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核心策略在分析企业的营收真实性、净利润质量时,通常会用到提供商品、劳务获得的现金/营业收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利润等指标来评价。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在意这些指标呢?因为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是我们判断一家企业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如果这些指标有水分,那我们买到的企业的优秀程度就会有水分。任何一个问题不会是单独的存在,背后总会有更多的问题。当营业收入真实性、净利润质量有问题时,企业背后会有更多问题,比如现金流问题、负债问题等。 我们看到,在2018年爆雷的企业基本都有这方面的问题。有的是主营业务现金流糟糕,导致企业必须负债经营,经济环境变差导致出现债务危机(如东方园林、康得新);有的是主营业务虽说还过得去,但主营业务的现金流不足以支撑更大的投资行为,于是借钱投资,步子迈太大扯着蛋(如凯迪生态)。 我们可以接受业绩的起伏,但无法接受隐藏的地雷。我们在九重雷劫系列里一直强调的,就是如何尽可能避免踩雷。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分辨企业经营数据的真伪和质量,避免不良企业挖坑把我们埋了。 先来看看哪些因素可能对营业收入真实性和净利润质量产生影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服装生产商,年营业收入10亿元,营业总成本7亿元,不考虑税收,净利润3亿元。让我们来看看不同情况下的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一、现款现货,如下表所示(单位:亿元): 可以看出,这家企业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一致,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一致。即: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利润=1。这说明,业务模式简单干净的企业营业收入是和收到的现金相当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是和净利润相当的。 二、有应收账款,如下表所示(单位:亿元): 这种情况下,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0.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利润=0.33。这说明,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应收账款可简单理解为货给了,钱要以后才能收到。应收账款可能导致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不足,无法扩大规模甚至需要借钱度日,应收账款如果无法收回,还会直接影响企业利润。 我们来看看优秀企业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再来看看去年爆雷的部分企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去年爆雷的企业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缺钱,缺钱的根源在于做了业务没收到钱,看似账面光鲜,实则日子难熬。这相当于把自己企业的命运把握在别人手中,别人给不给钱?就算给,什么时候给?我怎么熬到别给钱的时候?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太多。 或许有人会说有的行业模式就是这样,的确如此,但这种模式是种高危模式,作为投资人的我们可以选择不与高危行业为伍。 三、有应付账款,如下表所示(单位:亿元): 可以计算出,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利润=1.67。应付账款简单理解就是该给但还没给的钱,常见于企业让上游先供材料后结款。应付账款可以减少当期现金流的流出,使留存在企业的资金更多,企业资金周转更加从容。应付账款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有钱没给,另一种是没钱先欠着。企业具体属于哪种情况,需要具体分析。通常第一种情况伴随有较大的预收款项,第二种情况通常伴随有较大的应收账款。 比如格力电器。(单位:亿元) 可以看出,格力电器仅仅通过上下游占款就可以为自己提供四五百亿的无息资金,非常强势。这是真有钱的企业。 再来看看三聚环保。 这种企业的情况就是,自己的钱都没收回来,哪有钱给别人,没钱先欠着的典型。 四、有预收款项,如下表所示(单位:亿元): 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利润=1.67。预收款项简单解释就是先收钱后给货。预收款项通常见于产品强势的企业。 来看看销量不愁的贵州茅台(单位:亿元)。 对于预收款项高的优秀企业而言,预收款项可以用于调节营业收入和利润,因为预收款项确认为营业收入的时间是可以由企业调节的。 我们可以看到,预收款项和应付账款都是对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有正向帮助的指标,两个指标均属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科目,我们通常将二者理解为企业的无成本负债。两者的区别在于,预收款项欠的是货,应付账款欠的是钱。预收款项通过增加资金流入改善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应付款项通过减少资金流出改善企业的现金流状况。预收款项代表产品强势(下游提前打款订货),应付账款代表对上游强势(通过账期占用上游资金)。从效用上讲,更多资金流入(预收款项)对企业现金流更为有利。 五、有预付款项,如下表所示(单位:亿元): 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利润=0.33。预付款项意思是先给钱后拿货。预付款项对企业自身的现金流会起到负面作用,同时反映出企业在交易中处于弱势方。预付款项过大的企业现金流风险值得关注。 以三聚环保为例(单位:亿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家企业自身现金流状况非常糟糕。营收中有大量应收账款,同时欠着很多的账款未结,在这种恶劣的现金流状况下,还拿出不少的钱去做预付,整个一套操作行云流水,说白了这样的企业就是在走钢丝,企业的发展全靠融资,我们可以看到,这家企业在2018年,短期借款13.9亿,长期借款12.69亿,应付债券14.9亿,仅仅财务费用就高达5.91亿,须知其净利润才5.06亿。这样的企业,一旦借不到钱,后果可想而知。如果做投资时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企业身上,谁能日日安枕?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应收账款会降低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流入金额,应付账款会降低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流出金额,预收款项会增加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流入金额,预付款项会增加经营性现金流的流出金额。应收和预付对企业现金流会造成负面影响,而预收和应付会对企业现金流造成正面影响。 除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款项、预付款项外,存货等因素也会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产生影响,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研究康美药业,本文不过多阐述。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其经营性现金流状况会受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需要全局考虑。我们用收到的现金(可以加上应收票据中的银行承兑汇票)和营业收入作比较,可以观察企业营业收入的真实性,用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和净利润作比较,可以衡量企业净利润的质量。这两个指标简单有效。正常情况下,企业收到的现金(含应收票据中的银行承兑汇票,下同)应大于等于营业收入,当收到的现金不足时,我们应考虑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同理,正常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应与净利润金额相当,当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不足时,应首先分析是流入不足还是支出增加,如果是流入不足,则关注应收账款,如果是支出增加,则应关注预付账款。 我们将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及原因列在下表中。 最近我们总是建议老学员,在研究优秀企业的同时多看看垃圾企业的财报。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优秀企业的简单干净,清楚明白,也可以看到垃圾企业为修饰指标所使用的种种手段,看得多,方能练就“火眼金睛”。在文中举例的爆雷企业,我无法知晓其是否财务造假,但存疑的企业不做,这是我可以选择的操作策略。 本文分享的小技巧,是初步判断企业经营指标真伪和质量的一种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但简单有效,希望对价值投资爱好者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