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宁海民间故事-033

 徐宝样文图库 2022-04-12

三、御封天下正神

相传明朝中期正德皇帝下江南,当听到五圣庙传说和用虎皮作座垫后,始则不安,继则愤怒。原来武宗皇帝继承大统,议定国号为正德,正是虎年(150)开始,欲下禁民打虎诏文,诏告天下。草湖村民既打虎,又将虎皮作垫褥,是对他的侮辱,怒火顿生,于是直奔宁海,要灭五圣。但五圣帝是民间崇拜偶像,不想惊动村民,以免麻烦,故先查看。一日,武宗皇帝到崇寺山,在县令指点下,向草湖西面所在眺望,在村北果见一座堂皇庙宇,命御卫查看。卫士看后禀告并无庙宇,惟见溪滩和一丛郁郁葱葱的硕大荆棘蓬,帝称奇。继续西行,回头南望大溪对面复现五圣庙,帝又命卫士绕道过去。卫士到原地察看,仍是如此,再复命,帝回眸,果无先前的庙宇。继行,至洋溪桥头东望,再现五帝庙,帝顿觉受戏弄,火冒三丈,率御驾沿南侧溪边路直奔草湖,到达牌埠头,仍找不到庙,仅有青翠旺长的一丛荆棘蓬。帝百思不解,难道本皇有亏上苍,致使上苍屡现屡隐?虎皮垫座莫道是上苍安排?命该如此?沉思之后,怒气遂消,转而恭立荆棘蓬前曰:尔若真是'五圣庙,本皇即封你为'天下正神话音刚落,眼前荆棘蓬瞬间消失,呈现出结构完整的五圣庙宇,走进庙堂,五圣帝帝貌俨然,座下虎皮十分显眼,帝敬服不已,遂用御笔亲书天下正神四个正体大楷,村民制成横匾悬挂大殿正中,世代相传,可惜该匾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上述御驾行走中,对五圣庙的观看,始则西眺,继则南望,再则东眸,原来草湖是溪之南,行道是溪之北,且此段溪流以草湖为中心的近半圆弧形弯曲,三个观察点正好处于弧形的起点、顶点和终点,且相差距离相当,故有上述现象。

四、佑建镇水庙

正德皇帝的赐名,令五圣庙名声大振,香客云集。但多雨季节里,洪水滚滚,阻碍香客前往。尤其是草湖村前的小溪在雨季时更是成为直接影响溪南朝拜者的水患,古人信洪水为妖作怪,大家议论建庙除患,向五圣庙求问验应。于是将黄荆坛的树砍了,作镇水庙用材。因正神五圣帝庇佑,庙宇很快建成,塑奉玄武大帝为主神,右脚踏蛇,左脚踏龟。庙成洪止,但已惹怒了溪神,使其每每寻机报复。五、助建定岚桥草湖项姓与隔坑项家项姓,同派连枝,项氏大宗祠建在草湖,每遇宗族大事,尤其是每年的清明合祭,项氏子孙一起聚议,一起活动,但草湖前的潺潺小溪,妨碍了两地宗亲往来。宗议造桥,遂禀正神五圣帝和玄武大帝,孰料两帝同心,均以三个圣赠予。于是项姓子孙大悦,热心筹建。建桥主材料石板石条亦到水车高坛采购。当石板石条装上竹排后,立即徐徐下沉,多年的老水手十分诧异,在旁的人亦感到不可思议。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石料忽然慢慢上浮,一位帮工还窥见一条蛇在旁游弋。说来也怪,它见人不怕,始终未离,于是顺利撑到溪埠头,此后的连续运载均是如此,人们又把石板石条搬到桥基,桥工砌桥,硕大的拱型石桥建成后,起名为定岚桥。人们到两庙还愿时,细心的项姓子孙发现玄武大帝脚下的蛇很显眼,鳞片发亮,头部和尾部有几处伤痕。原来,沉石之事乃溪神所为,浮蛇之举,为两神遣使之故。镇水庙经历代普修,一直保留到文化大革命时被拆毁,定岚桥也在1978730特大洪灾中冲毁。

草湖仙水的传说

草湖门前平山叠翠,逶迤起伏与连头山、福泉寺毗邻相望。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澄清。八仙东海归来,看此地幽静便落下云头憩息。两仙人看中一方石岩是天然棋盘,就分坐对弈。汉钟离独自下山迁海,曹国舅动手推山,吕洞宾与蓝采和合计去崇寺山元宝岭的湾里搬石头,准备造桥便于人间通行。铁拐李却为民造田,他一脚就踏出一(丘)水田,至今山上留有12山田。吕洞宾、蓝采和二人搬来石头正要造桥时,清明山庵里公鸡已鸣叫,逐远去,空留下一大堆乱石。棋盘石如今仍依稀可辨,岩石上还留有两只仙人脚印,一大一小。仙人走后,山上仙气尚存。某日,村里有一老倌名叫双风,因老年性风湿,酸痛难受,就顺着山路去连头山取水治病。他走到太平山因爬山口渴,找到一孔冷水喝了几口,味甘而清凉,醇而止渴。他坐在水塘边,用凉水冲洗他红肿的烂脚,休息片刻后只觉得浑身舒适,看日头将落,去连头山恐怕来不及了,就用壶盛了两壶仙水回家。一壶吃喝一壶洗脚,几天后风痛缓解,烂脚肿退缩口,渐渐长出新肉。当他第二次去取水碰上项永葵,项听了介绍看到实情,就叫小铜匠王家星做水管连接仙水,他自己砍柴开路造凉亭一座以便众人取水,村人用水治病屡屡灵验。蒋桂香老人夜里梦见先祖,要她协同开路造屋,广结善缘,她就立即发动民众,造简易公路,并建四间平屋。草湖仙水因而得名。职业

