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前唐满洋40人断粮3天,团灭60个美军特种兵,为何不记大功?

 江山携手 2022-04-13

2010年2月,山西籍战斗英雄唐满洋病危。弥留之际,身边的朋友想唤醒他,就在他耳边轻声说起当年在朝鲜战场的战斗。令人惊讶的是,意识模糊的唐满洋,一听到美军空降特种兵这个词儿,立刻瞪大了眼睛,伸出右手,朝空中做了一个扣动扳机的动作,嘴里清晰地说——是我!是我!

那神情,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参加大比武,连开七枪,却发现满脸鲜血

唐满洋是个很有个性的战士,不曾当过大官,但却是战场上的传奇人物,他的经历也常常成为别人的谈资。

1958年全军开展大比武,各式各样的战斗奇才频频亮相。身在63军的唐满洋,也被选为比赛选手。

唐满洋是神枪手,参加的当然是射击比赛。需要连续击打伪装靶,在最短时间内,看谁的命中率最高。

轮到唐满洋上场了,他往射击点上一趴,枪紧紧地贴在脸上,百米开外的伪装靶一露面,唐满洋就是一枪,接连七发子弹,枪枪命中。

观战的人一阵阵欢呼,正在为唐满洋的枪法叫好呢,唐满洋却把枪一放,不打了。

旁边的人赶紧提醒他,却看见他满脸鲜血直流,吓了一跳,以为出事故了。

唐满洋微微一笑,冲旁边摆摆手,然后伸出指头在鼻子旁边使劲抠起来,不几下,竟然抠出一个子弹头来

那时候,战争刚刚远离,不少战士身上都留着取不出来的弹片。

唐满洋鼻子旁边的这个子弹头,是在七年之前的朝鲜战场上,死守铁原的那场战役中,美军一颗高级穿甲弹打在了唐满洋面前的石头上,又弹起来,击中了他的面颊,就卡在他鼻甲右侧的骨头上。

战场下来后,医生一直不敢动手术,没成想,却在这次大比武中,被他连续的贴腮射击给震了出来。唐满洋一边抹着脸上的血迹,一边笑着说——还是打枪管用啊,比大夫都强!

唐满洋是一个孤儿,生于1930年,没赶上打日本,赶上参加解放军。

他身体灵活,脑子也灵活,很快就成了部队里的突击手,加入了突击队。

唐满洋的枪法好,野战的时候,唐满洋经常负责给部队打野味,战士们都知道,只要唐满洋的枪一响,这顿饭就有野兔啊、山雀啊之类的东西改善了。

他还擅长拼刺刀,和敌人近战的时候占尽上风。他的刀下,曾经干掉过一样善于拼刺刀的马家军;突袭闫西山炮兵营时,一刀把炮兵营长剁成两截,在战场上十分凶悍生猛。战友们送给他一个外号——天杀星,就是说,谁碰上他谁倒霉,要小命不保了。

手榴弹都炸不开的铁丝网,被唐满洋一刀削断

打仗其实不仅仅靠勇气,很多时候还要靠脑子,靠经验。

唐满洋参加抗美援朝的时候,不过二十二三岁,但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老兵不是年龄老,而是眼光老辣,手段老辣,心理老练。唐满洋就是这样的年轻的老兵。

当年唐满洋入朝作战时,是在63军的566团。有一次战斗,需要突破临津江的敌军封锁线。

守卫临津江的是联军中的比利时部队,比利时人沿江布置了三道带刺的铁丝网,用机枪扫射,志愿军遇到强阻。

团长叫朱彪,人如其名,也和唐满洋一样是个很“彪”很虎的人,因此俩人还挺投缘的,平时俩人之间称兄道弟,很是亲热,尽管唐满洋比团长差了好几个级别。

朱彪指挥战士,先是用刀砍,结果铁丝网软啦吧唧,跟着刀走,使不上劲儿。又让战士用手榴弹炸,浓烟过后,铁丝网纹丝不动。最后又让爆破组上,结果还是没有效果,还伤了七八个爆破组。

急得朱彪大喊——唐满洋!唐满洋!

唐满洋冲到朱彪面前喊一声——到!

朱彪气呼呼地喊——你去给我把铁丝网劈开,行不行!

