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渡:门外观戏

 故人旧事2020 2021-01-21

《巴渝古今随笔》系列25

门 外 观 戏

                             文/野渡

                          一

小时候,我常常跟在四舅的屁股后头钻戏园子。我家四舅是那个时代一枚标准的“潮”青年,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什么都喜欢摆弄一下,时不时还会窜去票票戏,混迹在重庆京剧团厉家班里同台演出。因为四舅偏爱京剧,所以我搭捎着看的京剧就比川剧要多一点。
母亲则对川剧感兴趣,她大约很在乎那股子乡土气味儿。想来也是的,巴蜀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无疑是孕育川剧的一片沃土,而川剧则是巴蜀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一扇聚焦的窗口。
儿时看过一出川剧折子戏《秋江》,讲尼姑陈妙常思凡下山情郎潘必正的故事,许多情节如今都记不清了,只隐约记得剧里满是些充满了川味儿的方言俏皮话。特别是和老公的一段问答,依旧留着栩栩如生的印象。问陈姑多大了,陈姑答十八岁我们是老庚。陈姑不乐意,和你当老庚
公又打趣,我把六十岁花甲丢到秋江里头去喂鱼,十八对十八,就打得老庚了。陈姑了,连打不得打不得公乐了,打不得?那我们又走。哎呀,软皮浪来了!坐稳,莫动哈!这戏是由川剧名家周企何与陈书舫的,不需一丝舞台背景渲染,单单二人一桨,就把巴蜀乡人的形容举止及秋天的江景、山景表现得维妙维肖。
儿时看的经历已经很遥远,我长大起来却并未跟戏剧结缘,始终是一个门外汉——命运自有其路。说实话,本文想给大家谈谈川剧还是有些勉为其难,这毕竟涉及到一个完整而独特的艺术门类,门外观戏总觉得有那么一点唐突,何况它跟今日社会的娱乐趣味也早已南辕北辙。不过有一弊也自有一利,从门外看进去影象虽难免稍欠清晰,但一个“槛外人”目光所敏感触及到的玩意儿,或许又恰恰是事物最突出的特征。
                