缑城来历的传说

宁海县城旧名缑城,这个城名有段来历。古时候,缑城这地方叫广度里,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山上树木,大得像豆腐桶,山下到处是刺棚篷,没有几户人家,没有几丘好田。朝廷便派出一个县官,寻找风水宝地筑县城。县官带着一班人,跋山涉水,差不多整整寻找了一年,才找到了广度里这块风水宝地,便确定在这里筑县城。要造县城了,城墙应当顺着哪个方向筑呢?乡绅们议论纷纷,县官也拿不定主意。冬至那天,大雪像棉絮一般洒下来。没有几个时辰,远山近岭变成了雪山,广度里雪厚三尺。中午辰光,风止雪停,县官和乡绅们又来到广度里,议论筑城之事。突然,崇教寺附近,金光一闪,从天上跌落一只猴子,那猴子两眼射出金光,向广度里纵来。县官赶上前去,想把它抓来。说也奇怪,那只猴子见县官追去,并不害怕,在雪地里一蹦一跳跑着。县官追得快一点,它就跑得快一点;县官追得慢一点,它也跑得慢一点,总是与县官拉开丈把路。等县官追到崇教寺山下,猴子就不见了。县官逐派人四处寻找,仍毫无影踪。大家均感到惊奇。这时,大家突然发现刚才猴子走过的路线,正好是一个大大的圆圈。大家说:这定是神猴降临,顺着圆圈造城,一定能兴旺发达。县官一听有理,马上召集民工开工筑城。没几天,城墙筑好了。从此,宁海有了县城。这座城的范围是猴子划定,理应叫猴城。但后人觉得猴城难听,就把改成。从此,人们称宁海县城为缑城。

象鼻岩的传说

现在水车、前童等地四十岁以上的村民都知道,在城区至前童中段有处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形如象鼻的陡峭石壁,称象鼻岩,又称象鼻头。传说古代的赵家山、石舌章、马婆园、下陈及下白溪一带方园数十里,均为东海三门湾,汪洋一片。每遇外洋起大风,不时有船只驶进避风。但起恶风掀巨浪的日子,往往伴随暴雨洪灾,水流湍急,抛锚困难。上天的厚德光大后土天帝知情后,派一位仙人来勘察,认定一处外凸峭壁可以凿洞缆船,遂禀报后土天帝。帝命其发洪水前开凿完成。仙人受命,且要求一名仙女同往,帝许之。两仙在峭壁北侧回水边择地而庐居。仙人凿洞是天帝恩赐,不能张扬,也不许凡人看见,于是选择朔日后的弯月夜进行。是夜,仙人与仙女约定,在鸡鸣前完成。仙人带工具在戌时开凿,先南后北(因南面背庐,鸡鸣不易听见),将洞口凿成凡人直立大。钢凿很大,每凿足有三寸;每凿颇深,亦有三寸。仙人挥汗开凿,击声不发,很快凿过半。顾不上休息,转过北面又抡锤猛凿,欲在鸡鸣前完成复命。留庐等候的仙女,无所事事,时有凡心蠢动,巴望仙人早归。仙女昼夜干等,特别漫长,难以忍耐,于是时过三更就让雄鸡啼鸣。仙人正凿得起劲,眼看快要打通缆洞,兴致倍增之际,突然听到鸡鸣,只好仰天长叹,怏怏返庐。走到门口,就见仙女咯咯笑着迎接他。同时,仙人发现鸣鸡未续,问其故,才知仙女坏事,逐愤然上天复命。天帝即命问事官将仙人变作象鼻,鼻端开路,让万人踩踏;将仙女变成双层石,欲离不能,欲上不可,蹲在山顶,经年啼嗷。象鼻之形态一直留存,象鼻头之名也流传至今。到1980年,公路拓宽,象

