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负时光不负己:《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选摘(五)

 齐一摄现美 2022-04-15
得天理者,不独润身,亦能润心,不独润心,至于性命亦润。
——北宋邵雍《皇极经世》

图片

不负时光不负己

文 / 米鸿宾

摘自《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

3. 名震京师

邵雍的光辉岁月开始了!

公元1049年,邵古因爱其山水风俗之美,“以为洛邑天下之中,可以观四方之士,乃定居焉”,便带着39岁的儿子邵雍自卫州共城迁居到了洛阳。

但邵雍的家境一直较为困窘,其29岁还作有《闲吟》诗自述家境:“欲有一瓢乐,曾无二顷田。”迁居洛阳后,便租住在洛阳天宫寺(又载“天寿寺”)附近,且一住便是13年。刚开始,邵雍以打柴为生,不为人所知,后来渐渐设帐授徒,补贴家用。古语说“好酒不怕巷子深”,才华横溢者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饱受社会多元爱戴的,而邵雍更是如此。由于邵雍学问精粹,功夫高妙,很多达官贵人和大儒们都渐渐闻风而聚——当时的名流司马光、韩琦、富弼、苏轼、王拱辰、文彦博、吕公著等人,在初识之后,很快便成为了他的至交!人们美美与共。

但是,虽然慕名者八方云集,可邵雍却“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闲吟》)一句“投心唯二三”,说明了古往今来世间知己的难得之理。

可就是这“投心”的数人,对邵雍的一生,有着莫大的慰藉。1062年,欧阳修的好友王宣徽,看到邵雍居住得简陋,就在洛阳天宫寺旁边的天津桥南,买了一块田宅,建造三十间房屋,赠给邵雍居住,富弼又在旁边给他买了一块花园,使得邵雍终于有了自己的田宅,邵雍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后,王安石开始变法,禁止地方官乱送公房给私人,已经送出去的必须收回,否则必须补缴房款。邵雍因为缴不起房款,只好上缴房屋,划为官田。对此,他的门生及朋友们都急了,说:“使先生之宅他人居之,吾辈蒙耻矣!”假若先生的住宅被别人住了,对我们而言就是羞辱啊!于是,司马光、富弼和王拱辰(洛阳市长、包拯好友、李清照的第二个外祖父)等二十余高官和门生共同为他出资又买下了此田宅,使之成为邵雍的私有财产。史载“邵康节居洛阳,宅契司马温公户名,园契富郑公户名,庄契王郎中户名。若使今人为之,得不贻寄户免科调之讥乎?或谓田宅乃三公所予者。”(《宋人轶事汇编》)对此,邵雍写诗表达谢意:“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余家争出钱。”七千来步的面积加上花园水塘的平流水,说明王拱辰送给邵雍的房子占地真不少,并且,有二十多个人争相为他出钱购房(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尧夫园宅,自司马公而下二十余家买赠之。”)。用时下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人气超级爆棚!

而这些捐助者自己也明白:“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他们捐助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文化的反哺!最终收获的,是自己生命的精气神,以及推动时代发展的澎湃动力。

嘉佑七年(1062年),52岁的邵雍终于有了自己的稳定居所,并且邵雍还认为很不一般:“嘉祐壬寅岁,新巢始孱功。仍分道德里,更近帝王宫。槛仰端门峻,轩迎两观雄。”邵雍欢喜之余,还将此宅起名为“安乐窝”,并自号为“安乐先生”。此后,还写了数十首以“安乐窝”为主题的诗,抒发了无数“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这般意思难名状,只恐人间都未知”的感怀,读来令人心向往之。

并且,达官权贵经常相与邀游,酬唱诗对,其乐融融。有一天,司马光邀他一起去登崇德阁,久等未至,乃作一绝以候之云:“淡日浓云合复开,碧伊清洛远潆回。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等邵雍赶来之后,见诗即和:“君家梁上年时燕,过社今年尚未回。为罚误君凝望久,万花深处小车来。”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安乐窝”旧址,邵雍的30多间屋子和田园,绝大部分都归属了如今的洛阳师范学院——师范学院是培养教师、教书育人之所——这也是发文昌的表现。而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当时的司马光、富弼等人为了方便与邵雍相聚,竟纷纷把家搬到了“安乐窝”旁,与邵雍毗邻而居。于是,邵雍所在的“安乐窝”区域,旋即就成为了洛阳的文昌之地!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说,道生化出万物,德养育出万物,万物纷呈其形,势能使其如此。最终成就万物的,是万物内在的势能所致!