川剧,是流行于川渝地区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号称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其形成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论,这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学术问题。不过,透过巴蜀戏曲沿革这条线作一些角度不同的观察与思考,对于理解川剧形成也不无裨益。
先简言几句国戏曲演绎脉络给川剧这个地方戏提供一个有效的参照系,还是必要的。国古典戏曲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一起,并称世界戏剧三大样式,并且是沿袭至今的唯一存活体原始时代巫舞、傩戏孕育元素始,历经夏商的宫庭“俳优”、汉代的“角抵百戏”、隋唐五代的“参军戏”、元的“南戏”、元代的“北曲杂剧”、明清的戏曲“传奇”,发展到清代的各地方戏曲剧种,国戏曲历史可谓非常悠久。
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时期也需要特别提点一下:一、隋唐五代出现参军戏、歌舞戏,标志着古典戏曲已基本形成;二、元杂剧使戏曲发展达到第一个鼎盛期;三、明清传奇是又一次戏曲高潮;四、清中叶地方戏曲剧种纷纭涌起,则是三次发展高潮。
巴蜀戏曲的历史同样悠久,其渊源也可一直追溯到商周时期。《华阳国志·巴志》即有如是记载:巴人与殷人交战,头戴青铜面具,“前歌后舞”。这种巴渝战舞,其实就是原始傩舞的一种;而“傩舞”演绎下去,也就变成了后来的“傩戏”。傩戏即是巴蜀戏剧之原根。
汉代角抵百戏兴起以后,巴蜀地区的百戏也十分昌盛,其中还特别融入了傩戏的元素。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就有许多百戏表演的生动描摹,不仅有驱傩的场景,还出现了众多的“绝技”,如顶竿、高絙(走索)、吞刀、履火、鱼龙曼延(变幻)等。尤其是变脸、飞刀、吐火、倒立之类技巧,在现代川剧表演中都还一直保留着。
隋唐五代是古典戏曲正式形成的时,巴蜀戏曲显得尤为活跃,已处于引领全国新潮流的位置,被时人誉为“蜀戏冠天下”。就连杜甫老夫子也为之惊叹:“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时之蜀戏,不但“生旦净丑诸色当已具备”,并且还集中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剧目,如讽刺剧《刘辟责卖》、猴戏《侯侍中来》、歌舞戏《灌口神队》等。
(任半塘《唐戏弄》)这个时巴蜀还出现了许多个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如中国第一个戏班子、第一次杂剧记载等。后蜀主王衍自创《蓬莱采莲舞》,则是第一次进行山水实景表演;而该舞以“水纹地衣模拟波浪形态,则是中国戏曲第一次使用机械布景。
仅就旧时川戏班奉祀的两位祖师爷”而言,也可以窥见川剧与唐五代巴蜀戏曲传承关系之一斑。从前川戏演员上场,都必须向悬挂在戏台入场口的两张画像躬身膜拜:白面黑三绺须龙袍者,就是自诩梨园之首的唐明皇李隆基;白面无须龙袍者,则为因戏亡国的后唐庄宗李存勖。
至宋代,巴蜀的川杂剧亦称盛况空前。北宋苏轼的《蚕市》一诗云:“酒肴戏属坊市满,鼓苗繁乱倡优狞。”南宋大觉禅师的《杂剧诗》亦有描述:“戏出一棚川杂剧,神头鬼面几多般。”这个“神头鬼面几多般”透露出了一点很特殊的信息,说明川杂剧很可能尚存有原始傩戏的痕迹。此诗句中的“棚”,还透露出宋时的巴蜀地区已经出现了固定的“草棚戏台”。
元明两代巴蜀戏曲的发展相对落后,乏善可陈。主要原因是宋末元初至明末清初的四百年间两度遭受兵燹战乱,社会剧烈的动荡使得封闭的四川盆地人口锐减、经济衰退、文化萧条。康熙初张德地入川赴巡抚任时,曾历经广元、顺庆(今南充)、重庆,一路所见之凄惨境况就很能说明问题:“川省境内行数十里……居民不过数十人,穷赤数人而已……舟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在这种情况下,巴蜀戏曲历史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裂,实实不足为怪。
巴蜀戏曲的再度繁荣,是伴随着明末清初的移民填川运动开始的。社会逐步稳定,人口日益稠密,文化重新活跃,是巴蜀戏曲复苏的外部保障;而康熙晚期各种地方戏曲剧种蓬勃兴起则为其提供了重新兴盛的行业基础。
如上考察,川剧的诞生或许就跟清初至清中叶的移民运动有关,并且跟这一时期的另一个戏曲文化现象有关。从乾隆道光的一百五十多年间,发生了中国戏曲历史著名“花雅之争”。“雅”指“雅”,亦即原来明清传奇中的昆曲”(或曰昆山腔”、“昆剧”);“花部”,也就昆曲以外各种新形成的地方戏曲
所谓“花”者,乃取地方戏曲花杂之义有时也之为“乱弹”。由于花部(地方戏)结构形式更紧凑,音乐变化更灵活,故事内容更贴近民众,故尔大受底层老百姓欢迎,逐渐替代了从前的昆曲。
1956年全国作第一次戏曲剧目统计,统计传统戏曲剧目51867个,其中清代地方戏的剧目有上万个,可见清代花部繁盛若据此推测,川剧于雍乾年间随地方戏兴起而兴,可能性是极大的。
史籍文献对此亦不乏记载。如嘉庆年间晋岩樵叟的《成都竹枝词》这样写道“弋阳腔调杂钲鼓及至天明已散场。”乾隆年间六对山人杨燮的竹枝词亦曾描述云:“见说高腔有苟莲万头攒看万家传生夸彭四旦双彩可惜斯文张士贤。”杨燮还言及到一个现象,川戏艺人苟莲官进省城演出“则挤墙踏壁观者如云”。雍乾以降,四川境内的戏曲演出场地也变得极为广泛。据《中国戏曲志·四川版》记载:“清中叶,建造戏台风气盛极一时。”
“沪州所熟悉台总数在567个以上。”其时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凡人群聚居地都在竞相兴修戏台。若是遇到寺庙、会馆举办酬神赛事活动,川戏也会借机上台去演他一把,这也应该是其时川剧兴起的一个旁证。
只不过,川剧的名称在历史上是发生过变化的,清代都称“川戏”,直到民国元年创建“三庆会”时才改叫了“川剧”。
                 