唐满洋观察了一下,对朱彪说——团长,没问题,你给我打掉敌人的机枪,只要一分钟,我就能突破铁丝网。

朱彪于是集中了全团的火力,对比利时人的机枪阵地,猛烈开火,敌人的机枪瞬间哑了。

这时,唐满洋提一口鬼头刀连跑带翻,到了铁丝网跟前。只见他一刀之下,铁丝网就被削开了一个口子,再顺手几下,这一片快把朱彪逼疯的铁丝网呼啦啦地倒下了。

朱彪大喜,命令部队冲锋,比利时人见势不妙轰然撤退。

事后,朱彪问唐满洋——你小子用的什么邪招儿,别人用刀半天砍不断,你咋一砍就断了?

唐满洋笑着说——团长,我观察了半天,这里头有窍门。铁丝网是颤颤悠悠的,你用刀凭空砍,哪里能砍得断?你要找到与铁丝网相连的钢柱,贴着钢柱一刀砍下来,什么铁丝网能吃得消呢?

朱彪一拳捶在唐满洋胸膛,说——就数你贼啊!

在战场上,不贼不行啊!

李奇微发现志愿军软肋,搞出“磁性战术”

唐满洋一生参与恶战无数,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580.7高地的那场恶战。

唐满洋入朝作战的时候,抗美援朝接近尾声,他参加的是第五次战役。

接替麦克阿瑟的李奇微也是个挺贼的家伙,他在短期与志愿军接触后,就发现了志愿军的攻势一般是七天,然后就要停一停。经过侦查,李奇微分析,中国的志愿军只有七天的弹药和食物,所以要每七天做一次停顿,等待补给。

还真让这家伙分析对了。

李奇微针对这种规律,搞了一套“磁性战术”,让美军和志愿军若即若离,吸引志愿军追击美军,一到七天,就派兵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对前锋部队进行围攻。

唐满洋的63军,就遇到了李奇微的“磁性战术”。

五次战役一路打下来,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对头,美军一向财大气粗,物资充足,这次却很少能够缴获敌军物资。

唐满洋他们打下了英军格洛斯特营的营部,可是志愿军愣是在敌军营部没有找到一粒粮食。

虽然抓了20几个俘虏,但抓人的和被抓的,同样都没吃没喝,最后,志愿军只好把俘虏教育一番之后放掉。

志愿军慢慢明白了,敌人撤退时,摧毁了所有可能落入中国军队手中的粮食和弹药。敌方的报告曾经披露——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75%的食粮补给,都在运输线上,被美国空军焚毁

1951年5月17日晚上,63军188师566团从西川里渡过汉江,占领了汉城东面的小理山。

他们的阵地已经成为整个志愿军战线向南挺进最深的部分,拿下小理山,就切断了美军第七师和南朝鲜军第20师之间的联络。

63军军长是傅崇碧,傅崇碧率领这支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血战,在李奇微“磁性战术”的骚扰下,粮食和弹药补给十分困难,战士们都打到精疲力竭了。唐满洋所在的566团,一直冲在最前面,每个连只剩下四五十个人,战斗力锐减。

在这种情况下,566团仍然挡住了美军装甲车、坦克五次冲锋,让李奇微百思不得其解,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部队啊!

到5月20日,566团已经断粮三天。最后一次补充给养,是后方千辛万苦送上来一批炒面,吃了两三天又没了,之后就再也没有送上来。

说实话,这真是疲惫之师了。而就在这一天,李奇微下达了反攻命令。

李奇微

5月20日下午,志愿军听到天空一阵轰鸣声,抬头看见一架美军运输机从他们的阵地上掠过。过了不久,在志愿军阵地后方,出现了一片片的降落伞,美军的空降兵来了,攻占了566团阵地后方的问礼里北山,这座山在地图上被标做580.7高地。

又饿又累的唐满洋听到作战命令,大叫太好了!

唐满洋没有看到美军的降落伞,那时候他刚从阵地上下来。唐满洋和战友们在阵地上死守了两天两夜,好不容易得到喘息的机会,一倒下就呼呼大睡。

正睡得香呢,通讯员姚显儒在耳边大喊——连长!连长!唐满洋一惊,跳了起来,但是一看周围好像并没有敌情,冲着通讯员生气地吼着——怎么回事!

通讯员说——刚才有一架飞机过去了,是敌人的空降兵,我们身后的580.7高地被他们占领了。团长下了命令,让我们二连和三连、七连过去干掉他们!

