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内卷?起源于康德哲学,发展于农业经济学,体现于学历教育

 红蓝白郁金香 2022-04-16

什么是内卷?起源于康德哲学,发展于农业经济学,体现于学历教育

内卷的基本定义

内卷,involution,是指一种模式在外部扩张到极致后受到制约,只能转向内部发展,不断精细化的过程。

这个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使用的,认为这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为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而追求的一种不断完善的进化模式。

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将这个概念运用于农业领域,开始与经济学挂上了钩。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了生产三要素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这三个生产要素协同创造的。

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家获得利息或股息收入,而地主获得了土地租金。

以上三要素,哪个稀缺哪个回报率就高。

其实,资本与土地是相通的,可以将三要素简化为两要素,即劳动与资本。在农业社会,也就是农民与土地。

农业内卷化

农业社会由于没有成熟的避孕技术,在没有战乱及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人口就会不断增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没有其他去处,只能涌向农业部门成为农民。

人类想尽了各种方法,开辟新的耕种土地,例如梯田、架田、涂田等。

但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新开垦的土地的增长幅度远远比不上人口增长速度。

每亩土地投入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亩产量也越来越高。

然而,土地的物理承受能力有个天花板,亩产量不可能无限提高。

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力达到一定程度,产量虽然继续增长,但已经不成比例,人均产量反而降低。

这就是边际递减效应!

此时,农民还会继续投入劳动力,一直达到亩产量的峰值才会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相对劳动力是稀缺的,租金的回报率就要高于劳动收入。

农业社会打破内卷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消极的,即战争或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口大幅度减少,劳动力的稀缺程度上升。地主手上有很多土地租不出去,只能降低租金。

另一种积极的,即通过产业革命创造出新的工业部门,吸收过剩的劳动力。同时,产业革命也会提升科技水平,制造出新型农业机具、化肥农药等资本品,提升农业的效率。

什么是内卷?起源于康德哲学,发展于农业经济学,体现于学历教育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第一次产业革命,起源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格兰中部地区,将人类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这一时期对应着中国清朝的乾隆、嘉靖、道光年间,而早在这之前的明朝中叶曾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现象,产生了一些手工工场。

那么,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发展为工业革命?

从内卷的角度也可以解释原因!

在长三角地区,由于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劳动力,转入更高一层次劳动密集的纺织产业链中上游。

特别是妇女、老人、儿童这些机会成本很低的劳动力,很多都投入到了纺纱、织布、缫丝等家庭作坊。

他们的劳动回报率甚至还不如种地高,只是无地可种,只能投入另一个层次的内卷之中。

而大型的手工工场需要购买纺织机、丝织机等昂贵资本品,雇佣成熟的男性劳动力,在成本上根本无法与前者竞争,只能零零星星地存在于城市里。

降低成本是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

既然劳动力过剩,而且还很便宜,蒸汽机自然很难有动力被发明出来。

产业革命

康德在他的著作里将演化evolution和内卷involution相对立,主要是探讨的哲学问题,但对这个概念没有展开。

后人在他的基础上,将这个理论加以完善。

从制度变迁角度看,变迁根据剧烈程度有变革、演化和内卷这三种典型形态。

变革,就是打开了外延式发展的空间;演化,就是向内部挖潜不断完善;内卷,就是内部已经没有潜力可挖,或者说继续投入资源挖掘,已经在经济上变得不合算。

产业革命就是典型的变革!

人类到目前为止一共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即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即信息技术革命。

每次技术革命都会产生很多全新的产业部门,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新技术还为传统行业提高了效率,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例!

计算机是一种高效的资本品。

原来10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1个人加一部电脑就能完成,人均占有的资本品提升,一些行业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变成了资本密集型行业。

资本密集型行业人均产出很高,这会反映到劳动力的薪酬也会大幅上涨。

当然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推迟就业时间接受高等教育。

如果接受高等教育所花的机会成本远远小于将来获得的劳动报酬增值,那么上大学就成了一件值得投资的事业。

多出来的劳动力怎么办?

