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实验在水产养殖中解决问题的应用

 昵称62324727 2022-04-15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水质问题、养殖品种患病的问题、藻相问题以及水质指标的问题,下图分别是池塘中常出现的藻相问题。

图片

扁藻(贝类)

图片

青苔(龙虾)

图片

草(海参)

图片

水浑(龙虾)

图片

水脏(螃蟹)

图片

倒藻(石斑鱼)

水产人为什么要做实验?

图片

实验与不实验的本质区别:

1.通过实验预判可控的风险,而没有实验风险不可控,甚至不知道风险在哪里。

2.实验有数据根据,比如做完实验,就可以知道用多大的量或怎么去用,而没有实验就没有根据,只是自己的根据猜测或经验操作。

3.通过实验成功率大,而没有实验成功就非常小。

4.通过实验成本比较低,如果没实验,用产品就有可能是用多或用少,甚至用对或者用错。

5.通过实验是可以推广的,没有经过实验时,没有推广价值。

6.实验的缺点是大家要需要学习,有理论基本框架,而非实验操作简单。


1.肥水培藻问题实验方法

2.溶解氧、pH值问题的实验方法

3.水浑问题的实验方法

4.氨氮、亚硝酸盐的实验方法

5.有机质有油膜的实验方法

6.倒藻有害藻问题

1.肥水培藻问题实验方法

“肥水”是指有益藻在池塘中一定的数量,保持一定的活性稳定性

图片
图片

在养殖培藻时,常出现池塘水质过肥、池塘藻培不起来或培出一塘有害藻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源于对培藻的概念和方法不了解,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池塘水肥好。蓝藻、甲藻、裸藻等都属于有害藻,不倡议大家培养,倡议大家定向培养有益硅藻和绿藻。

培藻实验方案


取4个干净的扩培桶,分别1号、2号、3号、4号,每桶加入小球藻藻种800毫升,井水2400毫升,肥料都是按照1升0.5g添加。1号添加定向绿藻肥(1升0.5-1g),2号添加藻动力(1升0.5-1g),3号添加定向绿藻肥和藻动力(1升0.5-1g),4号添加解毒培藻素、藻平衡素、定向绿藻肥和藻动力

图片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对照,3号添加定向绿藻肥和藻动力的颜色最好,4号有一点黄,用肥料过大。

为什么要做实验呢?实际上每个池塘的水质不确定,因为池塘中原本就有藻和肥料,池塘的肥料就有一定的营养,所以池塘的用肥量大小不确定。在肥水的过程中不是肥料用的量越大越好,肥料量用量过大藻也不会繁殖。

实施方案


使用定向绿藻肥和藻动力培养水泥池水(水泥池是11平方)的方案:

图片

第1天:解毒培藻5g,藻平衡素5g

第2天:小球藻100升,定向绿藻肥5g,藻动力10g,硅藻活力素11g

第3天:小球藻50升,定向绿藻肥5g,藻动力10g

第4天:定向硅藻肥5g,下轮虫卵,优饵乐5g

看掉清情况补充小球藻、硅藻和超效益菌宝。

在高位塘(石斑鱼苗、虾塘)的过程中通常调绿藻水,沙塘或者膜塘很难培藻,包括进入外海水的营养条件不一样,所以培藻方法不同,需要做实验进行摸索条件,之后一次性培好藻。

图片

对放苗或者要求比较高的池塘培藻肥水时建议先做实验,之后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肥水方法,之后应用外塘,一次性培好藻、肥好水!

2.溶解氧、pH问题的实验方法

要解决增氧和耗氧的问题,才能提高溶解氧。溶解氧的来源主要有几方面:

a.藻和水草光合作用;

b.空气溶解氧;

c.增氧机、增氧药;

d.新水补给。

池塘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看池塘中产氧和耗氧之差。溶解氧的消耗有几方面:

a.有机物的分解;

b.水生动植物的呼吸;

c.空气逸散;

d.底质残饵粪便的分解。

池塘溶解氧的标准:池塘溶解氧通常维持在5-12mg/L。溶解氧太低会对养殖品种出问题,泛塘。太高会使养殖品种患气泡病。

pH值的标准:渔业用水中pH值标准在7.5-8.5。

pH值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藻和水草光合作用繁殖;

b.碱性物质;

c.土壤碱性;

d.外源水。

检测设备:线上检测设备、手持检测设备、试剂盒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池塘饱和溶解氧与温度有直接关系。当温度越高时,饱和溶解氧越低。养殖朋友通常检测的是表层溶解氧或在水下40-50cm溶解氧,如果表层溶解氧较高是因为有大气溶解氧溶在里面,标准范围在5-12mg/L,溶解氧高的时候要使用增氧机使上下层水进行交换,形成对流。底层溶解氧低容易造成病原菌的爆发,净水能力差,要提高底层溶解氧,因此我们倡导定向培养底栖硅藻,培养底部藻类可以提高底部溶解氧。

增/降溶解氧、pH实验方案


400毫升的池塘水+100毫升的藻+0.3g的各种产品(定向绿藻肥、解毒培藻素、底藻源、藻平衡素、藻动力、增氧底安),在0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检测水质指标,观察溶解氧/pH值的变化。

图片
图片
     0天                      2天                       1天                      3天     

实验结果


图片
图片

3.水浑问题实验方法

有很多养殖池塘水体的要求透明度高,从开始肥水一直到养成都是透明度50cm以上。

水浑的原因:泥浑,虫浑(原生动物、轮虫),有机质胶质悬浮物,饵料不足,溶解氧低,净水能力不够等。

图片

水浑处理:净水,控虫,分解有机质,培藻。根据每个塘口的情况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

实验方案


500毫升池塘水+0.3-0.5g的各种产品,通过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水浑的变化,水浑解决后续要培藻。