唐满洋一听,本来挺生气的,但是听说要和美国的空降兵对阵,立刻兴奋起来,大叫“太好了!”尽管浑身疲惫不堪。

疲惫的不仅仅是唐满洋,全团的战士们都和他一样,饿得直打晃。但是,中国军人的硬气是全世界那家军队都比不上的。因此,即便是这样疲惫的状态,团长朱彪照样下令——抓几个活的回来给我看看!

晚上八点钟,部队集结完毕,教导员魏应吉做动员。唐满洋这个连长刚当上不久,他的前任被敌人的狙击手击穿脖颈,负了重伤。

魏应吉动员说——同志们,大家都看到了,敌人今天下午空降了一个连在我们后方的阵地。敌人的目的,就是要切断我们的退路。现在敌人正在收缩,也没有修筑工事,我们要趁他们立足未稳,干他一家伙!同志们,有没有决心?

唐满洋听到战士们响亮的回答——有,坚决完成任务!

但是,唐满洋看着四十几个战士真是饿得打晃,心疼不已,对炊事员老陈说——不能让我的兵饿着肚子打仗吧!

老陈就把战士们的干粮袋搜刮了一遍,结果搜集起来的炒面放手里,不足一把。如果用这点儿炒面做一锅汤,跟喝水一样,除了会让这几十条汉子更有饥饿感以外,没有别的作用。

唐满洋让老陈赶紧想办法。

老陈还是有经验的,他看了看周围的树有了主意。当时朝鲜的五月份,树木刚刚发芽,有一些树芽是可以吃的。

于是老陈就叫了几个战士和他一起,摘了很多一种团状的树芽,加在了炒面里。有了这些料,老陈总算是熬了一锅不算太稀的炒面汤,每个战士满满一茶缸,吃完后,多少能打压住心慌。

其实在这一天,63军的军长傅崇碧,全天也只有一碗炒面吃。

三连摸上高地,却没看到一个美国兵

晚上九点半的时候,突击队准时出发,三连负责主攻,二连、七连掩护迂回,一起朝着580.7高地主峰悄悄推进。

借着夜幕掩护,三连战士悄无声息地摸上主峰,唐满洋带着二连在一侧准备接应,射杀所有企图逃跑的美国兵。但是等了半天,上面一声枪响也没有。

唐满洋正想着咋回事儿呢?难道三连被美国人包了饺子?

这时候,三连的通讯员急匆匆赶来对唐满洋说——连长,山顶上一个美国人都没有!

啊?唐满洋大吃一惊,难道是情报有误?还是美军跑了?不至于啊,一枪没放就跑了?

又过了一会儿,师部侦查科的情报来了,说美军已经转移阵地,到了附近三个小山头,开始挖掘了防御工事,似乎准备就地进行防御。

美军突击部队果然真的撤离了,但是他们为啥要轻易放弃这么重要的高地呢?

原来,这是志愿军对空降兵的淡定反映让美军蒙圈了。

本来,李奇微认为,志愿军从4月20日发起进攻一个月了,应该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了。按照李奇微在其它战场上的作战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美军用精锐的小股部队,率先发动奇袭,占领敌军大部队通过所必需的战略要点。那么疲惫的敌军前锋腹背受敌,陷入绝境,立刻就会崩溃。美军在二战中,经常使用这样的战术,而且屡试不爽。

但是,这一次,美军空降兵在志愿军的注视中,大张旗鼓地落地,攻占580.7高地,在志愿军背后打下了一根钉子。

然而,令李奇微想不明白的是,小理山上的志愿军前线部队根本没有崩溃,更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夺路而逃。

空降部队的指挥官也郁闷了,没见过这样不按套路出牌的部队啊!

他们不知道,志愿军的前身是身经百战的解放军,再往前就是红军,这支共产党的部队是从敌人的围剿中打出来的,多少次战斗都是腹背受敌,多少次都是绝处逢生。所以,美军打这种穿插式打法,志愿军见多了。

志愿军不怕,美军空降兵可怕了,怕啥,怕天黑。

中国志愿军善于夜战,美军是早有领教的。

晚上,志愿军一定会来争夺580.7高地。美军的这支小部队想要死守住这么大一个山头。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

而且,夜战中不可避免的拼刺刀。前几次战役中,美国人被志愿军的刺刀拼惨了,因此坚决的回避白刃战。

出于这样的考虑,美军空降部队放弃了580.7高地,分散在周围三个山头,伺机进攻。

唐满洋看到一个戴夜光表的敌人,抬手一枪毙掉

得知美国空降兵真的放弃了580.7高地,唐满洋笑着对战士们说——美国鬼子还是怕咱们哪!

