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碧琴医师 | 一到秋冬就胸闷?有可能是心脏病

 问止中医 2022-04-13
每到秋冬季节,或天气转凉时,很多中老年人就会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其中不少人都认为这只是一时的症状,或者是由于长期戴口罩等其他因素导致。殊不知,这有可能是心脏问题的表现。

为什么冬天是心脏疾病的高发季节?现代医学理论上来解释有以下几点原因:

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就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以致加重心脏的负荷。

  • 季节变化和寒冷刺激还能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尤其是受交感神经调控的肾上腺、甲状腺等功能,一旦发生异常,就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 寒冷还能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尤其是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可导致原来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变得不稳定,甚至破裂,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加重心脏疾病的病情。

从中医理论来讲,天气突然变化,冷空气到来或者冬季天气本身就很冷,都是寒邪。

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会遏制阳气,使阳气不运,心阳不展,气机不畅,血行瘀滞不畅而致病。

今天分享的患者案例:由寒凝心脉导致的心脏问题。

寒凝心脉,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因为气温降低或者是因为受寒导致发病,或者病情加重。兼有其他寒冷的症状,如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舌下络脉青紫迂曲、瘀斑瘀点等。这时候治疗宜温阳通络散寒。

W女士过年期间给我留言,她看望妈妈(Z阿姨)时得知其出现胸口闷已有2年多,特来看诊。

患者:Z阿姨,57岁

看诊时间:2022-02-09

 初诊 

 胸口闷2年多,秋冬寒季节加重 

W女士自2020年疫情初始那个冬天开始,出现胸口闷至今。每到11月天气转冷时就会出现胸闷。天冷时明显,夏天无异常。胸口闷时呼吸正常,就是想咳嗽。起初以为是戴了口罩导致胸口闷。胸闷症状白天晨起开始出现,不影响晚上睡眠。胸闷具体位置在胸廓中线一直到喉咙处。手脚怕冷,喜欢甜食。长期慢性咽喉炎,咽喉感觉有粘痰但实际上吐不出来。

最近2个月,W女士有两次低烧,都在夜里,37.8°左右,自行吃感冒药(具体用药未知)治疗后好转。2018年年底因卵巢囊肿行卵巢切除手术。2010年因子宫囊肿行子宫切除术。

另外有甲状腺结节史。

舌下络脉对心脏问题的诊治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辨别寒热、虚实。

由上图可见:舌下络脉塌陷,细短为虚;主干微曲或迂曲,或有分支,临床检查结果表现可以是仅有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而还未见严重器质性病变出现;下络脉色紫、或出现瘀点、瘀斑为瘀阻脉络表现。

一诊处方:以温阳行气活血为主。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一诊反馈:W女士服药后没有变化。

 二  诊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二诊治以宽胸理气、化痰降逆、温通心阳、化瘀通络。

这次看诊期间W女生告诉了我她的担忧。

二诊服药后,Z阿姨表示服药期间无胸口闷,咽喉不适也好转。

Z阿姨去做了心脏彩超的检查,果然有心脏瓣膜问题。

二诊起效,继续沿用二诊思路治疗。

继续治疗到至今,Z阿姨病情平稳,胸闷没再出现过,停药后也没有病情的反复。

 结  语 

此例医案,病机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阳微阴弦”。阳微者,元气与元阳不足;阴弦者,血瘀、气滞、寒凝、痰阻。

此疾多见于气血较常人偏少中老年人,故亦会有诸如短气等证。

整个处方配伍综合功效为宽胸理气、化痰降逆、温通心阳、化瘀通络,故收佳效。

不看的原因

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不看此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