万物皆各有势能——如,水有恒常的潮湿势能,火有恒常的炎热势能……古往今来,但凡大势所趋,只不过不同时期呈现的维度有所变化而已,这就是“千举万变,其道一也!”(《荀子》)这种“千举万变”,有的表现为大的人物,有的呈现为大的事物,有的展现为大的数量等等。那些曾经出过闻名天下的人才之地,往往后来会成为书院、大学等各种知名的学习机构,这也是文昌之地的“千举万变”。

对这个“千举万变”的“不离其中”之现象,在此略作拓展阐述——邵雍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传奇人物,他在宋朝京都(洛阳)安居的“安乐窝”,是他名扬天下之地,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最大文昌势能的展现之方。而与邵雍同期的好友苏轼,被贬到湖北的黄州后,由于生活困难,就在自己所住房屋东面的山坡上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因此,就有了“东坡”之名。古往今来,但凡有大名气者均有大势能,苏轼在此地也是其创作的巅峰时期,可见这个“东坡”之地,也是文昌大发之地。如今,这个当年的“东坡”之地,成为了时下闻名中国的黄冈中学所在地。

还有,北京的菜市口,是清代著名的杀伐之地——“刑场”,其性属金。势能本性不移,只是顺时施宜而已——如今,此地成为了“中国黄金第一家”的“菜市口百货”所在地。你看,天地看似无序,其实都一切井然。只不过人们受智识所限,未能抵达而已。这个势能不变的原理——如同春夏秋冬,虽然年年表象不同,但每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势能轮回不变。并且,这种势能展现的规律不受古今中外的限制。 

邵雍就象孔子一样,对每一位求学者都是“有教无类”,都会“随其才分之高下”,根据根器高下而因人施教。因此,四方学子都“慕其风而造其庐”,纷纷来到他的家中造访。这样一来,就使得邵雍所在的洛阳中部地区人才济济,大咖云集。并且,邵雍贤良忠厚的风气也名传天下——“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有才华的人赞叹他“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有圣贤气象的品德,没有文化的人都见到他能受到他的感召而迁善改过。再加上邵雍“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他跟任何人说话都是喜欢讲对方的优点,隐匿别人的缺点,并且有问必答,却从不让人觉得勉强和被动。但凡与邵雍接触的人,都喜欢这种如沐春风的舒服状态!

邵雍认为:这世上没有什么日常交往是不能报以温情的。因此,他遇到比自己年长者,则以礼拜之;年龄相同者,则与之交为朋友;年少者,则以子弟待之,深得人心!他的行为受到了朝野广泛赞誉和推崇,人人都祈盼着邵雍能到自己的家中做客——洛阳人对邵雍的车轮声都非常熟悉,只要听到他所乘小车的车轮声,就知道是先生来了,马上就会出门争相迎候,并开心地说道“我家先生来了”,无人直呼其名。不仅如此,还有十多家为了接待好邵雍,竟然仿“安乐窝”为其筑“行窝”,待其居游。换言之,建造这些“安乐行窝”,目的就是为了邵雍来做客时,能做休息之用——相关释文如下:

“十余家如康节先公所居安乐窝,起屋以待其来,谓之行窝。”(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二十)又,“士大夫家争相迎候,童孺皆欢然谓曰:'吾家先生至也。’”“好事者别作一室如雍所居,以待其至,署曰行窝。”(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康节行窝争欲设,伯休入市共相亲。”(清代赵翼《赠王文园给谏》),如此等等。但我们更能从邵雍自己的诗作中得见其心喜——“终岁都无事,四时长有花。小车乘兴去,所到便如家。”(《深秋吟》

好一个“所到便如家”,足见人们对邵雍尊崇程度之巨!

