还给机关干部的随军家属分过小菜叶菜,种植的萝卜、土豆都会给随军的家属们分一些过冬。这种做法得到了部队领导、机关人员的表扬好评。

一次让领导叫到跟前。首长都在招待灶(中灶)吃饭,因为中午宴送了一批上级来人,晚饭,炊事员做了4个小菜,羊肉揪面片(羊汤面)。一位从机关下来任职的部门首长不悦,他跟主官说了什么我不知道。主官把我叫到饭桌前,用筷子敲着说:“就给我们吃这个?管理股长同志!……”还说了什么我记不得了,看到严肃的面孔,我立刻明白了首长是在表达不满。这出乎意料的事,让我深感震惊,我恨不得打自己两巴掌。“马上重做!”我说,转身离开时眼里热乎乎的。我为自己工作不细自责,为领导不体谅难受。招待灶(中灶)的炊事员整天加班加点迎送客人,几乎天天是宴席,没有来往人员时,饭菜质量、伙食水平也是超出规定标准,就这一顿简单了……

任营长后,精心筹划,种植蔬菜,改进节煤炉灶,送外培训炊事员,研究改善伙食,想方设法让官兵吃饱吃好。热情关照过往人员,凡是赶上饭时的过往人员,都要热情地招乎他们留下来吃顿热饭,这一点,战友们口口相传,上下官兵一致好评。

任部队副职时,1995年,全军边防部队后勤设施配套治理现场会在本部队召开,做好饮食保障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级军需部门都来人指导,具体组织实施由所在部队承担。抽调部队的炊事骨干技术培训,反复动员提高其认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立足自身,立足当地,精心制定食谱,严密组织实施,顺利圆满保障了来自全国各地海陆空部队数百人会议的召开。工作细致入微,得到了各级首长表扬和参会人员的好评。其中食谱中臊子面后标注的“先上臊子后上面”因具体、细致被传为佳话。

烟火气含着战友情。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战友见了面,说起连队、机关灶、营部吃饭的事来,依然津津乐道,赞叹不已。深沉陪伴,让生命蓬勃,让笑容明媚。

一路烟火袅袅,一路光阴斑斓。滋味、色彩,浸润了岁月的温度与光泽。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战友,卫国戍边,写就了各自的从戎历史,凝炼了一行行风刀霜剑、金戈铁马的诗意。

                                   图片/作者

作者简介

刘玉庆,男,山西平定人,从军多年(上校)退役,现居太原。文学爱好者,多篇诗歌、散文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