葱蒜是荤菜的故事

以前,有户人家养了两只猪。一日,叫来屠夫杀一只稍大的猪。结果那只大猪一跃而起逃得不知去向。屠夫一看猪汤已经烧好,猪架也已搭好,正为那只猪一时无法找到而一筹莫展时,正好旁边有一老太婆在念经,她放下念珠说:你将另一只宰了吧!屠夫一想也只有这么办了。那只小点的猪因老太婆的一句话做了替死鬼,到了阴间便向阎王申诉要老太婆去做猪作为报应。老太婆做猪后,偷吃砧板上的食物,将一把菜刀碰掉下来,正好砸在公鸡的头上,公鸡又要她偿命,结果她做了鸡。她做鸡后在泥土中寻食,吞下一条大蚯蚓,大蚯蚓说是命不该绝,又要她抵命,于是她又做蚯蚓去了。做蚯蚓在泥土底下没有什么怨愆,老太婆在六道轮回时又做了女人,并成了梁武帝的皇后(郗氏皇后)。梁皇怪皇后睡眠不好,总是翻来覆去影响他的睡眠。梁皇是一位虔诚的佛徒,就向一位高僧询问此事。高僧告诉他夜里床下放一畚箕泥土,皇后就能安睡。梁皇依法,果然皇后从此晚上就安睡了。梁皇事后追问高僧这是为什么。高僧说明这一番因果,她最后是从蚯蚓脱胎,所以习性未改,依赖泥土之故。后来在郗后的追问下,梁皇就将这段因果讲明了。郗后认为高僧毁损了她的尊严,想办法报复,便用狗肉做了一笼馒头,用她的内裤秽带做了顶僧帽,送到这位老僧那里。得道之人岂有不知,就将馒头与僧帽埋在寺庙后的园子里。埋馒头处不久长出了一丛丛的葱蒜,埋僧帽处长出一株满堂红。此后佛门中人皆不食葱蒜,指其为荤菜。郗后犯此大罪,死后打入十八层地狱中化为一条蟒蛇。郗后经悔悟,便托梦梁皇为她忏悔。梁皇为她造了一部,后人就叫梁皇忏,直到目前仍风行用梁皇忏为亡人忏悔。

范介橱的故事

宁海溪南范家曾出过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人物范介橱(音)。从民间流传的故事来看,此人有机智聪明的一面,也有刁钻古怪的一面,有为民仗义执言的时候,也有助纣为虐包揽讼事的恶行,总之此人才智过人。有一年宁海碰上旱灾,夏旱连秋,颗粒无收。俗话说六月常常旱,独怕高秋连日晴。这样的情况,只有冷水田与大堰灌到的田略有收获。溪南一带是农业为主,旱天无收成,人们交了粮税后就无法生存。于是大家就推选出一些有社会地位的乡绅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精心拟写了荒状联合呈递给县太爷,请求减税。少年的范介橱正好在县衙前玩耍,他就问了声这么多人来干什么,有人告诉他是递荒状。再说乡亲们见到县老爷,说明来意呈上荒状,县老爷略一过目就问:旱灾后稻有几成可收?回答:三成。”“糯晚稻几成?”“二成。”“番薯几成?”“有五成。”“芋艿几成?”“二成。其他黄豆呀高粱啦全部问一通,县老爷将荒状往下一丢说:今年有十二分收成,你们还来欺骗本县,不准减税。这些人一腔怨愤,一时又无法反驳,个个都像霜打的秋茄,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范介橱一看情况不妙,就靠近打听,有几个老人不耐烦地推开他说:你小孩子不懂不要来问。他拉住了一位他认识的,又比较和善的老人问明了情况后,拦住手拿荒状的老人说:把状子交给我,我去论理。”“我们这么多老人去都没用,你一个小孩去开什么玩笑?”“反正荒状已被退,让他去试试,管他有用没用。人群中也有人这么说。范介橱便拿着状子直冲公堂,口里大喊:递荒状。老爷接过看一眼说:刚才已算过,稻三成,糯职业社区干部+晚稻二成,番薯五成,加起来正好十成,还有芋艿黄豆等等一加起码有十二成丰收,你一个小孩还来胡闹。范介橱仰头放声大笑说:我今年一百多岁了,没有见到过像你这样的老爷。县老爷惊堂木一拍说:你怎么有一百多岁?范介橱不慌不忙地说:我父亲50岁,母亲45岁,姐姐15岁,还有弟弟,这么多加起来我不是一百多岁了吗?县老爷说:混帐!你怎么可以把全家人的年龄加起来算到你的头上!范介橱回答说:你怎么可以将各种谷物、杂粮加起来的成数算作今年的总收成呢?县老爷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乡绅们正好一起请求县太爷开恩认准荒状,减去田粮赋税。在这种情况下,县老爷无话可说,只好按灾情减去税收。

鬼也没有做成的故事

一个船老大靠撑船过日子。一日一只鬼来上船。你是啥鬼?做啥去?”“我是吊死鬼,去隔河找替身。”“隔河谁家?为什么要去找?”“隔河阿花家。她婆婆常与她相骂,丈夫还要打她,夜里要上吊的。老大忖,阿花家我知道,孩子一大帮,死了日子怎么过?我要想办法救她,便说:你怎么找替身?”“我把她魂灵抓来,她做鬼,我可去做人。”“你抓人有什么本事?”“我会变。”“你怎么变?”“我变起来你要怕的。”“我胆子大,随你变什么,都不怕。吊死鬼变成丈二长红眼绿头发的样子说:你怕不怕?”“这有什么可怕,不过头发长点,颜色杂点。吊死鬼拖出丈二长的红舌头,眼睛睁得像铜铃,说:你怕不怕?”“这有什么可怕?不过舌头长一点,眼睛大一点。吊死鬼又变成七孔流血的模样,说:你怕不怕?”“这有什么可怕,不过血多点。你还会变吗?”“我不会变了。”“你只会这几变,怎么抓人?吊死鬼拿出一个稻草圈说:我有宝贝。”“什么宝贝,让我看。吊死鬼把稻草圈递给船老大,船老大接过来一把拉断,说:这算什么宝贝,介不牢。船老大用蒲瓢罩在脸上说:我也变一变,你怕不怕?吊死鬼吓了一跳,掉进河里淹死了,连鬼都没得做。

