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庐山高图》感受沈周的人品与画品

 泊木沐 2022-04-14

一朝沫杏雨,终身感师恩。

沈周(1427年-1509年),明代杰出画家,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作为江南“吴门画派”的班首,沈周潜心于书画创作,一生未曾参加过科举考试。

这幅《庐山高图》,是沈周为老师陈宽所绘制的祝寿图,堪称沈周经典之作,亦是他转型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导读:邓益民,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教授,中国画方向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文/刘艳(女)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国画系教师

传承,是中国画绕不开的话题。师徒传承,则是中国画最重要的传承方式。

让我们拂开历史的面纱,品鉴一下这幅饱含对恩师景仰之情的画作。

明成化丁亥年(公元1467年),这一年沈周四十一岁,恰逢老师陈宽七十大寿,陈宽是元末著名画家,因先祖是江西人,自称“庐山陈汝言”,沈周便以庐山为题,为恩师创作了这幅《庐山高图》。

沈周是长洲人 (今江苏省苏州市),一生都没有去过江西,不曾亲眼目睹庐山面貌,即便如此,他依旧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浑厚的笔墨完成了画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沈周借庐山的崇高,歌颂了老师陈宽的学识之渊博、道德之高尚,其中的五老峰,更是承载了沈周祝愿恩师万古长青的美好情感。

带着这份对恩师的深情厚谊,沈周完成了这幅画作,并在题跋中称赞老师“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受老师陈宽的影响,沈周一生不为功名利禄所累,淡泊明志,过着清雅的隐居生活,也正因如此,才使沈周潜心研究书画,有了后来的艺术造诣。

《庐山高图》气韵贯通,构图完整,近景的山坡虬松,中景的瀑布、峭壁,远景的庐山主峰,自上而下、一气呵成地绘制了庐山的厚重宏伟。

沈周的个人特色在这幅画中也初见端倪,山石主要用短披麻皴,干湿互用,层次分明,山峦没有险绝沉重之感,而是将温润柔雅的气氛贯穿画面,疏郎有序,厚重凝炼,足以见画家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深厚的笔墨功力。

成化九年(1473年),陈宽逝世,“吴中贤士大夫皆吊哭之,尽哀焉。”师生间的故事画上句号,但师生间的情谊却被这幅《庐山高图》记载下来,跨越历史,成为亘古美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