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积极地消极”的心态说起 ——读《急不得慢不得》有感

 互动与成长2578 2022-04-12

从“积极地消极”的心态说起

——读《急不得慢不得》有感

如果你是个用心积极地投入为人父母角色中的家长,就一定感受到“父母需要一辈子的修炼”。用到“修炼”这个词,意味着在投入父母角色的过程中,应保持一种平和坚定的状态;用“一辈子”,则说明了时间是一辈子,不是三年两年,也是不是十年三十年,是只要开始,就没有结束。

     下午,看到《急不得慢不得》的问题44,一个词组突然直击我的内心,那就是“积极地消极”。“积极”告诉我们要用心、热切;“消极”要求我们要不强求。这两种看似相互矛盾而实际平行的要求,让我们为人父母的特别欲罢不能,因为有时太积极,有时太偏激,那种恰到好处的尺寸是那么不好把握。经过一思量,我发现,这组要求难就难在面对自己娃的劣势或者缺点的时候,最难控制。

  通过具体的一个实例来探讨,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案例:

我家娃今年二年级,我感觉他除了吃和玩不会忘记,只要一谈到做作业就唉声叹气,各种心不在焉。数学成绩还好,语文成绩总是班级倒数十名,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想告诉这位妈妈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勇敢地接纳当下孩子的状态。你想想,孩子成绩不好,他的压力也是存在的,每一个都有渴望进步的心。那么,做为成人,如果都不能接纳当下的孩子,而用一些很消极甚至负面的语言和孩子沟通,行为中更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失望之感,又能让孩子如何积极地面对和改正自己呢?因此,我认为应该接纳,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只有家长有信心了,孩子才会有勇气。

  其次,我们是不是可以好好追根溯源一下呢?孩子是否从一年级开始就做作业不积极呢?如果不是,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家长关注到了吗?为什么孩子不能专心地学习呢?孩子的做作业的时候,家长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想说,懂得从自己身上思考原因的家长,都是好样的。我们要永远记住——孩子不是本来就“那样”的,一定是哪个地方我们没做好,没注意到的因素。

  第三,我们可能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在孩子成长的几年里,和娃相处的模式是否积极健康有趣味呢?我们要明白,现代社会,绝对不是当年的我们,家长负责赚钱养家,孩子就会好好学习生活的年代,而需要一种跟孩子性情、价值取向、趣味相适应的相处方式。如果面对问题,父母只会一味地指责、催促孩子,结果只会越来越差强人意。

  第四,是张老师讲到的“积极地消极”的心态。面对孩子,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与热切,好像父母永远是娃的支持者与拥护者,处处流淌着爱意。当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的力量,他们是会感恩,并有所感应的。“消极”呢,指的是不强求,有一个静待花开的时间。我常常想,只要我们付出了真诚而积极的爱,不刻意强求孩子一定要怎样,孩子会在不知不觉地有所成长与进步的。

    最后,我还想说,成绩不好只是暂时的,可以补救;如果爱流失了,错过了“有效期”,性格养成了,后期想弥补,可能会杯水车薪。

两句名言,与你共勉: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德雷克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