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上古史体系重建研讨会之石朝江:关于中国古史重建的几点探讨

 文明世界拼图 2022-04-12

应邀参加在山东召开的“中国上古史体系重建研讨会”,我很高兴。我是赞同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原会长谢玉堂同志关于要重建上古史体系的观点的。

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教授生前就曾提出要重建中国古史问题,他把中国古史的框架、脉络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文章图片1

我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苗族是中国一个极其古老的民族或族群,对中华早期文明有着卓越的历史贡献。研究苗族悠久的历史必然涉足到中国上古史。

在此,我主要分享我的研究中涉足中国上古史的一些问题及其基本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1、中国可考的历史应该是7000年

文章图片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我国学界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可考的历史不止5000年,而是7000年。

今天的汉族和苗族是中国两个最古老的族群,不仅汉族的族属渊源可以往前追溯,而且苗族的族属渊源也可以往前追溯。

大量的中国史籍资料记载,中国经历了伏羲太昊时代,神农时代,炎帝(后世神农)、黄帝、蚩尤时代,然后才到尧、舜、禹时期,夏、商、周时期等。

中国人民津津乐道的三皇五帝时代,已经得到了100多年的考古学资料证明,即地上的和地下的证据相互印证。三皇五帝不是传说,是信史。

2、司马迁只写“上起黄帝,至于麟止”的历史,之前还有伏羲作《易》八卦

中华文明五千年,始于司马迁《史记》一书,以黄帝打败蚩尤为起始。

其实,司马迁自己都不是这样认为的,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明言:“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司马迁明确告诉后人,他只写“上起黄帝,至于麟止”的历史,之前还有伏羲作《易》八卦。

文章图片3

伏羲之前虽有盘古氏开天辟地、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上树栖居。但盘古、燧人、有巢,是否确有其人,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考证了。

可距今7000年前左右的伏羲太昊氏,应该说是确有其人或年代,确有该原始部落或原始部族。

大量的史籍资料记载,伏羲或伏羲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创造与发明,即首开中华文明之先河,这是中华民族的发韧时代。

3、上古时期存在着东、西两大阵营或两大势力集团

文章图片4

民国时期,傅斯年就曾提出“夷夏东西”说,他指出:“三代及近于三代之前期,大体上有东西不同的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发展。

我们认为,傅斯年三代(夏商周)之前期有东西不同的两个系统是符合中国的早期历史的,并指明夷东夏西,只不过,傅斯年的东西两大系统借用了后来的族群名称“夷”“夏”

实际上,三代之前的东西不同的两个系统或两大势力,分别是“夷“和”夏“的祖先,即居住在我国东部的蒙人和居住我国西部的羌人,我们将其简称为“东蒙”“西羌”

文章图片5

“夷”和“夏”分别是上古时期“东蒙”与“西羌”的后裔,是夏商周三代时才逐渐形成的人群概念,之前的东西两个系统或两大阵营显然还不能简称为“夷”和“夏”。

因为夷的前面还有蚩尤九黎、少昊、伏羲太昊;夏的前面也还有炎黄、西羌或氐羌。

文章图片6

石朝江·主编

4、“东蒙”与“西羌”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源头

如前所述,上古时期东西不同的两个系统或两大阵营,分别是居于我国东南部的“东蒙”人,和居于我国西北部的“西羌”人。

“东蒙”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左右的伏羲太昊,“西羌”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左右的少典有蟜,两个系统见诸于文字记载的首领分别是:“东蒙”人的伏羲太昊、少昊、蚩尤,“西羌”人的少典、神农炎帝、黄帝。

文章图片7

正如傅斯年所说的:”这两个系统,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发展。”

傅斯年说的上古时期的”两个系统“,即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目前可考的两大历史源头,一是上古时期居住在我国东部东方自称为“蒙”的部族部落人群,二是上古时期居住我国西部西方的西羌或氐羌的部族部落人群。

东蒙一九黎一三苗一南蛮一苗族等西羌一神农一炎黄一华夏一汉族等。”两个系统“或两大族群,发展脉络清晰。

5、早期中华文明东南部先于西北部

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曾感叹说:“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於东南,收功实者常於西北。”上古时期的中国神州大地上,东南部文明是先于西北部文明的。

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也感叹说:”古时黎族(指九黎族及其祖先)散处江湖间,先于吾族,不知几何年……至黄帝之时,生齿日繁,民族竞争之祸,乃不能不起,遂有炎帝、黄帝、蚩尤之战事。”