而值得一提的是,邵雍出行,也是有避忌的:“康节自言四不出,所谓大寒大热大风大雨是也。然余观国初孔拯侍郎朝回遇雨,避于坊叟之厩下,延入厅事,叟乌帽纱衣,逢迎甚恭,因备酒馔为待。孔公借油衣,叟曰:'某寒不出,热不出,风不出,雨不出,未尝置油衣也。’孔公不觉顿忘宦情。”(《复斋漫录》)邵雍家中连用油布做的雨衣都未曾准备,可见他真的是“与时偕行,严格恪守着他的“四不出”。

古人聚会,最常见的“娱宾”游戏是“射礼”中的“投壶礼”,《礼记·投壶》载:“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司马光还专门撰有《投壶新格》。有一次,邵雍到河南尹李君锡家聚会。李君锡是进士出身,尤其精于《礼》,是当时最精通礼数的人之一。李君锡也安排大家玩投壶礼,按照常规,每八支为一局,但李君锡只是最后末箭投中了,比较难堪。邵雍没有参加游戏。后来,有人问李君锡赛局如何,他说:“偶尔中耳。”没想到,邵雍应声说道:“几乎败壶。”哈哈,一个最精通礼数的人,不仅全输了,还要硬给自己撑面子。(《宋人轶事汇编》)足见邵雍与李君锡的熟稔程度及其畅游于达官名流之间的自在。

司马光和邵雍关系很好,视卲雍为兄长一般,且两人的优良品行为时人所仰慕,以至于百姓们互相告戒:“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千万不要做坏事,否则会让司马光((司马光曾任“端明殿学士”)和邵雍知道的!足见二人在百姓心中所受尊敬程度。

西汉贾谊说“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社会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人家什么样,人家就会对你什么样,爱和福也是一样,有付出就有回报。邵雍对外所展示出来的美德和学问,使得当时的达观名流,只要到了洛阳,竟然都不先去官府,而是先去拜访邵雍!

当地洛阳人对待邵雍也像对待亲人一样,感情非常融洽——对此,邵雍自己的感触最深“尧夫三月病,忧损洛阳人。非止交朋意,都如骨肉亲。荐医心恳切,求药意殷勤。安得如前日,登门谢此恩。”(《病中吟》)是说,有一年春天三月,邵雍生病了,洛阳人都很急切地关注,不管认识和不认识的都纷纷推荐医生,前来看望的人不计其数,邵雍十分感动,遂作此诗。

邵雍在“安乐窝”的日子虽然悠闲,但并非无序。他每天早起焚香静坐,白天讲学,晚上略饮小酒(微醉即可),吟诗,散步,会友……因为体弱多病,邵雍怕冷怕热,冬夏很少出门。但是每逢春秋两季,只要天气晴好,他便会乘车出游,不管看花,赏月,还是访客,他都不辜负良辰美景——对这种闲适的生活,邵雍自己评价说“这般闲富贵,料得没人知。”(《半醉吟》)这种清闲自在中的富贵,是无人能够体会得到的呀!

在心法一贯、一尘不染的境界中,人们是时时可得大通彻的。我们从清代著名丹家刘一明的《自在窝铭》中,可欣赏到另一种沁人心脾的“闲富贵”——“栖云之阳,有个窟窍。左右护卫,前后紧要。风尘不侵,日月内照。至虚至灵,最神最妙。山人居住,独弦绝调。名利不牵,富贵难钩。有时自歌,有时自啸。有时自眠,有时自跳。噫!兴来岩头吼一声,恍惚空中有人叫。这个自在口难言,捧腹呵呵一大笑。

活到这个妙处,实在是令人艳羡至极!

难怪邵雍对安乐窝十分中意,并将此认定为自己的安老之所:“休嗟流年随逝水,但将清景逐闲情。山河天下从来广,日月林间长自明。幸有园林供笑傲,岂无诗酒乐升平。如何更得烟霞侣,好向伊川老此生”。(《伊川吟》)

有了安居之乐后,从容不迫的惬意状态,也为他学问的生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邵雍为后世留下了3000多首诗、多部传世之作以及无数传奇故事。本书第一章中所载司马光、王安石与邵雍之间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而邵雍生命中不负时光不负己的高光时刻,也就此开启——邵雍《伊川击壤集·观易吟》:

庖牺大圣人,画卦传万古。阴阳变化机,乾坤为易祖。

吾隐安乐窝,天地乃同伍。窥破圣贤心,恬淡自得所。

图片

图片
图片

🌟🌟【欢喜公告】🌟🌟

米鸿宾老师首部珍藏版音频专辑

《中国文化的传家智慧》

于2022年4月7日在喜马拉雅独家上线!