随后,唐满洋叫来了几个班、排长一起分析了一下,决定专打三座小山中比较孤立的一座,争取在另外两座山的美国兵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战斗。

这座小山虽然有点孤立,但四周比较陡峭,并不是很好打,美军也因此放松了警惕,没有放更多的岗哨。

他们不知道,这帮中国军人最善于爬山攀援。

唐满洋他们悄无声息地攀上山,两个哨兵毫无察觉,就被匕首干掉。

唐满洋借着夜色打量山顶上情形,发现这里一片静悄悄,一帮美国兵还钻在睡袋里呼呼大睡。忽然,唐满洋发现一个美国兵露出的手腕上有东西发光,仔细辨认后,原来是一块夜光表。

唐满洋心想,这家伙能戴着夜光表,一定是个当官的。唐满洋当机立断,不等战友们反应过来,一个箭步上前,对着这个戴着夜光表家伙的脑袋,砰地就是一枪,这个倒霉蛋登时毙命。

这一声枪响,在沉沉的夜幕中特别响亮,三个山头都被惊醒,顿时枪声大作。

说实话,唐满洋的这一枪有些鲁莽,枪响的时候,唐满洋身边只有几个人,大多数战士还在小山的半腰,好在这些人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对老兵来说,枪声就是命令。

所以,尽管已经几天没正经吃过东西,但唐满洋的一声枪响,还是给战士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人还没上去怎么办,扔手榴弹啊!

还没上山的战士们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榴弹,使劲儿甩上去,然后以惊人的速度攀越障碍,冲进美军宿营地。

唐满洋不是还在山顶吗,志愿军难道不怕炸到自己人吗?

这就体现出志愿军战士之间的默契了。

唐满洋一枪干掉了那个戴夜光表的,就看到天上嗖嗖嗖滴飞过来一群黑家伙,知道底下的弟兄们有货扔上来。

唐满洋和山上的弟兄们都往地上一趴,而这时候,一群美国兵叫嚷着站起身来,还没拿起武器,就被手榴弹炸飞了。

上来的战士们与唐满洋他们合兵一处,开始和美国兵近战,这帮空降兵都在睡袋里睡觉,反应比较慢,大部分美国兵都没来得及抓住枪,拿到枪的连冲锋枪的保险都来不及打开,就被志愿军用枪顶住了脑袋。

拿住枪的美国兵也不敢开枪扫射,因为志愿军和美国兵都贴身缠斗在一起,开枪就会伤到自己人。

都知道美军这种雇佣军,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提倡缴枪投降,所以,混战了半个小时,山顶的空降兵大都乖乖举起了手,少数人即便挣扎也是想着逃跑。

事后才知道,这批美军空降兵中,有一部分是按照美军特种部队——游骑兵,又叫贝雷帽部队,他们都是军中最精锐的官兵,训练严格,斗志高昂,电影《第一滴血》里,大名鼎鼎的兰博,原型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美国游骑兵

但是,这样一支精锐特种兵部队,被志愿军的这次奇袭打得措手不及,全军覆没。

原因和唐满洋那看似鲁莽的一枪有关系。

按照唐满洋的理解,能够戴上腕表的一定是军中大官,更别说是夜光表了。这是和国民党作战时得来的经验。但是,唐满洋入朝的正式跟美国人打仗还不到一个月,对美国人的习性还不太了解,更不知道美国大兵也是买得起夜光表的,戴夜光表的不一定是大官。

但是,打仗不仅靠勇气、胆气,有时候还要靠一点点运气。

当把这帮空降兵都制服后,唐满洋连比划带说,问俘虏谁是指挥官。有人指了指那个被打死的戴夜光表的人。

唐满洋的运气爆棚,第一枪就干掉了敌人的指挥官,尽管他判断的依据并不科学。失去了指挥官的特种部队乱作一团,束手就擒。

俘虏了这么多美国兵,为何一个都没带下来?

很快有通讯员报告团长朱彪——三连拿下高地,还抓了不少美国兵。朱彪这个高兴啊,赶紧报告师部。师部一听,这可是个大事儿,马上派了一名干事,过来接收俘虏。

当这位干事带人赶到战场,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干事兴冲冲地问唐满洋——俘虏呢?

没想到,唐满洋摆摆手说——没有俘虏了!

干事一听大感奇怪——怎么回事?

