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何时该补心脾?何时该补足肾气?何时该通大便?很多人在问我

 河洛娃 2022-04-16
高血压,何时该补心脾?何时该补足肾气?何时该通大便?

很多人在问我一个问题,中医能不能治高血压?

我的看法是,要根据情况而定,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都不是万能的,都无法包治百病,它们都是治病的一种方式而已,殊途同归,没有高低之分。

今天,就通过3个实际的例子,来讲3种中医面对高血压的思路:

1、 肾气足,血压才降

病人高血压十年,高压常常是180到200,低压常常是110到130,有心肌缺血、早搏。

西药不行,中药的话,偏于滋阴的他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偏于补阳的他口燥咽干,便干。

他该怎么入手呢?

最后的思路是:益肾,而且要阴阳双补,为什么?

血压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五脏正气不足,无法支持气化的过程,气血没有了周流的动力。在这个情况下,血压必须升高。血压高了,气血才能有力气往前走,以保障脏腑的需求得到满足。

但是,血压总这么高,对人的伤害也很大,所以,它必须被降下来。怎么降呢?

这个时候,必须补益正气。肾气,为一身之气的本源,是五脏之气的根。五脏气衰者,肾气衰疲为源。所以,补肾,就成了重中之重。

而他当时的状态是,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几乎听不见什么了,心悸,记性差,身体疲倦,有时候睡不着,多梦易醒,有时又睡不醒、嗜睡。两条腿已经浮肿了。大便干,小便也不利。

如果懂点中医,就知道他属于肾气不足、阴阳两虚,这是他血压居高不下的根本!

2、 补心脾,正气充足,血压自降

这个病人的情况是:大概一年前开始头疼,动不动眼前冒金星,有的时候,还眩晕,失眠,勉强入睡了也是多梦。后来,她到医院去检查,结果查出来是高血压,高压160,低压100。

她该怎么入手呢?

思路是:滋补心脾,改善虚弱的面貌,为什么?

她脉象沉细而弱,舌淡苔白。细问得知,平时总是乏力,总想躺着,而且大便不成形。月经虽然还算正常,但是最近来看,量多色淡。

从这些,不难看出她是心脾两虚的状态。

3、 胃肠“凉快”了,血压就降了

这个病人高血压两年了,高压一度超过200,低压也有120,脉象弦滑有力,苔黄,舌红,尿发黄,便秘便干,脸红目赤,脑袋感觉晕而胀。另外,整个人还口渴,心烦,到了晚上就出汗。

他该怎么办?

当时给的思路是:清阳明之热,也就是清肠胃之热。

他头晕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脉象弦而有力,舌红苔黄。这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但是他便秘、尿黄赤、爱出汗、烦渴、脉有力。这是不是胃肠阳明热盛的表现?

阳明热势,推动气血在脉道里运行,使得气血奔涌乱撞,于是就形成了血压偏高的局面。如果把阳明热势退下来,气血流动正常了,那血压不就下降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