癞头黄鱼和大头的故事

黄鱼披金戴银,生活潇洒,到处招摇,威风凛凛。同海域的其他鱼儿,看它常常炫耀自己,很不服气,连身单力薄的头也对它甚为不满。一天,头主动提议,要与黄鱼比赛。黄鱼想,你真是自不量力,敢与我比,真是可笑。不过既然你主动提出,那随便玩玩。于是说,你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头说:就比赛跑吧!黄鱼一听,笑出声来,说:随你定!于是在其他鱼的见证下,它俩排好,准备赛跑。头喊道:一、二、三。便拼命往前游,而黄鱼漫不经心地向前游。尽管头奋力快游,仍被黄鱼甩在后面,黄鱼得意地笑笑说:我闭上眼睛游,你也追不上。头没好气地回答:那你闭上眼睛游游看。黄鱼真的闭着眼十分起劲向前游,想远远将头甩在后面,却全然不知前面有一块大礁石,一头撞上了,撞得头破血流,吱吱大叫。追游过来的头虽然已经游得上气不接下气,可看到黄鱼触礁,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由于笑得太使劲,一不小心将下颚笑掉,合不上嘴了。其他鱼儿判定比赛结果:两败俱伤。这样一来,黄鱼头伤愈合后结了一层癞头皮,自觉身价大减,不再逞威好强,而头因老是张着大嘴,耷拉下巴,面目更丑。癞头黄鱼和大嘴头的故事就这么流传开来。

小媳妇的故事

从前有一富家老翁生有四子,已娶三房,尚有幼子未婚。已娶的三房媳妇皆缺乏治家旺族的气概与才能,便留意寻一大慧大智的闺秀作四房的媳妇。一天,翁公吩咐三房媳妇说:今天你们一起回娘家,要一起回来。又吩咐说:长媳住三五天,回来时带纸包火;次媳住七八天,回来时带纸包水;三媳住半个月,回来时要带纸包风。三个媳妇一起出门走到村口溪边,三人商量说:一起出门又要一起回来。一个是住三五天,一个住七八天,另一个却可住半个月,这日子怎么算呢?正好肉店老板的女儿在河里洗衣服,听到后抬头告诉她们说:三五是十五天,七八加起来也是十五天,半个月正好十五天,都是一样的。长媳问:纸包火怎么包呢?老板女儿告诉她说:你可以提灯笼回来。次媳问:纸包水呢?答:带雨伞归。三媳问:纸包风是什么?”“纸包风是纸扇。半个月后三个媳妇一起回来,各拿着灯笼、雨伞、纸扇,阿翁追问她们是谁告诉她们的,三人都说是自己想起来的,阿翁将脸一沉说:既然是你们自己想出来,我做个对,若能对上我就相信你们是自己想出来的:月明,月明,月不明。三个媳妇一个答得乱七八糟,一个答得胡言乱语,另一个只是抓耳摸腮,最后在阿翁的逼问下,如实讲明是肉店老板的女儿告诉她们的。阿翁立即托人做媒将她娶来作四房媳妇。过门后为了进一步测试她的才智,阿翁故意吩咐四个媳妇说:用十样炒一盆菜,要清爽简单,用七样煮一锅饭,但不能乱七八糟。三房媳妇都认为无法办成,那么只有让四房去操办。四房媳妇说:我是初来乍到,不识水缸镬灶。但在阿翁的催促下,她只好说:只能下厨试试看是否合公翁之意?午饭时她端上大盆韭菜炒蛋,暗合九加一为十,盛上绿豆饭亦合六加一为七,公公捋大笑。公公提起上次的对,三个媳妇皆未对上,小媳妇问明上联后立即对曰:过年,过年,过好年。公公马上提出这个家让小媳妇来当。小媳妇说过门不久,年纪又轻,岂能当家,更难做主,令不能行,禁不能止。公公正色告知,从我做起,全家内外一切听你安排,小媳妇追问一句:此话当真?公公将桌一拍说:一切不假。小媳妇问:我家最好的是哪几丘田?翁公答道:36罗,24罗,18罗三丘洋田最好,都种上糯谷了,现已做肚,即将'朗花小媳妇说:明天另雇16名短工,再加自己家的长工、作头、二肩、看牛等,全部出动,将大肚糯稻全部割倒晒干后收藏。田里再施肥准备栽种生稻。公公心里暗暗吃惊,但有言在先岂能反悔,只好一一照办,满村的人对这疯狂的行为,纷纷指责,岂能容媳妇这样来毁家败业。这真是赵道士内客当家,麻挖了种棉花。第二年传言沧州皇家马场在发马瘟,也有人说:医马瘟的良药是带胎的糯稻草。公公回来将这一传言告诉小媳妇,小媳妇冷静地说:自家肚里自策划,莫信旁人闲头白。公公立即明白,要探听可靠的讯息。结果,情况属实,就马上租船将稻草运到沧州,结果是一斤白银一斤稻草成交,老翁家立刻就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家。公公彻底服了她的才智,什么事情都不再过问,在溪边桥畔造一座无心事亭,日日坐亭中品香茗、饮美酒,与人闲聊,看南来北往的过客。一天,有巡按御史路过,一看亭名,心里好生不快,一个草野小民竟敢这么狂妄,简直不知天高地厚。就下令摘下这块亭匾,同时还出了几道难题要老翁解答,否则要办他藐视朝廷之罪。题为:一是什么东西比蜜甜,什么比黄莲苦,什么能硬如铁,什么要软如棉;第二是限你马上拿到公鸡蛋,量出东海水,遮住西边的天。老翁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躺在无心事亭里满腹心事。中午已过,长媳来叫阿翁吃饭,他举手一挥。次媳来叫,他将眼睛一翻。三媳来催时他连手也不挥,眼也不翻,呼也不应,像个活死人。四媳妇只得亲自来问到底为了何事。他说,糟了,这个亭名闯下大祸了。接着就告诉她巡按老爷的几道难题,小媳妇一听哈哈大笑说:公公你放心回去吃饭休息吧!让我在此。下午巡按老爷果然来了,一看是一女子,就问:那个老翁呢?答:他是我公公,回去做产了。”“什么!男的老头还能做产生儿?”“你不是要公鸡蛋吗?男的不能生儿,公鸡又岂能生蛋?老爷无言以对,只好接着问:什么东西比蜜甜,比莲苦,硬如铁,软如棉?她答是:少年夫妻甜如蜜,老年无子苦如莲,不犯王法硬如铁,犯了王法软如棉。接着官老爷又提出:要量东海的水,要遮西边的天。媳妇笑着反问:请老爷测出东海的长宽,定出址界我才可量,

