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庐江主人妇》

 闲之寻味 2022-04-15

大图模式

公元762年,61岁的李白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想他一代诗坛名家,自诩“天生我材必有用”,最终却落得个寄人篱下、客死异乡的地步。这一年,穷困潦倒的他在病榻上,把最后一篇诗稿《临终歌》交给了族叔李阳冰: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跟李白的其它经典相比,这首诗不算很出名,不算很工整,甚至不算是高水平之作,但它却完完整整地诠释了李白的人生观:他渴望功成名就,渴望一飞冲天,渴望后世能记得他。


×

在生前,于仕途上前两点他没有做到;在他死后,最后一点实现了。而且,人们不止记住了他的名字和他的诗,还开始认认真地研究他的家世、生平,甚至性格。

研究下来的结果,笔者曾听一位古典文学学者说过:他看起来有点儿像“外星人”。虽然这是开玩笑,却也足见李白的与众不同。他比我们印象中的古代文人更洒脱、更“嚣张”、更开得起玩笑,也更任性。这种“嚣张”和任性,哪怕放到现代,仍为很多人所不理解。比如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这首诗,就有不少人看不惯。

此诗名叫《庐江主人妇》,是李白47岁时的作品。那年,不得志的李白去安徽天柱山游玩。因陶醉于山色,没能赶回到住处,便夜宿于附近一位官员家里。当时这位官员没在家,但亲眷们不想失去一睹名诗人风采的机会,还是留他住下了。

就这样,李白有了跟官员之妻相处的机会。最后,为了感谢对方的款待,他写下了这首妙作以表感谢。我们来看看他都写了什么:

《庐江主人妇》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诗仙出手,水平自然不用说。但近些年来,却频频有诗迷表示这首诗写得有点儿“没名堂”。甚至有诗迷曾找到笔者,称:“哪个正派男人会写这种诗!”听到这样的评价后,作为一线老师的我还专门在班上问了几个同学,他们也都觉得这诗有点儿不符合情理。至于原因,无非就是两点:


×

其一,部分诗迷认为:人家丈夫不在,李白去借宿似乎不太妥当。

如果这是因为他不拘小节的话,那第三句提到的“为客裁缝君自见”,则怎么也说不过去了。诗中出现了一个“夜”字,那这位妇人极大概率在夜里亲自为李白缝制衣服。好歹是一个官员之妻,为何对一位陌生男子如此?而且李白还特意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

其二,部分诗迷认为,李白此诗是话里有话。

全诗28个字,共用了两个典故。前两句,用的是《孔雀东南飞》。因为这家男主人恰好也姓焦,跟《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是一个姓氏,因此李白在前两句里便称这位妇人就像焦仲卿的妻子一样痴情。夸人家妻子痴情这自然是好话,但偏偏首句李白写的是“孔雀东飞何处栖”,意思是:“您就像那只孔雀,却不知飞向何处?”人家夫妻关系挺好的,为何要这样说?

后两句,则又用了《古诗十九首》里的一段典故。在那个典故里,妻子也是为客人缝制衣服,后来被她丈夫发现了,觉得她不守妇道。为了证明她的清白,客人们便好心替她解释。也就是说,李白写这首诗时也觉得女主人为自己缝制衣服不太妥当。但最后一句,他却直接来了一句“城乌独宿夜空啼”,意思是:我看您就像树上的那只乌鸦,日日在城墙根上孤单地鸣叫。

因为以上两点,不少人就像逮到了李白的“小辫子”似的。以至现在1000多年过去了,还有人因此认为李白不是一个正派男子,不然人家女主人安安心心地在家等丈夫,他的言语间为何有一种离间人家夫妻感情的意味。

颇有意思的是,笔者翻看古籍,几乎所有收录这首作品的,都对它没什么点评。不知古人是否也一样,不太理解李白当时是怎么想的?

广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颦一笑动人心魂,君可愿来兮?
×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咱们应该客观看待。要理解它,咱们首先要明白,李白真的是一个挺“没情商”的诗人,他说话非常直接。这一点,从他很多作品上就看得出来。笔者随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听说唐王召他入京,他直接写了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又是说妻子以前不识货,又是说自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因为这,至今仍有女性诗迷认为:这家伙也太嚣张了,一朝得志也不知道低调一点,对家人都如此冷嘲热讽。

像这种没情商的事,李白还办过很多。正因如此,他明明很有才华,宫中却容不下他。杜甫才会说他“佯狂真可哀”,还说“世人皆欲杀”。

但话说回来,正是因为这种“没情商”,李白才会如此率真可爱。大家试想,如果他是个拘谨、事事瞻前顾后、事事考虑得清清楚楚的人,那他还会是咱们熟悉的诗仙太白吗?那些酒入豪肠写下的作品,还会那么有感染力吗?

事情上,李白之所以会在《庐江主人妇》一诗中这么写,无非是他见到女主人公日日相思,替她伤怀。人家对他那么好,他就更替对方“抱不平”了,这有点儿像闺蜜之间的心疼。虽然身为一个外人,又是一个男子,这么做挺没情商,但这恰恰体现了他的仁义和善良,不是吗?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又有几人能像李白一样,真正关心女子的忧伤,愿意替身边的女性发声呢?

综上:笔者认为这首《庐江主人妇》,李白写得并没错,他的坦荡其实更说明自己是问心无愧的。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