信息革命会产生全新的产业部门,可以吸收因为效率提高而释放出来的劳动力。

因此在每次技术革命初期,大部分人都能享受到红利。

信息革命在经历了初期的爆炸阶段以后,将进入了一个为期较长的平稳演化期,效率提升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与新部门提供的劳动力大致平衡。

当新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开始少于效率提升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时,进入到内卷阶段,必须等待下一次技术革命来打破。

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例如金融、IT等,人均占有资本品越来越多,效率与薪酬也越来越高,但能够提供的职位也越来越少。

这些行业的雇主面对汹涌而至的应聘者,一般的筛选指标就是学历,从本科提升至硕士,再到博士、博士后……

这就是一种学历内卷。

什么是内卷?起源于康德哲学,发展于农业经济学,体现于学历教育

资本也内卷

以经济学的角度来来分析内卷,就是各种资源的配置不均衡造成各自的回报率不同,过剩的资源容易内卷。

经济活动两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一般认为劳动力是很容易陷入内卷状态。

其实,资本作为一种要素,也会内卷!

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资本过剩,都在寻找各种投资机会。

资本的嗅觉是很灵敏的,哪个行业利润率只要稍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就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将该行业的利润迅速降到社会平均水平。

以上只是理论上的结果,实际情况更加惨烈。

一条街上开了一家饭店,能够赚些钱,迅速吸引了第二、三、四……甚至更多家开业。

结果,大家纷纷降价,恶性竞争,最后谁都赚不到钱。

其实,这还不是标准意义上的资本内卷,因为开店的老板很多事情亲力亲为,本身也是个劳动者,是一种资本与劳动力的混合内卷。

更高层次的资本内卷是资本市场的内卷。

资本市场分为一级发行市场,与二级交易市场。

以二级市场为例,这是个几乎没有门槛的市场,只要是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就可以开户炒股了。

没有门槛,参与者众多,就是内卷的一大特征。

从只有几千几万的小散,到几十几百万的大户,再到亿万级别的机构,大家都厮杀在这个市场。

资金由于在实体经济找不到投资机会,纷纷涌入二级市场,要么直接买股票,要么间接买基金。

然而有护城河的好公司,数量是稀缺的,一般占全部市场主体数量的不到5%;反馈到上市公司上,这个比例不超过15%。

越来越多的资金只能在少数好公司中抱团取暖,使得它们的市盈率越来越高。

像茅台这家被公认的”好公司“,市盈率一度达到60倍以上,怎么可能通过股息分红回本?

最后还是要靠买卖差价获利,价值投资变成了价值投机!

一级风投市场更加内卷,因为流动性太差,一旦投资失利连渣都不剩!

几家打车软件疯狂补贴,滴滴收购了另外两家形成大一统,一共烧了240亿美元,6年亏了360亿,目前市值不到200亿美元。

共享单车,烧了500亿还是没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没有一家成功独立上市。

社区团购一年烧了上千亿,留下一地鸡毛。

资本并不像鸡汤文所说的“不会做亏本的生意”,否则就没有破产这个概念了。

教育内卷

内卷在教育领域用得最普遍,教育内卷也就是学历内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个体户与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还不错,考不上大学也有其他出路。

优秀本科生可以留校当老师;但真正留下来的未必是最优秀的,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选择。

到了如今,985的博士生,只能谋得一个“非升即走”的合同制研究员。

这就是所谓的“学历贬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社会能提供的,较好的工作岗位的数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的就业需要。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教育内卷是经济内卷的延续,这里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是产业内卷。

每个行业都有个最佳规模,在这个最佳规模下,会产生规模效应。

像金融、互联网、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行业,规模经济的门槛很高,门槛越高越容易产生垄断。

资本密集型行业人均产出较高,再加上垄断行业产生垄断利润,能够开出高出社会平均水平的薪水吸引高学历人才。

但是既然人均占有资本品较高,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不会太多,多人争抢有限的的职位,这就会形成一种内卷。

另外垄断行业内的公司数量不多,劳动者的选择面很窄,这是另一种形式内卷。一个城市只有一家供水公司,你不在这家干,只能去外地或者转行了。

与资本密集型行业相比,餐饮、服装、美容美发等个性化较强的下游行业不容易被垄断,吸引了无力与大资本抗衡的小资金创业者。

这些行业新涌入的后来者越来越多,也变得越来越内卷,只能赚些辛苦钱,游走在盈亏平衡线上。

对于劳动者来说,下海创业九死一生;要想赚取高收入,只能涌向资本密集型行业。

这些行业的学历准入门槛被越抬越高,这就是教育内卷。

内卷与躺平

内卷,就是内部已经没有潜力可挖,或者说继续投入资源挖掘,已经在经济上变得不合算。

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经济人不再卷入盲目竞争,而是选择维持现状,这就是"躺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