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启钤留下的城市文化遗产——纪念朱启钤诞辰150周年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22-04-14

前言

2022年是中国营造学社社长、古建筑研究专家朱启钤诞辰150周年。

图片

朱启钤

冉冉流芳的建筑文化贡献

一个历史人物,如果从他的所为中找到现实的贡献及对当下的作用,这无疑是值得记忆并怀念的,朱启钤正是这样的人,他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周恩来称他为著名实业家、爱国老人。1953年5月,朱启钤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先后担任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1961年,周总理在全国政协为朱启钤主持了90岁祝寿活动。

1922年8月,正在北京大学教书的胡适初见朱启钤,在日记中说“他是近十年内的第一个能吏,勤于所事……交通系的重要分子,以天资的聪明论,自然要推叶恭绰;以办事的真才论,没有可以比朱启钤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都尊他为启蒙师;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王世襄在2004年朱启钤辞世40周年为论文集题名“冉冉流芳惊绝代”。

朱启钤对中国城市建设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堪称遗产的至少可以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朱启钤对北京城市建设的贡献。例如,他开创了北京市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开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紫禁城外延的古物陈列所;首倡“修旧如旧”理念,主持制定了我国最早的古建保护法——《胜迹保管规条》;拆除千步廊,主持京师前三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城垣改造工程;开展堪称壮举的北京中轴线建筑实测;二是对20世纪中国建筑研究的贡献。朱启钤于1930年代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建筑学术组织“中国营造学社”,创办影响海内外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同时,组织培养了在中国持续产生影响的建筑文博后学,支持、结识了一批海外归国的建筑城市精英,如华南圭、周诒春等。三是朱启钤研究影响的当代学术价值。对于纪念朱启钤对当代城市建设与文博传承的价值,吴良镛院士曾将其归纳为九个字即“旧根基、新思想、新方法”。

图片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纪念朱启钤的“故实”

“故实”不同于故事,它强调的是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其出处要完整,不可演绎。现将几则“故实”细解出来,从中可以感受到朱启钤百年前就具有的都市文化建设意识与传承精神。

改造“正阳门”。辛亥革命后,京城跨入新纪元,交通困境要求改观,打通京城东西南北交通,要在天安门布局上有所开拓。1915年4月15日,朱启钤呈报《筹修京师正阳门城垣办法》;6月16日,由他主持的正阳门改造工程冒雨开工,将瓮城墙拆掉,正阳门两侧原与月墙接合处便开了豁口,内外城顿时畅通,这个正阳门改造工程是“皇权”向“民权”转化的京城建设的大事件。同时,朱启钤还在南池子和南长安街路口,设计建设了拱形街门,至今仍是东、西长安街令人瞩目的盛景并种植槐树数万株。1915年改造前门,推倒了一段城墙,开通了四座新修城门,京城最重要的南北中轴线中段交通大为改善。对此,当时美国公使芮恩施评价朱启钤的贡献“作为一个建设者,他成了北京的奥斯曼男爵”,他认为朱启钤所为“开启民治北京的先河”,他还不止一次提醒来中国的外国建筑师,若不懂中国建筑文化,最好不要轻易与朱启钤接触,因为朱启钤是一位有很强文化自尊的人。

兴建“香厂新市区”。兴建“香厂新市区”是朱启钤尝试京城民居及公共建筑现代化的创造性社区实践。香厂位于天桥地区香厂路一带,1914年成立的京都市政公所选择此址。十字相交的主街为万明路和香厂路,交叉处为一圆形广场。广场一侧由英国人麦楷绘图,设计了西洋式综合游乐场,立体四层,正中突出三层塔楼,内设屋顶花园、商场、游戏场等,仿上海的“大世界”名为“新世界”。沿街道两侧统一为二层楼房,它们为青砖木结构,临街立面构图为壁柱,山花和西式门窗线脚组合,间有砖雕和抹灰装饰,还有不少装了铁花栏杆,很有装饰感。当年的《京都市政汇览》载《市政通告》中说“力求完备,重示模型……仿是程式,渐次推广……使首都气象有整齐划一之观,市阀规模具振刷日新之象。”香厂新市区在各方面很见成效:1914年仁民医院开诊;1915年9月在先农坛举办国货展览会;新世界的游戏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带动了香厂地区的繁荣等。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称赞朱启钤的成就“京师市政,皆蠖公手创,以形格势禁,诸费经营”,正是朱启钤的努力,使北京由一个保守的封建都城向近代化城市迈进。

修建“蠖公亭”。“是亭似堂,石材筑构,高风亮骨,不落俗臼”,是已故戴复东院士在1999年为朱启钤纪念亭(蠖公亭)的创作手记文稿之题目。据戴复东回忆,“为弘扬朱启钤先生热爱祖国,发扬并保持民族文化的精神,1998年4月18日经中共中央及国务院'两办’批准,由朱启钤海内外亲友集资修建蠖公亭。”对于该亭的意义,戴复东提出了三点认知:一是亭虽是小建筑,但它应是具有传统但又具有革新精神的;二是作为与朱启钤开创众多“第一”事业的精神匹配,亭小但必须有种恢宏之气势;三是此亭的精神意义应是恒久流传的。据此,戴复东想到绍兴大禹陵的几座亭子,其石材给人以坚、挺、古的强烈感受。设计从平面上讲,是两个长方形的歇山顶套叠而成,组成是亭似堂的不多见的特色亭堂建筑;此外,该亭堂从柱至梁、到顶板及脊、宝顶都用白色石材建成,给观者一种高风亮骨的大气势,以达到相映相辉之境界。

朱启钤公益会的北戴河建设。北戴河海滨自20世纪20年代,即成“在远东罕有其近”的避暑胜地,朱启钤是“世人瞩目的开发者”,正因此,他也是这片中国近现代旅游业摇篮的奠基人。1916年秋,朱启钤支持开辟北戴河火车站至海滨的铁路支线,这是中国第一条旅游专线;1921年夏,由北洋政府南苑航空署创办的中国第一条旅游航线“北京至北戴河海滨航线”建成。1893年,英技师金达及北洋官铁路局同僚,在勘测北戴河海滨沿线时,大为赞叹其山水之美,后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甘林,在联峰山顶建造了第一幢别墅。1898年,清廷批准北戴河为“中外人士避暑地”,开辟“秦皇岛为商埠”。面对各国人士以侵占当地土地为名义的“石岭会”等机构的无端行为,1916年朱启钤敏锐发现此危机据理力争,提出“争主权、拒外人”,以防止大好河山“复为有力者所攫”,他倡导需中国人自己管理北戴河海滨,并积极成立“公益会”。朱启钤的爱国之举保留在他组建的“公益会”档案资料中,更留下堪称遗产的北戴河海滨建筑中。1933年11月27日,“公益会”在天津法租界盐业银行大楼的董事会议上,朱启钤讲话说“本会于民国七年中国加入欧战后成立,并非为个人娱乐起见,完全是为争国际地位,不忍坐视地方事业经营之权落诸外人之手”。在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组建的21年里,该会筹措资金、规划市政、修路建桥、开辟公园、保护名胜、设立医院、开发了旅游设施等。对房屋建筑也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不允许损伤沿海风景,如强调“必使建筑物足以为风景之点缀,屋必有廊,廊必深邃,用蔽骄阳,用便起居……围墙刺槐刺柏为之,时时修剪,使之齐一,高仅及肩,不妨远眺”,从而使建筑格局优雅且与海滨风景浑然一体。(作者单位:中国文物学会)

作者:金 磊

编辑:鲍家树 赵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