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厉害的人,都在过“低分贝”的人生

 江山携手 2022-04-13
亦舒曾说:“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地努力,静静地收获,切记喧哗。”

在这纷繁喧嚣的尘世里,有些人总想用“高分贝”,来展示自己的人生。

殊不知,水浅,才喧哗;水深,波浪静。

那些声嘶力竭、虚张声势的人,往往经不住考验。

真正厉害的人,向来不显山露水,他们都在悄悄过着“低分贝”的人生。

作家王小波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少说方为智慧,沉默才是真金。

在电视剧《正青春》中,殷桃出演的林睿是个职场女强人。

她的助理蔡蔡业务能力不错,人也机智聪明。

唯一让林睿不满意的是,蔡蔡的嘴太碎了。

公司里面的各种事物,她总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同事们的大小事情,她几乎都一清二楚,也经常私下和别人窃窃私语,热火朝天地聊着同事之间的八卦。

林睿不希望,蔡蔡因为这个缺点断送职业生涯,于是,语重心长地对她说:

“蔡蔡,你有很多优点,做事细致周全,只是这爱说闲话的毛病,总有一天,会让你栽跟头。”

蔡蔡默默点了点头,林睿接着说:

“你知道为什么和你同时期进来的同事,比你进步快吗?就是因为,你过分地关注别人的琐事,而荒废了本该用来提升自己的时间。”

多言多语难免有过,少说多做,才是成熟的表现。

正所谓,稻熟低穗,人熟低声。

越是成熟的人,越懂得沉默的力量。

纪伯伦曾说:“语言的波涛始终在我们上面喧哗,而我们深处永远是沉默。”

真正的会说话,不是善于言谈,而是适时闭嘴。

懂得寡言清口的人,会以柔软舒适的姿态面对一切。

适当调低言语的分贝,管住自己的嘴,才能守好自己的心。

卡伦·霍妮说:“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

很多时候,真正击垮我们的,不是困境、非议和失误,而是荒唐的情绪内耗。

这是一个关于网友@内向星球的故事。

有一次,部门同事一起聚餐,他提议大家一起去吃火锅,同事们纷纷积极响应。

用餐期间,大伙儿一边尽兴地吃着,一边愉快地谈论着,最近部门里发生的趣事。

突然,有位女同事说肚子疼,跑了好几次厕所后,不得不提前离席,去了医院挂水。

第二天,他见女同事的工位依旧空着,心里很不是滋味,认为是自己提议要吃火锅造成的。

后来,隔壁工位的小李告诉他,其实,请假的女同事,急性肠胃炎才痊愈不久,就跟着大伙儿一起去吃了火锅。

他知道后,自责感愈发强烈。于是,他发了很长的信息给女同事道歉。

女同事哭笑不得地回复说:“吃火锅前,我以为自己肠胃炎已经全部好了,才没告诉你,你并没有做错。”

这时,他恍然想起,其实他提议吃火锅时,征求了每个人的意见,大家都说能吃辣,才最终确定了聚餐安排。

尽管如此,得知女同事不舒服,他还是焦虑不已。

遇事喜欢想太多的人,往往活得很累。而想太多,也是一个人最大的情绪内耗。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真正困住我们的,可能不是所在的困境,而是自己的内在焦虑。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当我们给自己太多思想包袱的时候,外面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内心便不受控制地风声鹤唳。

其实,很多烦恼,只是我们无意识地放大了当下的处境而已。

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不苛责自己,定期清理内心的情绪垃圾,内心才会干净敞亮,心态才会稳定平和。

泰戈尔曾说:

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人这一生,忙忙碌碌疲于奔命,不敢懈怠,不能停步,想要的越来越多,身上的包袱也越来越重。

有时候人们活得不快乐,并不是得到的太少,而是欲望太多,让你身心疲惫。

只有舍弃一些非必要的东西,才能给心灵留出更大的空间。

京剧演员王珮瑜,有“孟小冬第二”的名号。

二十岁时,她把所有戏曲类大奖,都拿了个遍;二十五岁时,她成为上海京剧院史上,最年轻的副团长。

风光时,她曾被名利荣誉捧上高台,一时间忘了自己是谁。

小有名气以后,自视甚高的王佩瑜想拥有自己的剧组,赚更多的钱。

于是,她辞去了京剧院副团长一职,完全脱离体制,一心一意创建自己的工作室。

没想到,两年过去了,独立工作室也没能做成。

后来,她的恩师对她说了一句话:

“不要为生计唱戏,这样你才唱得贵气,没有物欲,剩下的才是对京剧本身的欲望。”

恩师的这一番耐心指点,让她如梦初醒。

从那时起,她便不再追求奢华的名牌,吃穿用度只要舒适极简就好。

如今,她借着网络的东风,把京剧推广到了现在的年轻人眼前,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她比从前更红了,却更加清醒地和名利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在一次采访中,她说:“人每克制一分欲望,冥冥之中便接近一寸智慧。”

心如欲壑,厚土难填。

如果迷失在无尽的欲望当中,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苏格拉底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生活真正的丰富,是朴素与节制。

唯有从容面对外界的诱惑,清除内心的杂念,删繁就简,才能感受人间的至味清欢。

《法句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

真正成熟的人,早已不再事事张扬,而是懂得克制。

生活本不累,累的是说多做少;生活本不烦,烦的是情绪失控;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

把言语、情绪、欲望调至低分贝,人生反而会过得越来越从容洒脱。

真正有滋有味的人生,必定是回归到真实简单的自己。

愿你我,能够在喧嚣的生活里,觅得一份清净,克己自律、向内探索,闲庭信步度此生。

作者 | 一九六七,每一个笔触都是一个世界,记录生活的心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