图片

絮凝剂解决搅动后的泥浑,解毒培藻素、菌分解有机质、死藻;通过培解决水浑;藻动力补充藻的营养;有机酸解决水浑。根据池塘情况分析解决,掌握解决水浑的方法,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4.氨氮、亚盐问题实验方法

在渔业用水标准中,氨氮的理想范围是小于0.2mg/L;亚硝酸盐小于0.1mg//L。氨氮、亚硝酸盐来源及解决方法:

a.饲料、粪便:减少饲料投喂,减少投入的氮,粪便减少从而降低氨氮;

b.外源水:可以通过换水处理;

c.动植物死亡:用菌分解。

培藻、培菌是解决氨氮、亚硝酸盐唯一途径。因为氮是藻类生长的必需元素,一般藻类吸收利用无机氮,不会吸收有机氮。小球藻利用氨氮能力超强。

实验方案


500毫升池塘水+0.3-0.5g的各种产品,在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检测氨氮、亚盐,观察变化,解决后续要培藻。

图片

藻动力成分中有碳,促进培藻和氮的吸收,解毒培藻素通过增氧,通过培藻解决氮的吸收,菌分解有机质,提高溶解氧,解决氮的吸收,藻、氧化剂、有机酸都能解决。

案例分享


4月28日池塘情况:37亩,水深50公分,4天前用过季磷盐和弧灭菌,10天前用过碧优选和养虾乐水质指标:亚硝酸盐0.05mg/L,氨氮0.2mg/L以下,pH大概7.8,溶氧6mg/L,透明度20cm左右,有机质多。藻相:小球藻10个左右,隐藻1个,水草镜检硅藻多。

图片

5月4日池塘情况:37亩,60-70公分,前天用过硫改底1公斤2亩,今天补充颗粒钙,明天下雨。水质指标:氨氮0.6,亚硝酸盐0.05,pH值7.8,水有点浑,透明度在10公分以内。

图片

在养殖过程中不建议乱用产品,可以先做实验,科学肥水。

5.有机质油膜问题实验方法

池塘底质不好容易出现有机质油膜,池塘表层处理好之后,因底层淤泥较厚会往上返有机质油膜,或者经常往池塘下肥料也会出现有机质油膜。当池塘淤泥较厚的时候在肥水时要少下肥,用肥料不要用含氮高、含磷高的肥料。

图片

在养殖前期(没放鱼虾之前)一定要把池塘底部处理好,淤泥较厚建议先推一下淤泥,如果不推淤泥可以用强氧化剂改底,清塘工作做好。

想解决好池塘中的问题,要在认知的基础上,思考这些问题的来源,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机质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水源富营养化严重,上水时有许多泡沫;

b.使用各种药物也可能造成倒藻或者油膜;

c.天气突变,降温、下雨造成倒藻;

d.藻类丰富,繁殖量大,可能形成水华;

e.投料量加大,残饵粪便多;

f.底质水质问题,长期不维护造成。

案例分享


养殖池塘出现“油膜”是因为有机质多所导致的,需要先进性分解。下图是螃蟹塘出现油膜的案例。

图片

基本情况:50亩,pH8.0,氨氮0.2mg/L,亚硝酸盐0.15mg/L,绿藻,硅藻占少数,杂质多,下风口少量的油膜。

处理方案:

第1天:捞出杂质,解毒培藻素1公斤4亩,超效益菌宝1公斤5亩,光合细菌1亩5升;

第2天:藻平衡素1公斤4亩,藻动力1公斤3亩;

第3天:硅藻活力素1公斤5亩(不泡起来的慢4天),晴天上午用小球藻1亩2升,藻动力1亩半斤,底藻源1公斤5亩;

第5天:定向硅藻肥1亩4两。

图片

后期维护:晴天根据水色部分小球藻1亩1-2升,硅藻活力素1公斤5-10亩,根据水质调整方案,跟踪处理。池塘培藻肥水管理主要分三大步:清除池塘不利于培藻的条件—培好藻—后期维护。

6.倒藻有害藻问题实验方法

倒藻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a.缺氧:死藻消耗水体溶氧,尤其是水体底层溶氧,不仅会直接导致对养殖动物缺氧,还会进而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等有毒有害物质,养殖品种急性中毒;

图片

b.有害藻倒藻释放藻毒素:养殖品种可能中毒,轻者有症状,重者死亡;

图片

c.有益藻倒藻,溶解氧快速降低甚至为0,鱼浮头,抢救不及时死亡;

d.生态系统全面破坏,恢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有难度,至少20多天;

e.养殖品种轻者生长受限,重者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实验方案


500毫升池塘水0.5g-1.0g的各种产品(增氧药、解毒培藻素、菌、藻、藻动力、有机酸等),观察0小时、6小时溶解氧变化与有机质分解,因为倒藻较着急处理,如做实验时间较长对鱼虾蟹等会有影响。

图片

“倒藻”该如何判断与预防?点击链接学习

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有害藻主要有蓝藻、裸藻、甲藻、青苔等。当出现有害藻时,倡导用定向培养有益藻的方法控制有害藻。

 

蓝藻控制实验


瓶子中是蓝藻水,通过定向培养小球藻控制蓝藻。

图片

图1镜检图中只有蓝藻(颤藻),图2是加入小球藻的镜检图,可以看到小球藻,图3镜检图中以小球藻为主。

图片

图1

图片

图2

图片

图3

通过实验室实验确定了有益藻(硅藻、小球藻)能逐渐在环境中抑制有害藻。

用实验方法解决池塘问题(100%):

1.从理论上学会分析(22%)

2.做实验设计(38%)

3.实验测试(20%)

4.总结方法(20%),应用外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