法国牧师萨维纳在我国西南地区传教20多年,他不但熟知中国史籍资料,而且还学会了苗语,他于1939年在香港出版了中外第一部《苗族史》,他在《苗族史》中说:“他们(苗族)的历史比汉人的史书记载还要古老……中国的纪年也见证了苗族在中国的生存开端。”

著名的涿鹿大战,是西北部的游牧部族打败东南部的农耕部族。逐鹿中原,部落战争,实现了中华文化的融合,黄帝建立了最初的国家雏形,但从地上的和地下的证据相互印证来看,炎黄蚩尤时代并非是起点。

6、史学大师没有将伏羲太昊时期称为“东夷”

文章图片8

史家稽古,多从伏羲开始。但史学大师们没有将伏羲太昊时期称为“东夷”。

翦伯赞、郑天挺在《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注曰:“君子国,不死国,相传是东方夷国。”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太嗥是其中一族的著名酋长。太嗥姓风,神话里说他人头蛇身(一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一族。”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则说:“太嗥,号伏羲氏。据说:'伏羲作卦’,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了……传说太嗥是风姓,应同九夷中的风夷有更直接的关系。风夷在夷人氏族部落中居于首要地位,因而太嗥又是所有夷人想象中的祖先。”

可以看出,翦伯赞、郑天挺认为君子国是“东方夷国”,范文澜、郭沫若认为伏羲与太嗥是同一的,是居住在东方被称为“夷族”或“夷人”的祖先。

他们所说的“东方夷国”、“东方夷族”、“东方夷人”,都是指向7000多年前的“伏羲太昊部族”,而不是指夏商周时才形成的“华夷五方格局”中的“东夷”,因为伏羲太昊时期还没有“东夷”的概念,也还没有华夷之区别。

7、苗族自称为“蒙”,源自东部的伏羲太昊部族,专家将其称为“东蒙”

文章图片9

王献唐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考证了蒙(苗)人的来源,他说:“伏羲亦作伏牺……蒙阴一带,初皆是蒙族聚处之所……所居之地名蒙,所处之山亦名蒙……伏羲后裔,周有密须四国,为东蒙主……知东蒙一带,固伏羲子孙旧壤也。伏羲之后,有东蒙氏……东为方名,殆对宋国诸蒙在西者而言,又知蒙为伏羲族氏矣。族以蒙名,所居之地,故以名蒙。蒙在东方,故言'东蒙’,合地名氏名以证伏羲,知伏羲为蒙族”。

苗族口碑资料说:“在那悠悠昊天的东方寰区,在那茫茫旷世的大地中间,有两条河,一条叫浑水河,一条叫清水河……”

据苗族先辈的老人们代代相传下来,最早住在浑水河和清水河流域大平原里的,是一个叫“蒙”(hmongb)的大的部落部族。这个大的部落部族,居住地域方圆数千里……这“蒙”(hmongb)的名称算是最古老的了。

苗族口碑史直接说最早居住在浑水河和清水河流域大平原里的,是一个叫'蒙’的大部落部族。

文章图片10

中国史籍将上古时期居住在我国东部的部落人群称之为东方君子国、不死国或东方之人、苗人,王献唐直接将伏羲太昊部族称为“东蒙”,史籍记载少昊(少嗥)是伏羲太昊(太嗥)的族裔,少昊氏(少嗥)衰落后,其内部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发展起来了。

结合翦伯赞、郑天挺的“东方夷国”, 范文澜的“东方夷族”,郭沫若的“东方夷人”苗族自身流传的“蒙的部落部族”等,我们认为将上古时期的伏羲太昊部族称之为“东蒙”可以成立,顺理成章。

“东蒙”即上古时期居于我国东部东方的自称为“蒙”的部落人群,该部落人群最初的首领是伏羲太昊氏。诚如杨娟、杨庆林等著的《中华民族通史论纲》考证说:

“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万年至数万年,这个发展进程从未中断,炎帝、黄帝、蚩尤时代并非起点,向上溯还有很长时期的历史,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真正的中华民族起源阶段。当时中华民族的古人长期生活在华北平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尚处于未分裂的状态,我们将这些中华古人称为古苗人,将他们生活的那段历史时期称为古苗人时期……古苗人时期起始于古代伏羲时期……古苗人的栖息地是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地区就是后来的古华夏的区域。”

8、重建上古史必须要冲破“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源头论的束缚和藩篱

徐旭生著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中国史学界影响比较深。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他的“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源头论,由于误把源流当作源头,已经不可避免地为当代史学研究带来了困扰,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史学研究的瓶颈。

