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驳一下阿德勒的“课题分离”,这理念并不适合用在教育孩子上

 肯定式教养 2022-04-15

今天要表达的观点可能要很多专家、大V站在对立面了,甚至说,今天还要反驳一下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

我今天要表达的观点在题目中已经明确展示了,那就是“课题分离并不适合用在教育孩子上”。

那什么是课题分离,为什么我的观点又会跟很多站专家、大V站在对立面呢?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什么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一个概念。对于阿德勒,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但如果你学过心理学,或者对教育孩子有一定的深入研究的话,那这个名字应该可以说是并不陌生了。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其亦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光说这些名号你可能没有感觉,但是《正面管教》这本书大家应该熟知吧?这本书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建立在阿德勒的理论基础上的。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更是启迪了无数人,我也是其理念的受益者,这本书我都看了3遍了,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我也建议每一个人(不仅仅是父母)都应该买来看一看,不仅可以指导你如何教育孩子,也可以给你带来新的人生启迪。

那到底什么是课题分离呢?简单地说就是区分课题的归属,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区分开。属于你的课题,你应该负责;不属于你的课题,你就不要瞎掺和。如果你总想掺和别人的课题,那你就侵犯了别人的权力,也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抗,那你的烦恼就随之而来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交朋友,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课题,但是父母觉得孩子交的朋友有问题,然后就指手画脚,说他朋友不好,跟他少交往。那在孩子看来,父母就干涉了他们的课题,侵犯了他们的权力,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应该管理好自己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否则就会产生矛盾。

很多专家、大V都把课题分离用在教育孩子上,强调父母应该分清什么是孩子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要给孩子自由。其实阿德勒也在其著作中列举了很多父母的例子,提到父母应该做到课题分离,否则父母就容易跟孩子产生矛盾,影响孩子的成长。

比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管得很细,小到孩子吃什么,大到孩子选专业、工作,父母都干涉,这无疑是父母没有做到课题分离。在这种教育下,那孩子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孩子就容易成为妈宝男、妈宝女,这当然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了。而且父母随意地干涉孩子的课题,而孩子显然是不想让父母干涉,那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就容易跟孩子产生矛盾,家里就容易鸡飞狗跳的。

从这里看,确实父母应该做到课题分离,但如果你深入分析一下的话,你就会发现这其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课题分离并不适合教育孩子

课题分离适合用在普通人之间的相处,但不适合用在父母跟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孩子,父母作为他们的监护人,有责任对他们的问题负责。

按照课题分离原则,写作业、学习,甚至谈恋爱等等这些事都应该是孩子的课题,那父母就不应该干涉。那问题就出现了:孩子不写作业、不学习,你能接受吗?孩子在学校里谈恋爱、交友你也不管?把人家女孩肚子搞大了,交友不慎把人家给打了,这你也不管?

你不可能不管,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孩子要真出了问题,你父母就要承担责任。当孩子犯错时,人们也往往是骂父母,指责父母教育不当,所以课题分离并不完全适合用在教育孩子上。

确实,在教育孩子上,父母应该跟孩子保持距离,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不能总想着控制孩子,但是父母也不能完全跟孩子课题分离,不管孩子。孩子就是孩子,他就是有一些不懂的地方,就容易犯错,因此父母才需要父母的教育。

其实在我看来,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你就应该对孩子的问题负责。

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为什么说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你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那当你看着孩子的行为不顺眼,觉得孩子又问题时,你就会想要纠正。

注意,这里的“问题”是你觉得的是问题,你想纠正,不是孩子觉得是问题,也不是孩子想纠正。如果孩子想纠正就不用你说,他们自己就纠正了。那既然你觉得是问题,难道你不应该对问题负责吗?

你认为孩子磨叽,然后想让孩子变得不磨叽。显然这个“磨叽”是你认为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你看着就不舒服,就会焦虑。但孩子并不认为自己磨叽,所以他们也不会焦虑,当然也没有动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当这个磨叽问题解决后,受益的是父母,父母就不再焦虑了。但这个问题的解决对孩子来说并没有收获,他们之前没有焦虑,现在解决了也同样不会变得更快乐。既然受益者是父母,那解决这个磨叽问题的主力不就应该是父母吗?

同样的道理,孩子学习、写作业、谈恋爱、打架斗殴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父母认为的问题,并不是孩子认为的问题,所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父母负责,而不是让孩子负责,指望孩子去解决。

指望孩子解决你的问题,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就好比你对现在的房子不满意,想换个大房子,但是自己却不努力,而是指望自己的老公去努力赚钱。当老公做不到时,就骂老公废物。你觉得这样做合适吗?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我说“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了吧?你有责任把孩子培养好,所以孩子的问题你就有责任去解决,而不是用课题分离的原则处理孩子问题。

其实一直以来也不是父母不想对孩子用课题分离原则,但谁叫他们是父母呢?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父母能不能做到课题分离?谁愿意随意干涉别人的课题,为别人的课题操心,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还不是因为父母重视孩子?

把课题分离原则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父母当然会变得很轻松。父母不用为孩子的问题发愁,他们学好学坏也没关系,那父母能不轻松吗?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可能就没人管,他们变得完全自由,想怎样就怎样,那孩子可能就彻底废了,那父母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呢?所以课题分离不适用于教育孩子上。

所以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负责,但这种负责容易让父母陷入了另一个困境,那就是每天跟孩子斗智斗勇。

跟孩子斗智斗勇的父母

很多专家、大V,包括阿德勒,之所以建议父母对孩子使用课题分离原则,是因为父母总是干涉孩子的课题,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那他们就会反抗父母,于是父母就陷入了与孩子的斗智斗勇中:父母想要控制孩子改变,而孩子不想被控制。

从表面来看,好像确实这样,不遵循课题分离原则,就容易让孩子跟父母斗争,这也是为什么大V、专家们建议父母使用课题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这其实是个伪命题,父母干预孩子的课题,并不等于一定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孩子有没有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如果孩子没有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他又怎么可能会反抗父母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父母应该培养一个阅读的孩子,如果父母采用逼迫控制的方法逼迫孩子去阅读的话,那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权力受到了侵犯,就会反抗父母。但如果父母并没有逼迫孩子去读,而是把环境设置成了一个阅读的环境,父母自己每天都阅读看书,通过环境来影响孩子,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吗?会反抗父母吗?不会的。

所以在教育孩子上,并不是说不遵循课题分离就一定会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关键是你有没有掌握干涉孩子的正确方法。遵循正确的方法,即使你在干涉孩子,也不见得会引起孩子的反抗。

而学过我们专栏的朋友都知道,一直以来父母都是采用了一种否定式教养理念,正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父母干涉孩子失败,整的孩子天天跟父母斗智斗勇。而遵循我们的肯定式教养理念则不同,它是顺应孩子,帮助孩子,因此虽然我们也在干涉孩子,但却不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总  结

一直以来,大V、专家们宣传在教育孩子时要做到课题分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他们就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负责,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问题不管。

只不过一直以来父母采用的干涉方法是错误的,这才导致了亲子关系紧张,只要遵循正确的理念,也就是采用我们的肯定式教养理念,即使我们在干涉孩子,也不会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