粗略了解了巴蜀戏曲演绎脉络,并对川剧形成时段作了一定推测,可以简单归结这样几点认识:
其一、探讨川剧形成必须首先确立一个论述立足点:川剧演化成形,应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非突变的过程。
其二、还应确立一个基本认识,不论纵向对巴蜀戏曲历史作考察,还是横向对川剧要素进行分析(下节会详细解读),川剧的形成都包含了两个元素,一为移民文化的影响,二为传统戏曲的渗透。其形成深受移民运动的影响,但绝非纯粹的外省舶来品,而是有着本土的根,并且这个根还扎得挺深。
其三、关于川剧形成的时间,目前学界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曰明代,一曰雍乾年间,一曰清末民初。根据上文的述析,似乎透露出了川剧形成的某些蛛丝蚂迹:明代形成川剧的可能性应较小,因为那时形成一个崭新剧种的条件尚不够成熟;而清末民初时,川剧的发展又太“成熟”了,早已不存在所谓“形成”的问题了;故川剧很可能是于雍乾年间随“花部”兴起而形成
其四、川剧最初的形成情况大约是这样:明末清初之际,各种地方戏曲蓬勃涌起,贵族化的昆曲日渐式微。但昆曲毕竟号称百戏之祖,于是,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或多或少沿袭着它的影响。就连国剧京剧也同样受到了昆曲的滋养,京剧的前身地方戏,也是综合汇了昆曲、汉调秦腔最终形成
四川境内的情况亦同此理,最初流行着五种单独的声腔艺术,即外省流入的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本土的民间灯调,自雍乾年间“五腔开始相互交汇、交融,逐渐形成为一种具有共同风格的地方剧种——川戏。
                   
接下来换个角度,再从内部对川剧作一番观照。概而言之,川剧是一种具有独特美学思想、予人独特文化体验的地方传统戏剧。
按照业界的习惯,通常将川剧艺术概括为“五种声腔”、“四条河道”。五种声腔,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四条河道,说的是四种艺术流派:以成都为中心演唱胡琴为主的“川西派”,以自贡为中心演唱高腔为主的“资阳河派”,以南充、保宁为中心演唱弹戏、灯戏为主的“川北河派”,以重庆为中心混合演唱高、昆、胡、弹、灯的“五腔共和派”。
川剧形成这三百余年间,累积下了繁多的剧目,素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高腔剧目尤为丰富,谓之“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以及“江湖十八本”。也涌现出了众多的川剧表演名家。
史料上常常例举的川剧开山祖师,就有号称“蜀伶之冠”的须生萧遐廷、号称“戏状元”的丑角岳春、号称“文行泰斗”的旦角黄金凤、号称“花脸王”的花脸罗开堂、号称“圣人”的小生康子林等。此外,还产生了不少的优秀剧作家,如李调元、黄吉安、赵尧生、赵熙等
有戏曲专家评点川剧的艺术特征,谓其有“三气六特性”:三气,指“人气、仙气、猴气”;六特性,则涵盖了剧目的丰富性、剧本的文学性、表演的精湛性、声腔的多样性、锣鼓的独创性、特技的人物性。老百姓口中的川剧则更为接地气一些,谓之曰“三分唱,七分打,半台锣鼓半台戏”——他们更强调川剧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以及热闹非凡的氛围。
对于川剧的艺术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当然还有别的解读。吕岱先生在其《且听川剧韵悠长》一文中,就挑选出六个川渝方言字来进行了一番别开生面的概括与解析,这六个字曰盐、绕、憨、诡、特、跩”。你还别说,若对照着川剧的剧本文辞、唱腔音乐、程式功法行当类型、服饰道具、绝技绝活,细细咀嚼这些蕴含丰富的方言字,还真个是韵味儿悠长。下面就从川剧的文辞唱腔、表演等几个方面来品味品味。
                       五
许多老戏迷都喜欢谈论川剧的文辞,其文辞也确实有趣味。
但凡地方戏自然都地域语言色彩,一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你就会想到豫剧;一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你就会想到越剧;一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你就会想到黄梅戏。而在这一点上川剧个性似乎尤为突出一些,谁要开口唱“一张马脸三尺长,白麻子脸上起凼凼,几根癞毛快掉光,噗鼾扯得比雷响”(《射雕记》),你就算不知道名,也定然得出来这是在唱川剧。
这里显然体现出了川剧文辞的一大特色:“俗”。——喜欢说笑打趣还要捎带上一点粗野味儿,这是川渝人从小习染的语言习惯
但是,若就此认为川剧文辞只有“俗”而无“雅”,从而嘲讽其“士大夫见了羞村浊人了喜”(明代陈铎语),那又是天大的误会。你且听听《情探》中王魁的一段唱词“更澜静夜色哀,月明如水浸楼台梨花落,杏花开,梦绕长安十二街。……纸儿、笔儿、墨儿、砚儿,件件般般都似君郎在,泪洒空斋,只落得望穿秋水不见一书来。这可就雅之极了。
平心而论,川剧文辞的“芝兰之芳”是远多于“鲍鱼之腥”,像《情探》这样雅致唱词川剧里可谓俯拾皆是。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这种“高大上”与“接地气”一旦巧妙融为了一体,便形成了中国戏曲中一种独特的文辞美。
                  