米鸿宾老师最新力作

《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与《一生感动——日本匠人精神与家训》已经面世!

点开下方图片长按二维码

进入米鸿宾老师书籍专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

图片

《一生感动——日本匠人精神与家训》

点击上方图片直接选购

十翼书院米鸿宾《盈心》(东方出版社,2022年4月)即将问世

敬请期待

图片

米鸿宾老师有声书《解密中国智慧》和《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

已在喜马拉雅上线啦!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聆听!

《解密中国智慧》

《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

(另:8月13日的首次直播,流量达到了36.1万!点击本文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 即可观看全程直播回放!)

图片

      天欲福人,必先福慧——十翼书院山长米鸿宾老师著作《解密中国智慧》(37万字),2021年7月2日在喜马拉雅(音频)正式上线。该书由十翼书院门生刘结红老师(世界五百强、深圳正威集团联合创始人)开篇,许卫东老师(广东新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全程诵读一一无数中国智慧将伴随着两位老师的福音穿越时空、映耀天下人心。

🌟🌟🌟【米鸿宾老师书目选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方出版社网站及各大购书网站可购)

图片
图片

著作悦咨

      十翼书院秉承导师制度,导师由海内外秀传统文化学者组成,是目前国内少有的极具担当与胸襟的中国文化弘扬机构。多年来,门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有别开生面的慧命!

      书院秉承由海内外优秀传统文化学者组成的导师制,以院训“心源接万古,学脉承千圣”为引擎,践行勤求博采、精诚济世、与往圣相会、与今贤相长、与有缘人共结精神连理的教学宗旨。

      如今,传授传统文化精髓的十翼书院,已成为中国当下书院群体中饱具影响力的书院典范,来自海内外的各界精英门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有格物致知、别开生面、为往圣继绝学的慧命!2018年4月,成立有42之久的日本人生塾,由创始塾长横井悌一郎先生率队访问十翼书院,此举亦开启了十翼书院国际深度交流的互动与发展,助力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创院时间:2007年

■创院地址:中国·北京

■书院院长:米鸿宾(独立学者)

■书院院务委员会:蒋棠(主席)、刘结红、陶飞霏、陈乐仁者。

■书院院址:北京、湖南、日本大阪等,下设有十翼学宫与养正智慧营。

■院 训:心源接万古,学脉承千圣。

■目 标:勤求博采,精诚济世,与往圣相会,与今贤相长,与有缘人共结精神连理。

■践 行:以明师传道的问学模式,践证文化演变脉络及其安身立命的精神内涵。

【山长简介】

      米鸿宾,字贞观,又字妙隐,号十翼,独立学者。创有十翼书院,门生遍布海内外,门下山长之才辈出,栋梁济济绵绵。襄助门生创有东巴书院(云南丽江)、慧胤书院(深圳正威集团)、德锦书院(山东济南)、卓生书院(陕西西安)等。任米兰理工大学服装与配饰设计班导师。

      秉承中国文化最优良的传承——学际天人,出入古今;究大易,谙经学,精五音,擅六壬,旁涉天文、历法与国史,略通古今之变。

      海内外问世有《会心》《传心》《大易识阶》《大易至简》(中国台湾)《解密中国智慧》(中国台湾)《米鴻賓名言集》(日本)《道在器中——传统家具与中国文化》《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中国、新加坡)《一生感动——日本匠人精神与家训》《六壬神课金口诀心髓指要》《神奇桓仁——中国易学标本地》等十余部著作,即将出版《贞观易传》《中国色彩智慧》《中国人的时间宝典》《名词中国》《人中宝鉴》《中国园林设计窍诀》等著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