请老油盐寺的传说

古时候,天台国清寺有一僧人姓王名干,渡海去南海普陀山烧香。王干乘船回寺途中,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呼啸,海面上掀起了巨浪,浪头足有几丈高。可怜的小船就像一片树叶,随着巨浪颠来覆去,一个浪头打来,啪啦一声,桅杆断裂,小船失去了控制。王干闭着双眼,口念佛经,祈求佛祖保佑。小船在风浪中颠簸,也不知漂流了多少天,忽然间,风平浪静,阳光普照。王干昏昏沉沉爬出船舱,才知小船被搁浅在海岸边。他抬头一望,只见前面有一座山,山高百丈,白云绕顶,云底下岩石倒挂,势如刀切。王干连忙爬下船,用尽全身力气登上山巅。好山啊!王干情不自禁地赞道。他向附近百姓打听,才知自己已到了宁海境内,此山名叫石头山。王干回寺后,向师父讲述了这段奇遇。师父道:善哉,善哉,那石头山气势不凡,定是佛祖指点给你的出家之所,你快去那儿修行吧!数月后,王干拜别师父,来到了这石头山,就在岩石下建起了一座寺院,取名石头寺。那时,这一带的人生活很艰难,常常因没有油盐,以海水充当盐做菜。海水虽然咸,但味道苦涩,因此这里的百姓个个病魔缠身,面黄肌瘦。王干为了能让百姓吃上油盐,常常跋山涉水,回国清寺取来油盐,赠送给当地百姓。一天深夜,王干被窗外飘来的扑鼻油香味惊醒。王干甚为奇怪,起身踱出寺院的大门,顺着香味,来到一块岩石下。王干低头细看,见岩石上有一小洞,洞口光滑,直通岩心,洞底又有两只似酒盅大小的浅洞,左洞油光闪闪,尚有油迹,右洞白光四射,留有盐迹。善哉!善哉!莫不是佛祖赐我油盐,让我免受去国清寺取油盐的跋涉之苦?可王干在洞边一直守到天亮,仍不见油盐流出,那油香味也渐渐消失。第二天晚上,王干早早地守在洞边,想看个究竟。一更,二更,三更,洞内一直没有动静。四更刚过,忽见岩石左洞流出香味浓郁的酥油来,紧接着,右洞也掉下银闪闪的食盐来,不多不少,刚齐洞口。王干满心欢喜,连忙进寺拿来两只碗,舀起油盐。油和盐都是刚好三瓢,舀完后,再也没有油盐流出来了。连续几个夜晚,王干都来舀油盐,也都出现同样的情形。王干这才知道此洞每逢夜晚四更天自动流出油盐,如不及时舀起,过了五更天,油盐便会自动消失。因此,王干每到四更,不管刮风下雨,总是及时起床,舀好油盐,供第二天食用。石头寺内有时只有王干一人,有时会来许多香客,所以用餐的人时多时少。可奇怪的是,王干舀来的油盐,不管第二天是王干一个人食用,还是与许多香客一起食用,都正好用三餐,从来也不缺,也从没剩余。王干做出来的菜呢,不仅合王干的口味,其他不同口味的人吃了也都说好吃。天长日久,来石头寺进香的百姓,吃了这儿的油盐,身体由弱变强,由瘦变壮,个个红光满面。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寺院香火也是越来越旺。光阴似箭,五十年过去了,王干已九十高龄,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收了一名小和尚。从此,每晚四更提取油盐的事也就落在小和尚身上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和尚开始厌烦起来。有几天夜里,小和尚因贪睡而误点,没能取到油盐,遭到师父责怪。小和尚抱怨这洞口太小,要不,一次多取一些油盐,就用不着夜夜来取了。一天夜里,小和尚取完油盐,又偷偷地找来铁锤和钢针,叮当、叮当、叮当把洞口凿得比碗口还大。小和尚刚回屋,忽然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轰隆一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第二天一早,小和尚跑到洞边一看,吓得目瞪口呆,原来两洞洞底开裂,连寺后的岩壁也被劈成两半。小和尚急急忙忙跑到师父跟前,结结巴巴地把经过告诉了师父。王干和尚一听,气得一头倒在床上,口吐鲜血,两眼发直,归了天。人们为了纪念王干和尚的功德,就把石头寺改名为油盐寺,把石头山改名为王干山。

