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青瓷制造工艺的发展

 荣纳堂 2022-04-17

三国时期各地的瓷窑,都用当地的瓷土作为制坯原料,所以越窑、瓯窑瓷器的化学成份和呈色都与东汉晚期的瓷器一样,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青釉六系盖罐 南朝

西晋的越窑瓷器,在胎质、釉色和造型装饰等方面都与三国时期有差别。瓷胎的呈色较深,普遍作灰色。

青釉鸡头壶

根据上虞县上浦公社石浦大队所产瓷土氧化铁和氧化钛的含量,瓷胎的色泽应该和东汉三国时的一样,呈淡灰色,因此西晋越窑的青瓷很有可能是有意识地选用了铁、钛含量较高的瓷士作为坯料,或者在坯料中引入少量的紫金土,使胎中的氧化铁含量出东汉、三国时2%以下,提高到2.5-3%,钛的含铁量由1%以下,增加到1%以上,使胎烧成灰色,对釉起衬托作用,使釉青巾带灰,色调比较沉静。

青釉弦纹带托三足灯 南朝

至于德清窑,它的原料开采和处理就更复杂了。几个德清窑瓷场都同时烧造青瓷和黑瓷两种产品,他们用含铁量接近3%的原料做黑瓷胎料,用含铁量较低的原料做青瓷胎料,所以青瓷胎呈灰或灰白色,黑瓷胎多呈紫色。

青釉六系盘口瓶 南朝

德清窑所需的用料约有:配制胎料和瓷釉用的瓷土和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配釉用的石灰石,供作化妆土用的含铁量很低的白瓷土,以及制作窑具所需的普通陶上和耐火粘上等。

青釉鸡头龙柄壶 南朝

一个窑场所用的原料,约有六、七种之多。这些原料都需要分别加以粉碎、淘洗和堆放,工序比较复杂,而且场地要大,生产设备要齐全等等,这些都表示制瓷工艺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青釉刻花单柄壶

制瓷工艺的另一项突出成就,是婺州窑首先应用化妆土成功。它的作用是:

第一,使比较粗糙的坯体表面,显得光滑整洁;

第二,使坯体较深的色泽得到覆盖,为利用劣质原料制造瓷器创造了条件,从而为扩大原料范围,繁荣瓷业作出了贡献;

第三,使釉层在外观上显得比较饱满柔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青釉莲花尊

出于化妆土具有这些优点,所以婺州窑自西晋晚期开始,采用当地遍地皆是的红色粘土作坯,解决了瓷土资源不足的困难。

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 北朝

东晋时越窑、德清窑在部分青瓷中也用化妆土美化瓷器。南朝时,化妆土的应用范围更广,湖南、四川等地的部分瓷窑也相继采用。

铅黄釉绿彩莲瓣纹罐 北朝

瓷器上使用化妆土可能是受附衣的影响。但是瓷与陶不同,瓷器上加化妆土,需要胎、化妆土、釉二者的烧成温度和膨胀系数大致匹配,否则就不能紧密结合,容易剥落,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应用化妆土的成功,不能不说是窑工们的一个大的成就。

青釉褐斑羊头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