川剧唱腔音乐也堪称别具一格。川剧唱腔涵盖了中国所有戏曲音乐的样式,号称具有“五腔共和”态,这在中国剧种中十分罕见
仅观察一下五腔的演变情况,就可以体味到川剧文化的这种融合态势明清之际,一些江浙戏班子随着湖广填”的大潮涌入川渝地界,面对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和人群,迫于生计,他们不得不抛弃原来的吴语改用四川话唱,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将一些本土音乐元素杂糅进来由是便形成了一种颇为另类的“川味昆”。 
川剧中的高腔尤其值得重点谈一谈。高腔川剧唱腔的主要形式,据统计,川剧共有几千个大小剧目,其中百分之六十都是用高腔来演绎的。高腔极富于个性魅力,有人将其风格概括为“帮、打、唱”三个字。
所谓“帮”,就是“帮腔”。即除了独唱,还有领唱、合唱、伴唱、重唱等多种唱方式。帮腔最初都是由男声担任,鼓师领腔其它乐工帮腔,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出现了女帮腔。帮腔的舞台作用很多可以辅助叙事、描述景物、烘托氛围乃至反馈观众的即时等等两个丑角台上抓扯争吵你混蛋!”“混蛋!的帮腔演员便会不失时机地高声唱道:你两个都混蛋咯!……
这简直是把观众中所想都出来了,其方式则实在是别致之极。川剧帮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秋战国时巴人tiǎo歌和唐代竹枝词,这种“一唱众和”的徒歌,或者体现着巴蜀戏曲某种潜移默化的传承关系?
所谓“打”指“打击乐”。川剧的打击乐器品种甚多,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 称“五方”,加上弦乐、唢呐则称“六方”小鼓充当指挥。“坐桶子”的鼓师通过鼓签子“发眼”,敲打二鼓,发出锣鼓点子,指挥“下手”演奏者击打大锣、大钵、堂鼓、小锣、马锣的不同部位,由此打出刚柔、轻重、缓急、长短等各各不同的音响。
配合着演员的唱、念、做、打,川戏锣鼓“打人物”、“打剧情”所谓行有声,坐有音,有如红线穿珠一般,将各色表演融洽地统一于一种特定的舞台节奏之中。川渝民间向来有“半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此说虽有些夸张,却也抓准了锣鼓在川剧中的特殊地位。全国戏曲剧种300余个,不看表演不听唱腔、念白,仅凭锣鼓声即能辨别是何剧种者,恐怕也只有川戏锣鼓了。我偶尔忆及幼时的川剧印象,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也一定是“哐啾喽啾哐”的川戏锣鼓声……
所谓“唱”指“唱腔”高腔音乐意味隽永、引人入胜。据说高腔演员的嗓音条件要求极高,不仅一般地演唱低中高音,有时甚至要比帕瓦罗蒂的音区高。
灯调也有必要说几句,因为它是川剧五种声腔中唯一的本土音乐。有说灯调源于川北(今南充一带)民歌小曲有说是源于梁山灯戏(梁平灯戏)的。灯调旋律短小、明快、活泼,尤喜运用方言土语,诙谐灵动,富乡土气息川剧中不少接地气的剧目《裁衣》《闹窑》《滚灯》等,就都灯调来演绎的。透过灯调,似乎也能窥见川渝本土的戏曲传承。
               