媳妇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媳妇,对病倒在床的婆婆横眉冷对,说句实话,她巴不得婆婆早点死去,但为了掩人耳目,又装出一副很孝敬的样子,不得不为婆婆送饭。但婆婆吃饭的碗是固定的,因为她从来不洗那只碗,所以时间长了这只碗便又脏又臭。后来,这个媳妇的儿媳妇很看不惯她婆婆的态度,但又不敢当面直言。一天孙媳妇替她婆婆去送饭。待太婆饭后,乖巧的她故意打碎了这只碗,并大声说:太婆呀,你怎么介勿小心,以后我拿什么为婆婆送饭呢?媳妇听了若有所思,从此转变了对婆婆的态度。

石板顶掼乌龟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实的乡下农民,经常挑菜上城去卖,和蔬菜行里的一位年轻主人渐渐熟悉起来。这老实农民家里的老婆生得很漂亮,一天,夫妻俩到城里买东西,被那年轻的行主人看到,啧啧称赞,认为这样美丽的妇人却嫁给庄稼汉,实在有些不相称,于是存心要戏弄他一下。隔几天,农民上城,行主人对农民说:你乡下有乌龟,请你有空给我买一只来。农民说:没有,没有,这乌龟上哪里去找?行主人说:你回去告诉你老婆,她会帮你找的。农民回家,把事情告诉了老婆。她点点头,心想:这种人太可恶了,惯会戏弄人,非给他个教训不可。第二天,她把一只纸包交给丈夫说:今天上城把这东西交给他。同时又耳语了几句。农民进城找到行主人,行主人问:你乌龟买来没有?农民说:买来了。就把这纸包递给行主人。行主人把包打开一看:咦,这是'(这里解释为')。农民马上接上去反问一句:哦,乌龟就是你?刚巧,行主人的老婆也站在身边,呶着嘴,把丈夫手中的这张瓦片夺过去,狠狠地扔到街中心,砸得粉碎。惹得旁人哄堂大笑。一个老伙计幽默地解释道:这有个名堂叫'石板顶掼乌龟,硬怕硬说得行主人啼笑皆非。老实农民早已得意地走了。

长街蛏子的传说

长街蛏子主产宁海长街、明港沿海一带,这些地区濒三门湾,港湾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泥质略带沙性,常年又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营养丰富,是适宜蛏子生长的上佳地区。这里所养的蛏子体大壳薄,肉质肥壮,色白味鲜,闻名遐迩。介好吃的蛏子是哪里来的呢?相传是讨饭人变的。古老时候,宁海长街一带,统统是汪洋大海,只有靠山边有几个散落的渔村。一天,村里来了个远路的讨饭人。讨饭人岁数蛮大,头发雪白,虽然穿着千补万衲的衣裳,倒也清清爽爽,人们都勿讨厌他。讨饭人日里讨饭,夜里困(睡)在土地堂,讨饭时在人家门口一站,勿声勿响,随便你给他多少,他总是向你一笑就走了。每天,他只讨一次饭,一天一户人家,挨次讨过去。讨完了这个村就到那个村,几个渔村都讨遍了,又从头开始讨。起初,人们对此都感到有点奇怪,后来就习以为常了。一回生,二回熟。几年过去了,人们都把讨饭人当作自家人看待。逢年过节,好心肠的人都送点节气头日(岁时节令的风俗食品)到土地堂。第一个人送去,他像讨饭时那样笑一笑,收下。第二个人送去,他说声谢谢,吃不了,就退回。起初,人们又都觉得有点奇怪,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不久,人们又发现了一件怪事,这个讨饭人收取人们送去的节气头日,也与讨饭时一样,每次只收一份,且仍只轮流收。起初,人们还总认为王如渊家中是巧合,后来一对,巧也巧勿到这地步。有人出于好奇,故意接连送,讨饭人会说:上一回吃了你的,这一回谢谢了。这一来,人们真个奇怪起来了。大家议论纷纷,都说这个讨饭人是奇圣,是神仙。于是,人们就把他当作看待。讨饭人在土地堂一住十年。有一天,他生病了,大家都去看望。这个平常一天呒没三句话的讨饭人,这回开腔了。他感谢大家十年来待他的好,说现在他要死了,死后一定报答大家。他说他死后,要照讨饭人死后卷席筒规矩葬,把他抛到大海里去。讨饭人死了,人们用一领席子卷起他的尸体,抛进村前的大海里。潮水退了,海滩上却排满了小小的卷席筒:外面包着薄薄月牙样子的硬壳,里裹一身的白肉;壳子的一头露出两根管子,真像两条小腿;另一头露出一个舌头。这种东西,人们见也没见过,大家认定是讨饭人变的。讨饭人是神圣的化身,大家就把这东西叫,后来传到了读书人的那里,便写成

