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杂谈 045:伊斯兰世界的第三大圣迹——灵山圣墓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2-04-12
因为去年骑行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泉州杂谈系列已经停更了有10个月之久……我在丝路骑行的过程中,泉州申遗成果的消息是全程最令人振奋的时刻。

我一直想着持续的为泉州文化的推广宣传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也是为什么要坚持写泉州杂谈的原因。如果有看过前面44期的读者,应该不难看出每一篇都是查找了许多资料用心写出来的。

之所以这么认真,也是想逼着自己慢慢的整理出一系列的资料,最后可以出版一本泉州的旅游攻略宝典。咱可是骑着自行车玩过世界的人,文史不是我的专业,说到玩咱可是世界级别的。通过两年详细的实地路线踏勘,各种泉州有趣的打开方式,我都已了然于胸。

只不过,2021年5月份刚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丝路东游记》,写书真的是太累太累太累了,累到有点怕了。所以这本旅游书也就暂时搁置吧!除非有相关单位想做这件事,否则就让它随缘吧!说不准哪天心血来潮就出了呢~
废话不多说,马上进入正文。既然是泉州申遗成功后的第一篇,我就先从世界文化遗产点开始吧,而且找一个跟去年骑行丝路有点儿关系的。大家都知道宋元时期活跃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穆斯林,他们是中国到欧洲之间的重要中间商。陆上丝绸之路从公元10世纪的喀喇汗于阗战争之后,就逐渐伊斯兰化,在丝路沿线的新疆、甘肃、陕西等地,都有大量的穆斯林。但是,你可知道,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伊斯兰教最早进入中国不是通过西域,而是来到了泉州,位于泉州东门外的灵山圣墓就是最好的见证。

灵山伊斯兰教圣墓

“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这是先知穆罕默德向穆斯林发出的号召。早在伊斯兰教蒙昧时期,就有一些穆斯林遵照穆圣的教导,冒着惊涛骇浪,扬帆劈波,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他们带来阿拉伯优秀的科学、文化和艺术,又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精美的陶瓷带回去。他们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一些人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死后埋葬在中国。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就安眠着伊斯兰教创历时期航海来到中国的两位穆斯林先贤。

明代著名史学家何乔远的《闽书》记载,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穆罕默德派出四位门徒前往中国求知、传教,“一贤”到了广州,“二贤”到了扬州,“三贤”、“四贤”来到泉州,分别叫做“沙仕谒”和“我高仕”,他们归真后葬在泉州灵山圣墓。

在泉州人眼里,“圣”字有复杂的含义。这个“圣”字和中国古代称孔子为“孔圣”、穆斯林称穆罕默德为“穆圣”的含义不同。 据《闽书》记载,“二人自葬是山,夜光显发,人异而灵之,名曰圣墓。”灵异显圣,闽南俗语曰“圣”。千百年来,“圣墓”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它既含有灵验的意思,又体现了泉州人民对伊斯兰教和两位先贤的尊敬。

灵山的位置

唐武德年间相当于伊斯兰教创教什么阶段呢?穆罕默德于公元610年开始在麦加传教,于622年逃避麦加的宗教迫害被迫撤离,迁往麦地那建立伊斯兰国。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正是在伊斯兰教初创的艰苦岁月,就有大贤四人到中国求知和传教。而这也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早在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就是要来泉州乘船回国,泉州在初唐时也开辟了到波斯湾的远洋航线。

墓园坐北朝南,由柱廊、墓亭构成。墓盖上方的石亭,屡坍屡建,是中国穆斯林保护二贤墓免遭风雨侵蚀而坚持不懈努力的见证。墓室的西、北、东三面依山而建高约3米的半月形挡土墙,象征纯洁的初月,同时又起到挡水挡沙的作用。

墓园

三贤、四贤墓均为花岗岩雕刻的伊斯兰式石棺。两墓并列,底座莲花瓣图案装饰,盖分三层,呈阶梯状, 四面浮雕莲瓣纹;中层素面;顶层呈券形的墓顶石,刻工简朴无华,衬托出两位贤者淳朴善良的高尚品德。