不走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源头论的怪圈,苏秉琦教授倡导的重建中国古史就是一句空话。

“华夏”“东夷”“苗蛮”是夏商周时才逐渐形成的人群概念。如前所述,华夏之前还有炎黄、西羌或氐羌,“东夷”“苗蛮”之前还有九黎和东蒙。

晚出的“华夏”“东夷”“苗蛮”显然是不能当着源头的。要深化中国古代史研究,响应苏秉琦教授倡导的重建中国古史,就必须要冲破“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源头论的束缚和藩篱。

9、将伏羲太昊时期称为“东蒙”,使中国古史研究豁然贯通

文章图片11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华夏”“东夷”“苗蛮”不是源头,是源流,且“东夷”“苗蛮”是同源的。

“东夷”是东部九黎集团未参战未南下的那一部人的后裔“苗蛮”是九黎集团参战失败南下的那一部人的后裔,“东夷”和“苗蛮”都认蚩尤氏、少昊氏、伏羲太昊氏为祖先。

上古居住在我国东部平原自称为”蒙“的部落群体,历史上是分两路发展的:东蒙一九黎一苗蛮一苗族;东蒙一九黎一东夷一汉族。

这样就能回答为什么蚩尤既属于“东夷”,又属于“苗蛮”,为什么“东夷”、“苗蛮”都认蚩尤氏、少昊氏、伏羲太昊氏为祖先了。

文章图片12

大概在春秋战国前后,未南下被称为“东夷”的人们,全部地融入了华夏族。

融入华夏族的这一部分人文化较高,他们将祖先蚩先氏、少昊氏、伏羲太昊氏的事迹,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了;参战南下的那一部分人,一直处于迁徙逃亡的境地,一直没有稳定发展的机遇,但他们也把祖先伏羲太昊氏、蚩尤氏的故事,用口耳相传的形式,带向了四面八方。

他们一代又一代,津津乐道地讲述伏羲与女娲的故事,蚩尤战神的故事,涿鹿大战的故事。他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与中国史籍记载基本吻合。

10、史学大师将“西羌”人的黄炎部族称为汉族,而将“东蒙”人的九黎部族称为苗族

文章图片13

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中说:“汉族胚胎时代,汉族与苗族之间接触,汉族内部之融合。“

王桐龄认为汉族处于胚胎时期接触的是古老的苗族。他还说:“现在中国动言五族平等,所谓五族,即汉满蒙回藏族。臂如一家人,汉族是长兄,满蒙回藏族便是幼弟,是为现在人的观察。若照历史上观察,中国之民族,除了汉满蒙回藏以外,还有一位长兄,即是苗族……就移入中国内陆之先后次序言之,必竟系苗族先入中国……此族之国名为九黎,君主名蚩尤。”

蒙文通在《古地甄微》中说:“因疑苗族为中国文化之创始者……于是我东方璀璨之文化,滋与于斯,而展于三河。正所谓因天时地利,而文化之兴,固自非偶然之故也。”

他还说:“古之建帝都、封大国,皆自东而渐西,即汉族以外之民族。”蒙文通说的“汉族以外之民族”,即苗族。

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中说:“中国史上所记载汉族与异族第一次之战争即黄帝与蚩尤之战。黄帝为汉族之领袖,蚩尤为九黎即苗族之酋长。以后历朝皆常与苗族争战。”

对胜者称“领袖”,对败者称“酋长”,虽然带有褒胜贬败之意,但还是充分肯定了涿鹿之战是汉族与苗族的战争。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黄炎两族开始联合和融合,共同对抗强大的苗族。”

鲁迅在《准风月谈·踢》中说:“苗族大败以后,都往山里跑,这是我们的先帝轩辕氏赶他们的。”

大师们直接将上古时期的黄炎族称为汉族,将蚩尤九黎族称为苗族,是自有其道理的。如果没有立得住脚的依据,他们是不会这样说的。

综上所述,上古时期东西不同的两个系统或两大势力,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源头,东部是苗人或苗族的祖先,西部是汉人或汉族的祖先,中国可考的历史应该是7000年。

作者简介:

文章图片14

石朝江·苗族

我国资深的苗学研究专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贵州省文史馆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巡视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学术顾问(原副理事长)等。

《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世界苗族迁徙史》获贵州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出版著作《中国苗学》、《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世界苗族迁徙史》等,合著、主编多部作品,个人科研成果字数达500多万字

作者:石朝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