满山岛沉东京的传说

长街渡下洋五屿门外有一座满山岛。老辈人说,满山原有一条石子路,直通海里,路旁有一块碑,上面刻着:此路通东京五个字,原来,满山岛沉东京的古老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热闹的地方,叫东京,满山是其中一部分。东京人都是坏坯子,老是干些伤天害理的事。一日,太白金星向玉皇大帝奏了一本,要水淹东京。玉帝正要降旨,南海观音出班奏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介大的东京,不会没有一个好人,还是让我去考察一下吧,万一把好人也淹死,岂不怪苍天善恶不分。玉帝准奏,于是观世音化作一个商人,载一船芝麻油到东京卖油试人心。船拢埠后,观音在船上放一只钱柜,凡上船买油的人,自付钱,自舀油,既不点钱,也不称油。这个消息一下子传遍东京,人们纷纷前来买油,有的丢进一点钱,舀去几大桶油,有的根本不丢钱也舀去几瓶油……观音高坐在船台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卖到第二天,总不见一个老实的买油人。观音不由得叹起气来,这时,只见一个仆人提着一大瓶油上船来,将油倒回舱里后就急忙下船,观音感到奇怪,连忙叫住那人问:客人为啥把油倒回我舱里?仆人回答说:上午东翁叫我来舀油,我见你既不点钱,又不称油,就生了私心,多舀了一瓶,谁知东翁知道后训了我一顿,定要我将油送还。观音暗自高兴,接着就打听到了东翁的姓名和住址。观音刚要转身回到船上去,又见一个樵夫打扮的人,手提一只大油瓶从船上下来,大油瓶只盛着一点油。观音拦住他问:客人,你怎么只舀这点儿油?那人回答说:我家里穷,无钱买油,我老娘听说客人的油香很想尝尝新,只好把今天的柴卖掉换点油回去。观音说:人家都将油瓶舀得满满的,你也舀满一瓶吧。那人说:不,我只有这点买油的钱。他坚决不肯多舀,提着那点油走了。观音再一打听,得知那人叫陈搏,家里只有一个老娘,靠打柴度日。第三天,观音再也见不到一个老实的人了,就拔锚离埠。她升到半空,心想:东京人确实刁恶自私,让它沉没掉算了。可那东翁陈某和樵夫陈搏,应去指点一下,好避此灾难。于是,又化成个和尚,到东翁家去化缘。陈某很有家产,生性乐善好施。这日见有和尚来化缘,就热情地布施了一桌素斋。和尚临走时对陈某说:贵地将有一场大难,请君准备大船一只,等到你家大门口石狮子鼻头出血时,立刻上船,可避此难,切记切记。陈某将信将疑,他一面准备大船,一面派仆人注意门口的石狮子。又把这个凶信告诉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一天,一个杀猪人从大门口经过,见那仆人老是在石狮子旁走来走去,就好奇地问:老弟,你老是在这里转来转去干什么?仆人见问,就把和尚说的话告诉了杀猪人。杀猪人听了哈哈大笑:石狮子会出鼻血,除非变天了。他肚里暗定了个鬼主意。这天杀猪回家,他带来一勺猪血,抹到石狮子鼻头上,一会儿,仆人踱过来看见了,拔脚就往里跑,边跑边喊:东翁啊快上船,石狮子真的出鼻血了……”陈某听说,吓了一跳,叫全家人赶快向大船跑去,刚一上船就见一排海浪像小山一样地向东京压过来。一会儿就把东京淹没了。这时陈搏正在山上砍柴,一看到这个情景,连快丢下柴草、冲担,向家里跑去。当他跑回家,海水已漫到门口,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背起老娘冲出门外,向无水处跑去,那潮水跟着陈搏脚后跟漫过来,陈搏跑得快,潮水漫得也快,陈搏跑得慢,潮水也慢。陈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直跑到舟山,潮水还紧跟在后面漫过来。他再也没有力气跑了,只好放下老娘哭着说:娘,我实在没有力气了……”说也奇怪,他娘儿俩一停下,潮水也停下不涨了。那个地方以后就叫定海。传说中的东京,永远沉到海底去了,而满山岛沉东京的故事却在百姓中代代相传。

