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胆红素水平稍高 体检,就是定期去医院里,把重要器官的功能检查一下。 例如:心、肺、肝、胆、胰、脾、肾、甲状腺。再进阶一点的体检项目,当然要包括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了。 很多人害怕体检,就是怕发现问题。 其实,发现问题,尽早去处理就可以了。很多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单单靠改变生活方式和加强锻炼,就能完美搞定。 通常50岁以前,三年一次体检足够。而50岁以后,最好做到,每年都体检一次。 在现代社会里,体检就如同成年人的考试,能不能及格,有几个朝上的箭头,似乎都能让人担心好几天。 看看下面这个化验单,不痛不痒的,直接胆红素就高了一点点。 不重视这个吧,可它为啥不低呢? 重视吧,只能是复查了。下次正常了,原来是虚惊一场。 医学真的就是一门艺术,现代科学还真的、暂时解释不了所有的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用一句话表达就是: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中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被分解和破坏后,就诞生出了胆红素。 详细的过程是这样的: 红细胞老了后,会被单核-巨噬细胞破坏,变成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又被组织蛋白酶分解,变成了血红素、珠蛋白。 血红素,在催化酶的作用下,又变成了胆绿素。 胆绿素,在还原酶的作用下,变为胆红素。 上述这个路径生产的胆红素,约占总胆红素来源的80%~85%。 另有15%~20%的胆红素,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 经上述途径形成的胆红素,被称为游离胆红素、或非结合胆红素。 这种胆红素必须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后才能被运送,因为不溶于水,不能尿液排出。 游离胆红素,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或称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可从尿中排出。 结合胆红素,经胆管排入肠道后,经细菌酶的分解与还原作用,形成尿胆原。 尿胆原,大部分从粪便排出。 约10%~20%尿胆原,经肠道吸收回到肝内,其中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所谓“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小部分尿胆原,可以经肾排出体外。 简单的总结就是,胆道系统不通畅了,直接胆红素容易升高。溶血了,间接胆红素就出来多了。 回到正题。上述化验单的直接胆红素,仅仅是稍稍升高。查阅国外的文献,最后发现,是有几个因素,会导致标本中的胆红素值出现异常的,请看: 1.室温下,将标本暴露在阳光中、或高强度人造光下 1 小时,则会降低胆红素含量。 2. 测量前的24小时,使用过造影剂;摄入了高脂肪膳食也都会导致胆红素水平降低。 3. 血液样品内有气泡和被摇晃,可能导致胆红素水平降低。 4. 某些食物如胡萝卜、山药,以及许许多的药物,都会增加胆红素水平。药物有:阿卡波糖,磺胺药,维拉帕米,氯沙坦,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丙戊酸钠,曲马多,唑吡坦等等。 5. 长时间禁食和厌食,会使胆红素水平升高。 6. 烟酸(维生素B3),也能增加间接胆红素水平。 医学真的就是一门艺术。医学科学首先就是经验的堆积。 病人才是最好的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