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施规模化育种感想

 洋溢九洲 2022-04-16

各位老师好,我是河南科技学院的王玉玲,代表“麦陇和风”10组值日。我们小组组长是泰安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钱兆国所长,组员还有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赵岩老师、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曾潮武老师、鹤壁市农科院王怀平老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勇老师、河南富吉泰种业有限公司李青竹老师、河南平顶山农科院王二伟老师和菏泽市农科院刘凤洲老师。

我本科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硕士和博士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师从张保军、张正茂和李军三位教授。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历史悠久,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百农小麦品种很牛,在老家沈丘县推广面积很大,尤其是百农3217让我们吃上了白面馍,那时感觉小麦真是一个神奇的作物,一直梦想能来到这个学校,学习育种和农业相关知识,将来有一天也能育成好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015年博士毕业后,我很荣幸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母校河南科技学院工作,并加入了欧行奇老师育种团队。我在学校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在团队主要负责新品种栽培试验,兼顾育种工作,但是目前育种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浅薄,在“一麦众承”里面有很多我们团队的育种人员,他们选育品种经验丰富,我还在向他们学习,在此我仅介绍一下我接触比较多的规模化育种。在这7年里,我们团队小麦育种田从40余亩扩大到500多亩。通过开展规模化育种显著提高了育种成效,团队继百农207国审之后,又育成了百旱207、百农201、百农307、百农365和百农219等新品种。尤其是,矮秆多抗高产突破性新品种百农607,已经参加国家重大良种科技攻关大区生产试验,得到不少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有望持续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群里有很多老师育种田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通过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育种、单倍体育种、辐射育种、远缘杂交和加代技术育成了很多好品种。有些老师比较认可规模化育种,也想通过扩大育种规模,争取多出品种、出好品种。针对实施规模化育种,我想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有成方连片的大面积育种田

我们团队小麦育种基地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北云门镇中小营村,地势平坦,占地500多亩,包括杂交后代约390亩、品鉴品比约60亩、新品系繁殖30亩、旱地约20亩。在人多地少的农村,流转农民水肥条件较好的土地非常困难,愿意流转的农民土地太分散,难以成方连片,如果有一部分农民不同意,就会对育种工作带来麻烦和损失。例如,农户的土地紧挨着育种田甚至插花在育种田中间,种植其它小麦品种,就有可能发生异花授粉或漏籽到育种田,容易造成我们选种的时候出现判断失误。我们团队为了把育种田连接起来,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以高价租地、找村干部联系每一个农户、让没有地的农民优先到基地来打零工等。成方连片的育种田确实给我们开展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在播种、观察、记载、收获等小麦关键时期,能节省我们的体力和时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要有充足的经费支持

我们团队小麦育种田500多亩,甘薯育种田400多亩,合计近1000亩,每年地租1200元/亩,共约120万元;聘任的专职人员有31名,平均每年7万元/人,共约220万元;播种、浇水、除草、打药、收获等田间作业和室内考种临时用工每年约30万元,每年开支370多万元。2019年以来,我们辉县、延津两个基地建房、购买农业机械和试验设备等花费了1000多万元。这些经费主要来源于小麦新品种成果转化收入,部分来自于政府科研项目、学校重点学科经费等支持。

图片
图片


三、要有一个专业育种团队

本团队现有专职育种人员9名,负责规划、播种、选择、记载、收获、考种等一系列育种工作。以2020-2021年度计划书记载为例,小麦原始材料有4195行、1代有4425行、2代有1000多个组合130亩、3代有37934行、4代有27840行、5代有26613行、6代有28155行、Y代有19844行和品比品鉴1251个,还有旱地育种3代~6代、Y代和品比共有8344行。我们还承担国家重大良种科技攻关品比试验、河南省赤霉病组、强筋组区域试验和一个联合体全套试验。大量观察记载都是由专职育种人员来完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内容,在完成自己负责工作的情况下,还要辅助他人工作,还要交换交叉评价,最终结果汇报给欧行奇老师。欧老师在关键时期统筹把握,评价重点材料,给育种人员具体指导。本团队还有经验丰富的基地管理人员10名,负责田间耕地、施肥、浇水、除草、打药、看护等基地日常工作。我们团队现有博士8人,主要负责基础研究和育种新技术应用,另有新品种示范和种子销售人员10余名。在团队所有人员共同努力下,使育种工作和研究开发井然有序进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要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育种工作应能保证播种、去雄、授粉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及时完成。比如,每年团队做小麦杂交组合1600多个、有35000多穗,在半个月内完成去雄和授粉工作;小麦播种工作一般从国庆节前后开始,1代~6代和Y代均实行人工开沟播种,10天左右播种大概30多万行,实现了育种材料的早代早播和晚代适播,有利于小麦抗寒性评价和综合性状准确鉴定。我校每年都会安排农学系110多名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学实习,通过实习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和体验专业的重要性,学习育种技术和方法。小麦育种田不仅是育种基地还是教学实习基地。学生不但学会了育种相关知识,而且也对育种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在基地附近村庄,我们会长期聘用当地的农民进行播种、除草、浇水等田间作业,确保小麦在关键时期能够有足够的劳动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育种田要实现机械化

要想实现规模化育种,还应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本团队拥有自走式小区播种机1台、自走式点播机1台、奥地利小区收割机1台、旋耕机4台、平地机1台、犁地机2台,还有团队自己研发的开沟机1台、条播器多台,使500余亩的小麦能够在15天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播种和收获工作。我们在新乡市延津县基地安装了平移式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此外,还购置了无人机用于喷洒农药防治作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规模化育种面临风险和挑战

    1、规模化育种效率较低,出品种数量并不多。

    2、如果规模化育种不能持续出大品种有面临崩盘的风险。

    3、特殊情况下人手不够导致规模化育种难以实施。

    4、规模化育种条件下难以做到精挑细选。

作者简介:王玉玲,女,1982年10月生,河南沈丘人,2007年本科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2010-2015年硕士和博士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015年7月回到母校工作,任实践技能教研室主任,加入欧行奇老师育种科研团队,从事小麦、甘薯育种及新品种试验,参与百农365、百农219、百农307、百农607等小麦新品种培育及示范推广工作。曾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