吃鸡屎的笑话

吃鸡屎的笑话发生在长街大湖村。那是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农村的条件很艰苦,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很低,多生子女光荣,生儿防老思想人皆有之。男劳力是生产队里的主力军,吃了饭就出门劳动,妇女是生产队里的后勤兵,完成进仓的任务。由于生产队是大锅饭的操作,社员的收入都相当微薄。农户靠养几只鸡鸭之类的家禽来增添一点经济收入。勤快的妇女总能把家里整理得非常干净,懒惰的妇女家里则一片混乱。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了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采取了一些措施,夜里由公社放映队宣传卫生知识,白天还组织村里的妇女骨干,由村妇女主任带队,开展一年两次的全村各户卫生大检查,检查时间大约在一日三餐的饭前饭后。检查视清洁与否定为五档,即清洁上、中上、中、中下、下等,检查结果用粉笔当场公布在本户正门上。王小二(化名)是村里有名的脏乱差对象。有一个夏天的中午,妇女主任带队来到王小二家里,该户共有口人,其中有五个儿子。午饭已经吃过,检查队伍一到其家,只见一只大雄鸡在桌上啄食,两个小孩在互相追逐,妇女主任叫住两个小孩问:你阿妈呢?小孩说:在隔壁邻舍家。小孩叫来了他的阿妈,阿妈见到妇女主任来检查卫生,顿觉不知所措。妇女主任指责道,你怎么饭后不整碗锅就跑到别人家去?你看大雄鸡都飞上桌子啄食,鸡屎也拉在桌上。刚巧,这雄鸡屎拉在主人家自制的一碗豆瓣酱旁边,豆瓣酱和鸡屎的颜色十分相似。这母亲手忙脚乱地辩解道,这不是鸡屎,而是豆瓣酱,然后伸出右手,将手指头弯成一个钩,一下子刮掉桌上的鸡屎放进嘴里。毕竟鸡屎和豆瓣酱的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于是她就呸呸不停地呕吐起来,弄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接着妇女主任又检查她的水缸,只见水缸底下有一块青灰色的布,这位母亲又辩解道,这是小孩刚抛进水缸的一块饭布。妇女主任掏起这块布一看,原来是母亲昨夜换下来的一条短裤,弄得在场的人哭笑不得。

胡献来的故事

胡献来,原名大来,字子良,号觉非,宁海长街大湖人。为人诚朴狷介,与世无争。明天启七年牗167牘举人,次年中进士,初授行人之职。选考都察院时,因策论忤逆上司,谪为松江守。然献来不以贬谪为意,怡然就职。在任殚精竭虑,奉公尽职,滨海之盗,一时尽息。松江之民苦于徭役,青浦尤重,且负担不均,民多怨言。献来前往视察,复作合理调剂,数日而毕。事后,恩师施羽来信,为徭役事挽情。献来不徇私情,当堂烧焚书信,说:吾不忍毒百姓以报师恩也。权贵闻知皆慑服,无人再敢托人求情。后晋兵部郎中,以洞庭寇盗麇集,改任岳州兵备。到任后,即疏请设兵船数十,遇风则连艘锁镇,遇盗则相继出击。未久,寇患平息。后因耿直而触犯巡抚,巡抚衔恨在心。适沔阳流寇盘踞,将失陷,巡抚有意荐献来兼沔阳兵备,意在陷之于死地。献来凛然就任。盗闻献来至,尽望风逃散。未用一兵一卒,得平沔阳之乱。后任南昌盐运副使,以身作则,首革盐政纳贿旧例。自此江东豪商及椽史胥台诸官,皆不敢越规作弊。晚年上疏乞归,虽有云南参议之命,仍辞不赴。归家时,治装简约,行李萧条,人称两袖清风,一副冰骨。但在家乡每遇贫苦乡邻,往往解衣推食相济。夫人陈氏、阎氏,当初虽贵受诰命之封,仍以操机织布为业,为时人所称颂。胡进士要告假省亲了。皇帝准了本,他问胡进士:卿家住哪里?胡进士说:过浙江、宁海、山洋、九江,才到臣家大湖。皇帝听了暗自想:啊,要过这么多的海、洋、江、湖,多远啊?胡进士见皇上沉吟,想要告退,就说:臣家离京遥远,此次回家,谢万岁照管照管。皇帝心不在焉,信口应道:卿家如此遥远,寡人怎管你着。胡进士一听皇帝说管自己不着,随声高呼:谢主隆恩。皇帝见此情景,顿觉失言,可是君无戏言啊,皇帝最后灵机一动,来个顺水推舟,钦封胡进士为散放进士,赐令箭一支,散放出京。胡进士到了宁海后暗察民情,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胡进士的故事是长街人茶余饭后,风前月下的重要闲聊内容之正因为这个缘故,胡进士的故事在长街等地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