川剧表演的独特艺术魅力,就更被世人广为称道了。
川剧的角色行当分为“小生、旦角、花脸、须生、丑角”五种基本类型,跟其它剧种生、旦、净、末、丑相比,除叫法略有不同外并无质的区别。程式功法亦相似,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步”云云。但是,川剧表演却自有其到的特色。其中最突出的是“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的舞台表现,如行云流水,美妙动人
比如小生的现形态就十分丰富川剧家蓝光临先生将小生划六大类型风流潇洒、斯文儒雅、瓜嗲媚秀、穷酸落魄、气派官生型、贩夫走卒型。小生最著名的功法褶子功扇子功
褶子一种戏装便服,在制作上有一些特殊的讲究,比如开衩高质地轻薄等等那是为了让员们在作踢、顶、蹬、勾、掺、拈、理、撒、衔、端独特技巧表演时更方便。扇子功也十分了得,其功法三十余种,如恭敬挽开扇、看物凤尾扇、心悦指转扇、窃听假顾扇等。小旦的表演也极讨观众喜爱。因为川剧聊斋戏多,就特别形成了一种表演形态曰“鬼狐旦”,更是十分抢眼。
跟小生、小旦比起来,小丑的演尤负名,说它在川剧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似乎也不为过
川剧丑角给观众第一印象就是特别多,过去梨园流行一句行话,叫作“无丑不成戏”。什么小丑穿来晃去饰演对象也五花八门,也不管其属于哪行哪业,是男女老少还是好人坏人。
——这大约跟俏皮逗趣的性格有关吧?小丑特别有观众缘,也就成了票房的保证,所以地位高。有老戏迷回忆,每次演出都得待丑角到了后台角色才能打开衣箱;又要等丑角化装完毕,大家才能接着装扮
由于川剧里的丑角多而又杂,其划分也弄得十分繁杂。我以为赵又愚先生的分类最为简洁独到,不妨提供给大家参考。赵先生认为:“川剧丑行按袍带丑、褶子丑、襟襟丑、丑旦的分法,是比较相宜的。”具体指的是:袍带丑为帝王将相、公卿大夫褶子丑为纨绔子弟、膏粱商贾襟襟丑为差役、乞丐、市井无赖丑旦为鸨儿、媒婆、店妈等中老年妇女。
至于川剧丑角表演征,我以为可以概括为这么三喜剧品格,批判精神,平民趣味。而这些,又恰好是川剧表演的一些基本特征。
川剧的本质属性是喜剧,而川剧丑角夸张的扮相、滑稽的语言以及搞笑的动作,则着这种喜剧元素。小丑在舞台上往往只需三言两语或者几个逗笑动作,即可将观众带入一种浓浓的喜剧氛围之中。
比如《做文章》里宦门公子徐子元的自白:“你把我倒吊起吊在那黄桷树尖尖上三天三夜不出一滴墨水!”又如《迎贤店》里店婆奚落穷秀才:“人没得钱声气都不好听,干吱吱的一点油气都没得。”
川剧小丑的表演,在令人捧腹之余,也透露出渝民众的一种朴素民主意识和批判精神在中国传统戏曲里,川剧这一现象显得最为突出。川丑饰演的角色可谓不拘一格,不仅可扮高官显贵,就皇帝老儿也尽可纳入其中,比如《反冀州》中的殷纣王《烽火台》中的周幽王、《问病逼宫》中的二皇子杨广、《花子骂相》中的范丞相,就都是些川剧舞台上出了名的丑角形象。
川剧丑角还十分接地气,充满了平民趣味。小丑们很喜欢即兴发挥,以引发现场观众的互动,行话谓之“现挂”。这个“现挂”其实有点类似于今日之“脱口秀”。记得年轻时在茄子溪看过一场坝坝川戏——乔老爷上轿,那位小丑演员居然随心应景地念白道:“乔老爷只要有酥饼吃,你就是把我抬到茄子溪,那都没得关系。”顿时引得满场欢笑,喜剧效果极佳。
川剧在表演过程中衍生出许多“绝活”,如变脸、吐火、藏刀、变胡子、踢慧眼、踩高跷及打叉等,这也为川剧平添了一抹异彩。
川剧表演中的各种功法、技巧虽不免有些噱头的成分,但总体而言,却绝非单纯的技巧卖弄,而是融汇在推动情节发展、勾描内心情感、塑造人物性格的戏剧演绎之中的。老辈川剧人有句挂于口头的自励语:“戏无理不服人,戏无情不动人,戏无技不惊人这是对川剧表演的精辟概括。
                   
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中国人对此应该体会尤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戏曲是一个独特而富于魅力的元素,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千百年来,戏曲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特别是中古以后形成了对中国社会生活全面覆盖,更是生动形象地反映着中国农耕时代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
对于生活在重庆、四川的中国人来说,巴蜀传统戏曲则具有另一种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意义。尤其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川剧这一艺术样式,不仅可以藉之认知普遍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更能藉之认知巴蜀的文化、艺术、历史、民俗;它不仅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而且还生动地体现着充满了独特地域味道巴蜀艺术魅力
岁月在流逝,生活在更新,热闹的川剧已经淡出了昔日的茶馆戏台,淡出了街头巷尾的嘴角耳畔,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多少有些遗憾。但是,在川渝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承里,却定会给川剧留一个永远的记忆空间

             作者近照及简介:

     邹克纯,作家,文化学者。1949年生于重庆。1965年上山下乡至四川省万源县务农七年余。文革后恢复高考,考入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职中学教师、职业学校校长、重庆电视台栏目总编、文化公司(影视作品及场馆)策划人和撰稿人,发表数百万言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