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 “ 粗守形,上守神 ” 的思考

 su4380 2022-04-15

 “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出自《灵枢 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见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

个人理解是:“形”,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形质,技术低劣的医生,他治病拘守于病位,拘泥于腧穴跟针刺手法。他对疾病本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邪正盛衰及人体气血阴阳也没有一个全面把握。不知道辩证,对腧穴及刺法的实际作用没有自己的领悟。


二是形式,这种医生在扎针的时候,他只是在病人身上完成他的操作,他不知道他取的那个腧穴,施行的那个手法,对机体具体起到了什么作用,有没有作用,而且他不能达到气至而有效。

说白了,就是他的治疗只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没有跟患者产生有效链接!“神”,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医生对疾病乃至生命本质的高度领悟,他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发展转归有全面的把握。二是医生对患病机体邪正盛衰,气血阴阳的全面把握。三是精神,医生能跟患者取得心灵沟通,能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精神面貌,然后从整体上辩证论治!这种医生治病,不拘泥于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而且治疗能做到效如浮鼓。

“关”是形的一种,就是医术低劣的医生,他治病拘泥于腧穴,他只知道某穴治某病,而不明白其内在机理,而且不知道怎么辩证取穴。“机”是神的一种,指医生对患病机体邪正盛衰,气血阴阳的全面把握,能准确捕捉治疗时机,准确地辩证施治!

以上是我个人浅显的认识,但我今天要说的重点不是这四个字的意思,而是我从这里面引发的思考。我目前认为(可能以后会有新的认识),从临床实际来说,“形”“神”“关”“机”说的就是医生对医理的学习、理解、感悟程度,或者说层次!万物疗法提示历代医家对“形”“神”“关”“机”的论述颇丰,各有各的见解,说的都非常有道理。但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建立在你对医理领悟的基础上,建立在你临床感悟的基础上的!如果深入的学习、领悟医理,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良好的临床疗效,你把中医说的天花乱坠,把神说的再怎么好听,也是白搭,没有任何意义!

历代对中医的神说了那么多,那么复杂,其实有些是在故弄玄虚,神就是神,搞那么复杂干什么,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或者解释什么是神的话,那我给神的定义就是:对医理的领悟!神是一种领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你对医理有了高度的领悟,对疾病及生命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你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才能在临床上得心应手,成为患者眼中的神医!

病人来了,你得对他的那个病有全面的认识,它的病因病机是什么,现在处在什么阶段,下一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搞清楚了这些,你再采取治疗措施。就拿针刺来说,当把病人的情况搞清楚,决定了取穴及手法之后,你得知道你取的那个腧穴,施行的那个手法,会产生什么作用,病人经过你的治疗痊愈了,你得知道他是为什么痊愈的,那个效果是怎么来的,如果病人最后没好,你也得知道为什么,怎么改变治疗方案!这些都是建立在医生对医理的认识的基础上的!这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多临床大夫是很糊涂的,病人来了,他都是说:治治看吧,吃三副试一试……病人最后好了,他就不管了,也不去想那个效果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在拿病人做实验,碰巧实验成功了,然后任务完成,再不管了!治疗没有效果,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更改治疗方案。只是又换个方子,还是吃三副看一看。左三副又三幅,最后病人药都吃饱了,病还不见好转!

所以,不要把中医吹得天花乱坠,现在很多人就这样,把中医吹上天了,可给他一个病人呢,疗效又不咋滴!还是扎扎实实研究医理,认认真真临床,然后通过“认识——实践——认识——实践”这样不断反复,才会有提高!当你真正在中医上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那个时候你再来说,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没人会说你怎么样!

所以,学医一定要扎实,心要静,忌浮躁!多思考,多感悟!同时也要注意别走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