唐满洋说——昨天晚上抓住俘虏后,又发生战斗,这些美国兵都死了!

干事听了傻眼了,本来想给师部领一批美国俘虏,你却说都死了,什么情况啊!

唐满洋只得详细给干事讲述昨晚发生的事情。

原来,当时山顶被俘虏的美国兵有60多个,在志愿军的突袭之下,一时摸不清情况,都放弃了抵抗,抱着头蹲下。

此时,旁边两个山头的美国兵也弄不清这里啥状况,枪声、喊叫声不断。

这时候,有战士踩中了美军布置的照明雷,顿时爆出一片亮光,把三个山头照得像白天一样。志愿军全部暴露在亮光中。

这时候,被俘虏的美国兵眼睛一扫,才发现山顶的中国军人没多少,站着的只有十几个,其他人或坐或躺,似乎失去战斗力了。

唐满洋也发现,自己身边只剩十几个能动弹的兵了,比俘虏还少。这倒不是他们伤亡多大,而是因为战士们都是饿着肚子杀上来的。刚才打仗冲锋的时候,提着一股猛劲,一旦完成任务,大多数人一坐下,就再也没劲儿站起来了。能站起来的,也都在全身打晃。

形势起了微妙的变化,力量对比让美国兵有了想法。

而这三座小山距离很近,用手枪都能相互打,呼喊声听得真真的。

这时候,旁边美军大声呼喊,这里的俘虏在照明弹大亮的时候,紧盯着唐满洋他们不做声。照明弹一灭,就开始大喊大叫,仿佛彼此问答。

一来一去,喊的是啥,唐满洋他们当然听不懂。

唐满洋一边命令机枪向另外两个高地猛烈射击,掩护兄弟部队,一边让几个战士用他们刚缴获的美军机枪,看着俘虏并喝令他们住口。

又有一颗照明弹升起,唐满洋他们忽然发现少了几个俘虏。就在这时,正在对美军射击的机枪突然哑了,传来了激烈的扭打和叫骂声。

有美国兵冒险夺志愿军的机枪!

这边的美军俘虏听着机枪手那边的喊叫,也蠢蠢欲动。

形势十分危急,眼看控制不住局面,没办法,唐满洋扣动了扳机……

这个时候,美军支援的炮火也覆盖在了这座小山的顶上,炮火不长眼,分不清是美国特种兵还是中国志愿军。

反正,最后从这块阵地上站起来的,是中国人唐满洋和他的战友们。

作死的美军特种兵,如果当了俘虏不再反抗,还是有很大几率和唐满洋他们一起活着下山的。这么一来,不是被唐满洋击毙,就是被自家炮弹炸死,结果一个都没活下来。

当师部干事听完了唐满洋的讲述,张大嘴,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对唐满洋的话,半信半疑,怀疑唐满洋违背了纪律,私自处置俘虏。

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又是黑灯瞎火,对师部干事的调查,很多人也说不清楚具体细节。

再加上,师部干事看到了唐满洋手腕上那块美军的夜光表(当时唐满洋用它来看时间,战役结束后即刻上交了),更加认为他有违纪嫌疑,于是按照违纪向师部做了汇报。

师部没接收到美军俘虏,却接到个“举报报告”,慎重起见,再派人对唐满洋进行调查,但最终也没法定性他违反纪律。

虽然歼灭美军特种兵是大功一件,但是由于俘虏的事儿说不清,最终只给唐满洋记了一个三等功。

有人为唐满洋叫屈,唐满洋说——屈啥,咱活着还屈啥!

这件事儿,许多年以后还经常有人会提起,会再问唐满洋。

唐满洋总是淡淡地说——没办法,他们要杀我的人,我不能不开枪!

是啊,战争是极其残酷的,在枪林弹雨中,谁也不太好把握手里的轻重。对敌人多一点仁慈,就是对战友多一分威胁!


唐满洋临终前,伸手对空扣动扳机的样子,充满仪式感和神圣感,他镇定而清晰地说:是我!是我!

——那种坚毅和豪迈,正是我们中国军人的品质。面对敌人的威胁,军人自然是冲在最前面,没错,是我,是我,舍我其谁呢!

正是有了这些敢于亮剑的中国军人,敢于抗拒强暴的中国军人,敢于自我牺牲的中国军人,我们才有了如今的和平发展,如今的幸福安康,如今的国富民强!

向唐满洋致敬!向中国军人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