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张仲景方。主治①《备急千金要方》引张仲景方: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痛烦,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②《普济方》:贼风偏猥腿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

 任我游129 2022-04-17

​三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张仲景方。主治①《备急千金要方》引张仲景方: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痛烦,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②《普济方》:贼风偏猥腿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

名称

三黄汤

别名

千金三黄汤(《金匮要略》卷上附方)、加减三黄汤(《圣济总录》卷十)、三黄散(《普济方万卷三一六)、三黄独活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张仲景方

组成

麻黄、黄芪、黄芩、独活、细辛

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引张仲景方: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痛烦,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②《普济方》:贼风偏猥腿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

相关视频

口腔溃疡、眼睛红肿、大便干,1碗“三黄汤”泻火解毒!

8786播放

|

02:13

快速

导航

用法用量

主治

加减化裁

附方

重要文献摘要

各家论述

组成

麻黄三十铢(去节),黄芪十二铢,黄芩十八铢,独活一两,细辛十二铢。

用法用量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小汗出,两服大汗。

主治

①《备急千金要方》引张仲景方: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痛烦,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②《普济方》:贼风偏猥腿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

加减化裁

《备急千金要方》引仲景:心中热,加大黄半两;胀满,加枳实六铢;气逆,加人参十八铢;心悸,加牡蛎十八铢;渴,加栝楼十八铢;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

附方

名称:三黄汤

组成:生地、赤芍、玄参、大黄、人中黄、黄连、丹皮、滑石、甘草

主治:杨梅瘟,遍身紫块,忽发霉疮

出处:《医学集成》卷二

名称:三黄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

主治:赤白痢,多赤少白

出处:《袖珍方》卷一引《太平圣惠方》

制法:上锉,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名称:三黄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

用法:上锉,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血崩

出处:《女科切要》

名称:三黄汤

组成:黄连、甘草、川芎、黄柏、黄芩、栀子、赤芍、薄荷

主治:咽喉诸症,初起黄红。甚至紫黑,壅肿疼痛,怂寒发热

出处:《喉科紫珍集》卷下

功用:泄寒

制法:灯一盏、竹叶为引,水煎,食后凉服

名称:三黄汤

组成:大黄、黄芩、黄连

用法:上挫,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主治:服石后,石忽发动,目赤口干,腹痛胀满卒及

出处:《千金翼方》卷十五

重要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芪二分,黄芩二分,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各家论述

①张氏医通:此方《备急千金要方》云仲景三黄汤,治恶寒经日不止,不欲饮食,全似内外虚寒之候,而方中仅用黄芩之苦寒,岂不疑麻黄辈之温散乎?既用麻黄,复用黄芪,岂不疑表气之闭拒乎?曷知恶寒经日不止,虽有似乎虚寒,而实卫虚不能胜邪所致;不欲饮食,亦是风热内蕴之故;观烦热心乱一语,病情灼然。故方中虽以麻黄、独活、细辛开发腠理于外;即以黄芩清解风热于内,更虑卫虚难于作汗,乃以大剂黄芪助之,与黄芪建中之义不殊。其用黄芪之意有二:一以佐麻黄开发之权,一以杜虚风复入之路也。方后复云,心热加大黄,言服前药后心中烦热不除,知黄芩不能祛之外散,即以本方加大黄以引之下泄也。其加枳实、加人参、加牡蛎、加栝楼等法,或治旺气,或助本元,各随标本而施。加附子者,专佐麻黄之蒸发,助黄芪温经,殊非阴寒之谓,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同源异流;

②《法律》:此方治风入荣卫肢节之间,扰乱既久,证显烦热恶寒不食,邪盛正虚可知。其用麻黄为君者,以麻黄能通阳气而开痹也;故痹非得汗不开,然内虚当虑,须用参、芪以佐之;而虚复有寒热之不同,虚热则用黄芩,虚寒则加附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