伊斯兰式石棺

依墙建造仿木结构的花岗岩结构墓廊,平面如新月,环抱墓室。前檐廊共10柱9间,左右对称,称得上是中国建筑中最高等级的九开间。

圣墓构造简朴,符合穆斯林的丧葬习俗。墓葬整体造型符合伊斯兰文化特征,但装饰上使用了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布局上显示出显著的本土文化特征。它展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文化的交往与融合,显示出宋元海外贸易对泉州文化内涵的丰富。

廊柱上下两端偏细,颇像织布的梭子,有石础,古建筑专家称之为“梭形柱”。这种“梭形柱”最早见于公元四世纪的中原地区,五到七世纪流行于唐朝,大约自盛唐以后渐少使用,应为初唐时期所建造,从另一方面也可作为灵山圣墓的建造年代的断代依据。圣墓尚存的早年柱廊建筑,不失为一本“石头的书”。


再看回廊正中竖立的一方辉绿岩石碑,阴刻十行阿拉伯文,是古今许多伊斯兰史学家最感兴趣的元代重修圣墓碑。这是迄今在圣墓发现的最古碑文,记载了伊斯兰历722年(公元1322年)一批居住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修缮了这座被祝福的坟墓,此举为求得尊贵庄严真主的喜悦和丰厚的回报。……二位贤者在法厄福尔时代来到中国,据传为有善行者。后卒,乃由朽世转入永世。人们因其福祥而信之,一旦遭遇艰难,仿徨无策,即前来瞻礼,祈求默示光明,并有奉献,均获益平安而返。”

在元代时中国君主称为“汗”,而“法厄福尔”是阿拉伯语对唐朝皇帝的“天子”的意译,是对三贤四贤在唐武德中来朝的佐证可见,早在十四世纪之前,这座先贤坟墓就受到阿拉伯穆斯林的崇拜和保护。尤其是秋冬时节,满载丝、瓷、茶的阿拉伯商船即将扬帆起航离去之际,便纷纷来此向二贤辞行,祈求真主赐福二位先贤,并让船队平安归国,亲人团聚。

元代重修圣墓碑

著名的中国穆斯林航海家郑和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访东南亚和阿拉伯各国。当他于1417年第五次航行圣地麦加之前,专程至灵山拜谒二位先贤,可见泉州圣墓当时影响之大。地方官蒲和日为之勒碑为纪,迄今该碑仍竖立于回廊的西侧, 上书“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圣灵庇佑。”此碑虽略显粗陋,但行香碑是迄今发现见证郑和到过泉州的最重要的实物。

郑和行香碑

圣墓右前方一块重达数十吨的巨石兀然独立这块天然巨石据说风吹能动,手推能晃,故称“风动石其神异能与伊朗伊斯法罕的晃塔媲美,穆斯林把这一奇迹归功于造物主安拉的旨意凡是来瞻仰圣墓的穆斯林都以触摸推动“风动石为幸事

风动石

风动石东侧是著名的阿拉伯穆斯林瞻恩丁后裔的坟墓,他们在六百年前迁居泉州,取“丁”字为姓,迄今后裔已逾万人。关于陈埭丁氏祠堂的内容,我会在后面专门开篇来介绍。

丁氏陵园

泉州灵山圣墓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是阿拉伯穆斯林和中国穆斯林世世代代不懈努力,精心保护的结果。它体现了历代中国政府和人民尊重穆斯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友好态度,也是穆斯林社群在泉州活动的历史见证,他们是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展现了海洋贸易带来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往与融合。

在伊斯兰世界中,除了沙特阿拉伯麦地那成的先知穆罕默德圣墓和伊拉克纳杰夫城的阿里圣墓外,现存最古老最晚好的第三大圣迹就是泉州的灵山圣墓。

如今,灵山圣墓作为多元宗教的代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作为曾经骑行过大半个伊斯兰世界的旅行家,当我在跟外国穆斯林介绍灵山圣墓时,他们对此感到惊讶,表示浓厚的兴趣。以我当时在沙特吉达机场落地时看到的震撼的朝觐团队场面,再到在沙特国家博物馆了解的朝圣文化,泉州完全可以做好灵山圣墓这一宗教圣地的宣传,吸引大量朝圣流量,提高泉州作为世遗城市的影响力,将这段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和谐共存的故事继续传颂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