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37常玉婷.判若鸿沟:大学课堂为何会出现师生对话不畅

 高教课堂研讨 2022-04-12

现状研判:大学生的“说不出”与“说不赢”

    “好的,老师”“没问题了,老师”的呼声伴随着学生连连点头的动作和略带迷茫的眼神响起,又一次师生对话“顺利的”落下帷幕——这是进入大学后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窘迫场景。

      师生研讨的课堂使刚接触专业领域的大学生们不得不张开口,吐出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我们预想的流程中,接下来应当是由教师收束归纳,学生再重新展开演绎,师生进行友好交流。但此刻问题出现了,教师听完学生发言后开始从一个较为知识性的角度阐释,却偏离了学生原有的想法。那么学生会如何反应呢?一类学生就如同上文所言,他找不到教师发言的问题,没有办法进行反驳,最后就只好敷衍的顺应教师;而另一类学生比较有勇气,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教师的见解和自己的不一样,但他就是觉得不对,不想被带跑偏,于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至此,天就被聊死了,研讨成了无效交流。

      究竟为什么大学课堂上会出现这种师生交流不畅的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知识鸿沟:师生知识储量差异导致“一言堂”

      其一是知识储量的差异。由于阅历与年龄的鸿沟,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储备有着极大的差异。教师比学生更早进入该专业领域,因此获得专业知识的机会比学生更多,积累比学生更深。足够的输入是输出的基础,知识储备的先天不足使得学生很难在对话中获得主动权。此时的师生对话就像成人与儿童的交流,阅历之差使得成人时常戴上全知的假面,以傲慢的姿态解读儿童的想法。从一开始天平两端的砝码就不相同,顺利的交流对话当然是天方夜谭。

学科鸿沟:教师的研究方向带来“刻板视角”

      其二是教师的知识惯性。大学的教师多半拥有自己浸淫多年的研究方向,倘若普适性知识是一个圆,大学教师就是致力于使圆凸起一个角,这个角里的知识是他最熟悉的领域。学生一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立刻敏感的捕捉到学生语言中关键词,并投放到自己的领域进行知识性的理解阐释,这是教师自然而然的一种本能反应。但问题是,这并非学生的本意。也许学生想探究的问题就是教师以“抓大放小”提取方式放掉的那个小;也许学生疑惑的只是那个切己相关的具体问题,而不是教师抽离出来的客观科学知识。

身份鸿沟:师道尊严对学生造成“道德压力”

    其三是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在师生关系里具有绝对的权威,“天地君亲师”的排序说明教师的地位甚至一度可以与君权神权、宗法血缘相提并论,是否尊师重道更是成为人格评判的标准之一。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教师权威的影响依然使得我国的师生之间很难形成一种平等关系。尤其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应试的压力下,学生更容易形成隐形的畸形的师生观,到了大学便产生了盲目顺从或桀骜叛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不利于师生正常交流。

冲突纾解:教师“俯下身”助力学生“开口讲”

      总之,诸多原因造成的师生对话不畅的问题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更应当正视并寻找方法解决该问题,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